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91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70篇
地质学   149篇
海洋学   159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411.
本文利用执行任务累积的气象资料和NWW3海浪模式资料,对影响"远望2号"作业的两个气旋进行了分析探讨,同时对经过奧克兰港附近的温带气旋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当时成功预报这三个灾害性天气系统的经验和"远望2号"的机动过程,为今后做好相似形势下的海况预报和船舶机动方案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412.
雷诺数为3 900时三维圆柱绕流的大涡模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自从人们对层流的圆柱绕流现象有了系列研究及清楚的认识后,人们逐渐把目光投向湍流的圆柱绕流,但相关研究主要关注于模拟湍流方法的数值格式和精度问题,而忽略了对高雷诺下圆柱绕流流场本身的认识及规律的总结。基于开源代码Open FOAM的大涡模拟方法以连续方程和Navier-Stokes方程为控制方程,选用Smargorinsky模式为亚格子应力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和一次预测两次修正的PISO算法,对Re=3 900时三维圆柱绕流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着重分析了其尾流特征和性质。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大涡模拟方法可以模拟出细致的流场结构,该雷诺数下的圆柱绕流具有很强的三维及湍流效应,在圆柱后方约一倍直径的范围内存在回流区域,在靠近圆柱壁面的尾流区域的速度剖面呈"U"型,远离壁面的速度剖面呈"V"型。瞬时速度剖面始终围绕着时均速度的周围脉动,且距离圆柱越远瞬时速度场的脉动范围越大。  相似文献   
413.
基于相干和方差体识别断层的方法都是利用地震资料中的强信号,受地震资料分辨率的限制这些方法对断距较小的小断层无法准确识别。在地震资料中大型地质体的边界具有明显的反射特征,尺度较小的地质体如尖灭点、小断层等以绕射波或残留绕射的形式存在,能量较弱,被强反射所淹没。本方法利用平面波破坏滤波技术提取绕射波信息,该技术通过正则化反演迭代算法求取反射波倾角体,然后利用均值滤波的方法得到反射能量较强的平面波,将其从地震数据中去除,即可得到绕射波信息。利用绕射波信息则可以判断断层的发育程度及断裂系统组合样式。通过理论模型分析和实际资料应用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14.
自由表面多次波压制(SRME)方法是海洋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关键步骤。当存在崎岖海底条件时,绕射波十分发育,常规SRME算法很难将复杂绕射多次波有效消除。对压制效果较差的多次波进行成因分析,首先基于f-x EMD波场分离算法,将全数据分解为反射部分和绕射部分,再对其进行多次波预测,获得绕射预测多次波子集:反射-绕射预测多次波、绕射-反射预测多次波和绕射-绕射预测多次波。然后,改进常规SRME算法的迭代过程,在SRME的迭代过程中使用与原数据中多次波更加匹配的绕射多次波子集进行多次波压制。与常规SRME算法的对比结果表明,改进的SRME算法在理论数据和实际数据处理中对多次波的压制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15.
In the present paper, by introducing the effective wave elevation, we transform the extended ellip- tic mild-slope equation with bottom friction, wave breaking and steep or rapidly varying bottom topography to the simplest time-dependent hyperbolic equation. Based on this equation and the empirical nonlinear amplitude dispersion relation proposed by Li et al. (2003), the numerical scheme is established. Error analysis by Taylor expansion method shows that the numerical stability of the present model succeeds the merits in Song et al. (2007)’s model because of the introduced dissipation terms. For the purpose of verifying its performance on wave nonlinearity, rapidly vary- ing topography and wave breaking, the present model is applied to study: (1) wave refraction and diffraction over a submerged elliptic shoal on a slope (Berkhoff et al., 1982); (2) Bragg reflection of monochromatic waves from the sinusoidal ripples (Davies and Heathershaw, 1985); (3) wave transformation near a shore attached breakwater (Watanabe and Maruyama, 1986). Comparisons of the numerical solutions with the experimental or theoretical ones or with those of other models (REF/DIF model and FUNWAVE model) show good results, which indicate that the present model is capable of giving favorably predictions of wave refraction, diffraction, reflection, shoaling, bottom friction, breaking energy dissipation and weak nonlinearity in the near shore zone.  相似文献   
416.
刘涛  刘大刚 《气象科技》2007,35(6):867-871
根据多年指挥海上船舶绕避热带气旋的经验,提出了一种基于热带气旋预报目标圆的绕避热带气旋方法。文中给出了目标圆方法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和关键技术,介绍了实际使用此方法成功指挥船舶绕避热带气旋的实例。统计结果表明,近年来此方法的使用效果和效益评估情况良好,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这种绕避热带气旋的方法同样适用于船舶绕避爆发性气旋。  相似文献   
417.
以确山盘龙废弃采坑边坡为例,分别采用赤平极射投影法与极限平衡法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对采坑岩质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再综合两种分析结果得出评价结论,提高了边坡稳定性评价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418.
南极涛动和南极绕极波的年代际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卞林根  林学椿 《大气科学》2009,33(2):251-260
用1951年1月~2002年12月共624个月的海平面气压、 温度和850 hPa西风的NCEP再分析资料, 分析定义了南极涛动指数 (简称AAOI) 和850 hPa的南极涛动西风指数 (简称Uaaoi), 并讨论了它们的长期变化趋势和年代际跃变及其对南极绕极波的影响。结果表明, AAOI和Uaaoi的变化非常相似, 两者的同期相关系数高达0.218 (624个月), 超过了99.9%信度检验。当AAOI为高指数时, Uaaoi也为高指数, 即西风增加; 当AAOI为低指数时, Uaaoi也为低指数, 即西风减弱。AAOI和Uaaoi都有明显的长期趋势, 倾向率分别为0.01915/10 a和0.009249/10 a。1972年是跃变点, 跃变前AAOI的年平均值为-3.9691 hPa; 跃变后为2.9107 hPa。而在60°S 附近, 跃变前年平均西风为-1.09 m/s, 跃变后为0.93 m/s, 二者差达2.02 m/s。它们的主要振荡周期为3~5年。对50°S~60°S平均纬圈的海平面气压 (sea level pressure, 简称SLP) 和温度 (624月) 作3~5年滤波, 它的经度时间剖面图表明: 近50多年来南极绕极波均为自西向东的行波, 绕南极一周跃变前约4.4年, 跃变后约3.6年。南半球的SLP和温度经3~5年滤波后, 它的EOF展开第一特征向量的空间型表明: 跃变前以3波振动为主, 跃变后以2波振动为主。  相似文献   
419.
宇宙学的目的是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单从这一点就能看出它的雄心勃勃。近一个世纪前,天文学家发现绝大多数的星系正在远离我们,并由此揭示出了一个让人惊骇的事实——我们的宇宙正在膨胀。几十年前,天文学家意识到,天空中充满了宇宙形成之后不久光子所发出的微弱射电波。几年前,专门用来探测这一宇宙微波背景的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WMAP)则又发现了强有力的证据,证明我们的宇宙在极早期经历过一个超高速膨胀的“暴涨”阶段。  相似文献   
4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