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9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114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泥螺生殖系统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机选取不同发育阶段的泥螺 ,活体解剖 ,取出其生殖系统 ,切成若干小段 ,按常规组织学方法制成切片 ,光学显微镜观察并拍照 ,对其生殖系统的组织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泥螺生殖系统由生殖器本部 ,交媾器和卵精沟三部分组成。生殖器本部包括两性腺、两性管、精囊、蛋白腺、粘液腺、缠卵腺、交媾囊、摄护腺。卵巢位于两性腺周围 ,精巢位于中间 ,并先熟先形成精子。生殖细胞成熟后经由单层上皮细胞组织的两性管排出 ,两性管末端的交媾囊为精卵受精的部位。交媾囊一侧的蛋白腺、粘液腺分别分泌蛋白质及粘液包围卵。交媾器包括刺激器与阴茎两部分 ,两者均由多层肌肉细胞组成。外卵精沟由皮肤凹陷而成 ,沟壁具纤毛。  相似文献   
102.
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菲律宾蛤仔的消化系统进行了研究.消化腺腺上皮由消化细胞和嗜碱性细胞组成.消化细胞呈现蛋白酶、非特异性酯酶、脂酶、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表明能进行细胞内消化.嗜碱性细胞含丰富的RNA和蛋白质.消化道粘膜上皮由纤毛柱状细胞和少量的粘液细胞组成.晶杆囊基部与肠相连.肠纤毛柱状细胞呈现蛋白酶、非特异性酯酶、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  相似文献   
103.
锯缘青蟹幼体性分化的解剖学及组织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琼武  李少菁 《台湾海峡》1994,13(3):284-289
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Forskal])背甲宽×长为2.3×1.5cm的幼蟹,其上部性征已开始发生分化,雌性个体腹部宽度增大,副性征也有胆显的差异,在雄性个体腹足呈单肢型而雌体呈双肢型。但是,在幼蟹生殖腺仍见不到组织学上的差异。腹部肢是分辨幼蟹性别是为直观,适宜的指标。本文还讨论了青蟹两性生殖系统形态结构及其功能上的差异问题。  相似文献   
104.
大弹涂鱼卵巢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pectinirostris卵巢周年变化和卵母细胞发育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深圳湾大弹涂鱼3月卵母细胞进入大生长期发育阶段,4—6月为繁殖盛期,7—8月为繁殖末期。10月卵巢基本修整完毕,进人Ⅱ恢复期。精孔细胞单个,陀螺形,具微突假足,由滤泡膜细胞分化而成。卵母细胞膜单层,由具有辐射纹的放射带构成。滤泡膜细胞分泌而成的次级卯膜成为成熟卵子的附着丝。大弹涂鱼在一个生殖季节中只能产卵1次,属于一次性产卵类型。  相似文献   
105.
作者在研究CHIMEHERB人工皮肤覆盖创面时发现;人工皮肤与创面之间先是一种液面连接,随着创面渗出的减少,出现一种凝胶状的纤维结合蛋白(FN),使人工皮肤牢固地敷贴创面.在愈合过程的不同时期,进行了组织学切片观察和创面物质的生物化学分析.证实:人工皮肤下的纤维结合蛋白与创面上的多种酶聚集,净化了内环境,为上皮细胞生长提供了营养,对烧伤创面起到了良好的保护和促进愈合作用.  相似文献   
106.
抗保幼激素KK-42对日本对虾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药浴及组织学方法研究了抗保幼激素KK-42对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浓度为50×10-6的KK-42对体长0.8~1.2 cm的刘虾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处理45 d后,体重增长幅度最高达54%.对照组与处理组的卵巢发育未见差异.  相似文献   
107.
九孔鲍担轮幼虫畸形的形态与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振荣  钟幼平  霍振华 《台湾海峡》2004,23(4):449-452,i004
本文针对九孔鲍人工育苗中担轮幼虫出现的大量畸形现象,采用了组织病理学研究方法,通过石蜡切片的苏木精.曙红、苏木精.苏丹黑和苏木精.品红的染色结果表明:膜内畸形担轮幼虫的游离物质为多糖类,结合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尚未发现病原体,初步推断九孔鲍担轮幼虫的产生并非病原性疾病;本文还阐述了九孔鲍担轮幼虫的基本结构,认为健康成熟的亲鲍和适宜的环境条件是减少九孔鲍畸形幼虫的关键,强调幼虫选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8.
九龙江口潮间带大弹涂鱼食性及其消化管组织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朱友芳  张其永 《台湾海峡》1993,12(3):225-232,T002
本文对九龙江口北岸潮间带大弹涂鱼幼鱼和成鱼的食性作了周年分析,并观察了消化管的组织结构。大弹涂鱼所摄食的食物共有10个类群,其中生物类群至少有94种。主要摄食底栖硅藻和有机碎屑,系属植食性的底栖鱼类。个数百分比和出现频率百分组成较高的硅藻有布纹藻、菱形藻和舟形藻。摄食强度季节变化明显。体长42.4mm 以上,保持植食性不变,比肠长相对稳定。胃腺仅分布于贲门胃的粘膜层中,消化管的组织学特征与其食性相适应。  相似文献   
109.
《海洋科学》2012,36(3)
应用石蜡切片技术和显微测量法,对条石鲷(Oplegnathusfasciatus)视觉器官的早期发生、分化和形成过程进行了连续观察。结果显示:在水温24℃±1.0℃的条件下,受精后10.5h,视杯出现;受精后15.5h,晶状体形成;受精后22h,在脉络膜裂口处出现角膜;2日龄,巩膜和脉络膜形成;3日龄,虹膜出现:6日龄,视网膜分化完全,由色素层、视锥视杆层、外界膜、外核层、外网状层、内核层、内网状层、神经节细胞层、神经纤维层和内界膜组成;13日龄,角膜分化完全,由外向内依次为复层扁平上皮、前弹性膜、纤维层、后弹性膜和肉皮层;21日龄,虹膜完全分化,由内向外依次为色素层、后缘层、基质层、前缘层和内皮层。此时条石鲷眼的各个部分(巩膜、脉络膜、视网膜、晶状体、虹膜、角膜)均发育完善。  相似文献   
110.
利用组织学和超微结构方法,对大连黄海海域的繁茂膜海绵(Hymeniacidonsp.)在自然海域的生长和生殖过程的组织学特征进行了近2a的观察。结果表明:繁茂膜海绵的生长呈现周期性变化,分为4个阶段:复苏期(3~5月)、生长旺盛期(6~8月)、衰退期(9~11月)和冬眠期(12月—次年2月)。繁茂膜海绵可以通过有性生殖进行繁殖,显著生殖期为8~10月,期间可以观察到卵细胞、精细胞囊、胚胎和幼虫。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繁茂膜海绵自然生长生殖特点,进而实现海绵组织块的继代培养和人工育种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