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62篇
测绘学   7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341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华北陆块北缘中段广泛分布太古宙绿岩带,同时也是我国中生代岩浆活动最发育的地区。中生代强烈的陆内造山运动,对区内早期的绿岩带和其中的金及金矿床进行强烈的活化改造,形成壳源深熔花岗岩和有关的再生型金矿床。文中详细论述了区内与壳源深熔花岗岩有关的绿岩带再生型金矿床的地质特征,花岗岩和金矿床与太古宙绿岩带密切的空间分布和成因关系,并讨论了金矿的成矿模式。与成矿有关的花岗岩是造山带的产物,岩石富碱质、属钙碱性系列,形成深度较浅,塑性流变弱,常具似斑状结构,岩体常为多期次侵入,岩性多样,分异好,岩脉发育。硫、铅同位素组成显示花岗岩、金矿床和绿岩带具有亲缘关系。成矿流体富氯和富硫,盐度变化较大。金矿床形成在燕山早、中期。  相似文献   
102.
通过对内蒙古包头公益明铁矿变基性火山岩的系统采样和测试分析 ,其常量、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的特征表明该区的变基性火山岩形成于类似现代大陆裂谷的构造环境中。Sm -Nd、Rb-Sr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表明 ,色尔腾山绿岩下部的变基性火山岩形成于 2 80 0~ 2 90 0Ma的壳幔分异事件中 ,在新太古晚期 (2 5 0 0Ma± )遭受了角闪岩相 -绿片岩相变质作用的改造。而在中元古代 (16 0 0Ma± )由于受华北克拉通与西伯利亚克拉通裂解的影响 ,该区岩石的Rb -Sr体系又一次发生变化。研究表明 ,色尔腾山绿岩生成于中太古代 ,该区在古太古代可能就已存在稳定的陆壳  相似文献   
103.
南非津巴布韦和兴普瓦尔克拉通之间为林波波活动带。他们几乎是在同一时期里形成的。卡普瓦尔和津巴布韦在构造上是不稳定的火山一深成环境。而林波波带是较稳定的克拉通环境,彼得斯堡绿岩带位于卡普瓦尔克拉通北部边缘。在绿岩剪切带含有较大的金矿化。林波波活动带的南部边缘区含有与卡普瓦尔克拉通绿宕带相似的构造分裂的花岗一绿岩物质。在空回上受北倾的毫特河剪切带控制。南部边缘向南逆冲沿毫特河剪切带覆于卡普瓦尔克拉通北部边缘。其时间信利为2660Ma。  相似文献   
104.
太古宙构造研究倍受地质学家们重视,它对研究大陆岩石圈乃至整个地球形成和演化,创立地球动力学模式具有重大地质意义,近年来,太古宙构造研究取得巨大进展,通过对世界上一些经典地区研究,越来越多的地质学家认为太古宙克拉通内的高级区和绿岩带及其内部都是由异地构造层或地体水平拼贴形成的,尽管太古宙克拉通的大地构造模式众多,但就目前的研究成果看,板块构造模式在太古宙构造演化中仍处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05.
赣东北地区早前寒武纪超基性熔岩—层状侵入岩是扬子克拉通绿岩带的残块。科马提岩为橄榄质;稀土特征表明以Ⅱa型(重稀土亏损型中的轻稀土富集亚类)科马提岩为主,可能有Ⅲ型(重稀土富集型)科马提岩。(La/Sm)_N值>2说明其源区已被富轻稀土的液体或岩浆流体交代过。扬子克拉通的花岗—绿岩带地体的地球化学特征意味着晚太古代时它与南非克拉通有更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6.
恒山绿岩带的构造特征—晚太古代大陆裂谷作用证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恒山太古宙绿岩带呈断片或复式向形穿插于片麻岩基底内,绿岩带地层连续性较好,可以恢复出完整的沉积-火山地层序列。主要经历二期变形,早期逆冲褶皱变形和晚期右旋走滑变形。为绿帘角闪岩相-角闪岩相变质。构造恢复表明,绿岩带的形成明显晚于基底,并整合其上,且在其演化过程中对基底产生叠加影响,最合适的构造环境为大陆裂谷,在大陆裂谷闭合过程中。绿岩带及克拉通基底曾发生双向的逆冲作用,基底发生重新活动,并且受到开裂时形成的正断层的控制。当裂谷闭合到一定程度,由于受北部刚性基底的制约,横向挤压不再能调节压应力时,发生了右旋走滑变形,并使早先构造线向NEE-EW向偏转。恒山绿岩带对应于五台山区、太行山北段、灵丘南山等地的五台群,有力地证明绿岩带形成于太古代末期-早元古代陆内裂谷环境,代表华北克技通演化过程中的重要事件,标志着晚太古代华北克拉通已达到相当大的规模,并发生NE向的刚性破裂。  相似文献   
107.
通过对区内太古宙变质岩的岩石类型、产状特征、原岩类型讨论认为,喀喇沁-北票地区的太古宙变质岩石属于火山-沉积岩和花岗侵入岩变质建造。可以划分为两种不同系列的组成:(1)斜长角闪岩+磁铁石英岩+角闪石岩、辉石岩,代表了本区的“绿岩”组分;(2)斜长片麻岩,代表了太古宙中酸性侵入体(TTG岩套)。本区的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地体经受了早期塑性变形和后期脆性变形、中生代的强烈花岗质岩浆侵入作用,金矿床受“绿  相似文献   
108.
109.
吉林省金城洞绿岩带构造变形序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金城洞绿岩带自晚太古代以来经历了多期变形:D_1变形幕,形成片理、片麻理及无根褶曲,是深部构造层次的产物;D_2变形幕,形成轴面片理及一系列轴向NW或NWW向的紧闭同斜或平卧褶皱,并伴有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侵入,是中深部构造层次的产物;D_3变形幕,形成大型开阔褶皱,晚期形成韧性剪切带,是中浅部构造层次的产物。这三幕变形奠定了本区的基本构造格架。D_4变形幕在中浅构造部位形成NE向开活褶皱。古生代以来,本区主要发生脆性变形。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