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62篇
测绘学   7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341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通过对华北地台北缘绿岩带型铁磷矿成矿构造环境、含矿建造、矿床地球化学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认为,该类矿床含矿建造原岩主要为岛弧一拉斑玄武岩,变质后容矿岩石属碱性-铁质、铁镁质系列。容矿岩石中主微量元素明显不和谐,岩石中不相容元素明显富集(Ba、Sr、Zr、P),相容元素(Cr、co、M)亏损。稀土元素含量高,模式图为向右倾斜平滑曲线,Ce轻度负异常。根据目前我国北方内生低品位共生铁磷矿开发利用情况,华北地台绿岩带型铁磷矿综合利用前景可观。  相似文献   
152.
刘利  张连昌  代堰锫  王长乐  李智泉 《岩石学报》2012,28(11):3623-3637
三合明BIF型铁矿位于华北克拉通西部陆块北缘,产出于固阳绿岩带。矿体赋存于新太古界色尔腾山群斜长角闪岩中。矿石主要呈粒状变晶结构、粒状-针柱状变晶结构,条带-条纹状构造;组成矿石的金属矿物主要为磁铁矿,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次为角闪石等。对选自斜长角闪岩中的锆石进行SIMS U-Pb定年,具有核边结构、Th/U比大于0.4的锆石其核部给出了2562±14Ma的上交点年龄,可大致作为三合明BIF的形成时代。原岩恢复显示斜长角闪岩为正变质岩,Zr/Ti-Nb/Y图解显示为亚碱性玄武岩系列,Fe2O3T+TiO2-Al2O3-MgO图解落入高铁拉斑玄武岩区;斜长角闪岩主量元素特征与MORB相近,REE配分曲线和蛛网图都近于平坦,且介于N-MORB和E-MORB之间,LREE略微富集,Th、U相对亏损,Nb、Ta、Zr和Hf无明显异常;(La/Sm)N和Nb/U分别为0.76和50,由此推断原岩可能为T-MORB。Ti-V、Th-Hf-Ta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中,分别落入MORB和弧后盆地的重叠区、N-MORB区。结合T-MORB形成的构造环境以及前人提出的岛弧叠加地幔柱模式,本文认为三合明BIF形成于弧后盆地并有地幔柱叠加的构造环境。铁矿石化学组分主要为SiO2、Fe2O3和FeO,较低的Al2O3(0.68%)、极低的TiO2(0.04%)和HFSE表明只有极少量陆源碎屑物质的加入。铁矿石的球粒陨石标准化REE配分模式与固阳绿岩带底部的科马提岩极为相似,PAAS标准化的铁矿石REY配分模式与高温热液海水混合物相似,即LREE亏损,HREE富集((La/Yb)SN=0.34),具有明显的正Eu异常(δEu=2.33)和微弱的正Y异常(δY=1.13),Y/Ho重量比29,摩尔比53。根据铁矿石兼具有与科马提岩和高温热液海水混合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本文推断海底高温热液淋滤科马提岩为三合明BIF型铁矿提供了大量的Fe和Si。  相似文献   
153.
张海峰 《吉林地质》2013,(1):32-35,39
津巴布韦CHAMPION金矿位于津巴布韦Odzi成矿带上,绿岩呈残留体存在太古代结晶基底中。矿体严格受太古代绿岩带控制,变质片岩内的剪切构造是成矿最有利部位;其次在片岩和含铁建造金、与绿岩带接触的花岗岩体内的石英脉也有金矿产出;在绿岩带与花岗岩接触面的金矿经济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154.
河北省张宣地区的东坪金矿赋存于水泉沟碱性杂岩体与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地体的接触带附近岩体一侧,是与碱性岩有关的新型金矿床。通过对该区岩石的含矿性,稀土元素,Sr同位素等方面的研究,认为东坪金矿的形成与花岗岩-绿岩带的活化再造作用有关。其金质来源除幔源外,还有部分自碱性岩形成时花岗岩-绿岩地体的重熔。  相似文献   
155.
五台山-恒山绿岩带型金矿床可分为同构造晚期初生型和构造期后再生型金矿床二类。不同类型金矿床产出的构造环境、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明显不同。初生型金矿床空间分布主要受NEE向的韧性剪切带控制,而构造期后再生型热液金矿床受控于NNW向的脆性断裂。金矿的成矿期有三期:新太古代末期、古元古代晚期和燕山期。  相似文献   
156.
157.
158.
159.
160.
从早期地幔热对流的动力学特点出发,针对早前寒武纪克拉通内的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解释;认为不少绿岩地块或地体之间,绿岩与花岗片麻岩之间并非是因垂直运动造成的原地不整合接触,而是因大规模水平运动产生的叠瓦拼贴,这一思想将会帮助我们重新认识克拉通区早前寒武纪地壳演化,并进一步指导填图和地层划分以及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