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8篇
  免费   430篇
  国内免费   555篇
测绘学   499篇
大气科学   1120篇
地球物理   446篇
地质学   722篇
海洋学   308篇
天文学   128篇
综合类   210篇
自然地理   18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01.
济南、福山太阳辐射的气候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济南、福山地面太阳辐射资料,分析了太阳辐射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60到90年代,济南地面太阳总辐射量、直接辐射量呈显著减少趋势,福山变化趋势不明显;90年代以后,济南地面太阳总辐射呈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102.
1885~2000年长江中下游梅雨特征量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分析了1885~2000年长江中下游梅雨特征量的基本统计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梅雨较长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结果发现:①梅雨量的大小与梅雨期的长短和出梅日期的早晚为显著的正相关;②梅雨的主要周期为3 a、6 a和8 a,它们分别与低纬100 hPa高度场、热带系统以及全球陆地温度的变化有关;③控制入梅、出梅和梅雨期6 a左右周期的气候因素是相同的,而3 a左右的周期可能受到不同气候因素的影响;④长江中下游梅雨在近116年期间,经历了6个不同的气候阶段。  相似文献   
103.
近30年夏季亚欧大陆中高纬度阻塞高压的统计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峰  丁一汇 《气象学报》2004,62(3):347-354
文中利用1970~2001年NCEP再分析500 hPa逐日高度场资料,根据阻塞高压的天气学定义,采用客观统计方法检索出近32 a亚欧中高纬度392个阻塞高压个例,对其进行了气候学分析.结果表明,亚欧中高纬地区夏季阻塞高压活动频繁,10 d以下的过程占绝对多数,地理分布主要集中在45~70°N之间,纬向上可划分5个高发区,其中乌拉尔山和贝加尔湖东部阻高活动频次最高,同时,每个区域中又存在着相应的阻高活跃区.亚欧中高纬地区夏季阻高活动具有明显的季节内变化特征.6月份,阻塞活动多发生在乌拉尔山地区和鄂霍次克海地区,以双阻为主要形势;7月份,欧洲区和贝加尔湖地区的阻塞活动有所增多,尤其贝加尔湖东部地区增多明显,而乌拉尔山地区的阻塞形势明显减少,鄂霍次克海地区的阻塞活动位置向北移动,多发生在60°N以北,双阻形势逐渐减弱,贝加尔湖地区的中阻形势有所增强.8月份,阻塞形势主要存在于贝加尔湖东西两区,中阻形势占据主导地位.亚欧中高纬地区夏季阻塞高压活动年际变化特征也很突出,且这种年际振荡有明显的地理差异.另外,研究表明亚洲北部的阻高活动多以稳定型为主,移动型阻高个例仅占6.6%.移动型阻高以起源于乌拉尔山地区最多,移距最长,生命期最长.偶极子类阻高多集中在贝加尔湖东部与乌拉尔山地区,约占该地区总阻高频次的62.0%和49.7%,平均生命期分别达到7 d/次和9 d/次以上.  相似文献   
104.
证券营业部计算机房和计算机网络的雷电防护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缜密的工程,电力保护、信号保护、等电位连接和各种接地中任何一个环节疏漏都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据统计,近年来因受雷电电磁脉冲而损失的计算机网络设备大幅上升,造成难以估算的经济损失。如1996年6月6日,重庆市农业银行大厦的计算机网络设备,因遭雷击损失107万元,其下属的信托公司证券部通信网络中断数小时,引起股民恐慌。  相似文献   
105.
基于对第二松花江流域上游小山、松山、两江水电站中长期水文预报研究成果,论述了综合中长期水文预报的研究思路和定性预报、定量预报的分析研究方法。该研究通过2002年实践检验,具有较高的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106.
鲁西南深埋粘性土物理力学指标多元统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R因子分析和R型聚类两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鲁西南地区深埋粘性土的20组样的8个物理力学指标数据进行了分析。利用R因子分析方法,揭示了各指标对鲁西南地区深埋粘性土状态和力学性质的影响关系。利用R型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深部粘性土各物理力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为进一步从物理力学指标对深埋粘性土的特殊状态和力学特性的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7.
碳酸岩Sr、Nd、Pb 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碳酸岩是出露相对较少的幔源岩石,其中Sr与Nd是研究地幔物质组成的主要对象之一。本文统计了世界上主要碳酸岩的锶、钕、铅同位素组成特征;研究显示,碳酸岩源区主要是洋岛玄武岩高U/Pb的HIMU端员和富集端员(EM1或EM2)的混合作用;此外大部分碳酸岩的锶、钕同位素落在大洋玄武岩范围内;这些均表明其成因与地慢柱有密切联系。碳酸岩及与之共生的硅酸岩的同源或独立源区模式部很难充分解释两者同位素组成特征,逭反映碳酸岩的演化模式涉及更复杂的过程。可能是俯冲作用使碳酸岩源区经历不同时间和程度的富集、亏损过程导致地幔源区成分不均一。  相似文献   
108.
劈裂法受试验条件的影响很难得出理想的结果,而水压破裂试验有试件受力载荷不受人为因素干扰的优点,测得的抗拉强度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并且在工程实际中有广泛的用途。本文在研究水压破裂法测试岩石抗拉强度的方法及原理的基础上,用统计断裂力学整理试验结果,并与巴西法作了比较。试验表明,用威布尔二参数模型的统计断裂力学方法研究岩石抗拉强度是可行的,并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9.
本文从统计系统的概念、组成以及基于国土资源综合统计系统的现状分析入手 ,并结合近几年统计工作的实际 ,提出现阶段国土资源统计系统建设应注意标准化、指标体系建设、数据源系统建设、数据处理系统建设、统计分析系统建设、统计服务系统建设等问题 ,并就这些问题谈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0.
《现代地质》2005,19(4):494-494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2005年9月最新发布的《中国期刊引证研究报告》(2004)统计,《现代地质》的影响因子已达1.027,在67种地质科学类期刊中,影响因子排第13名,总被引频次为656。地质学类期刊影响因子前50名见下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