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106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71.
地表风化作用对楼兰地区雅丹地貌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风蚀是雅丹地貌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但在特定环境中,其他环境因素也可能起重要作用。通过对楼兰地区雅丹地貌野外调查、测试及室内实验分析,探讨风化作用对雅丹发育的影响。结果发现:新疆罗布泊地区广泛发育雅丹地貌,其中楼兰地区雅丹相对较为矮小,主要发育于全新世沉积岩上,地表没有植被或松散沉积物等覆盖,地层裸露。楼兰雅丹体为黏土质粉砂岩,干燥条件下较为坚硬(硬度>20 kg·cm-2),抗风蚀能力较强,但是雅丹体表层岩性发生明显软化(硬度<10 kg·cm-2)。这主要是由于罗布泊地区少量且集中的降水、显著的昼夜温差以及强烈太阳辐射等相互作用造成的。从这些广泛存在的松软层表明,雅丹体表层风化作用速度快于风蚀作用,而表层首先进行的风化作用,对雅丹风蚀作用起很大的促进作用,明显加速了楼兰地区雅丹地貌的发育。因此,受少量降水、昼夜温差和强烈的太阳辐射等影响的风化作用对楼兰地区雅丹地貌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2.
新疆罗布泊地区近3.2万年沉积物的气候环境记录*   总被引:21,自引:16,他引:5  
文章对新疆罗布泊地区罗北洼地CK-2钻孔自顶部到10.35m的岩芯,按5cm间隔取样,进行了磁化率、粒度、色度、碳酸盐、有机质含量和pH值的12项环境代用指标的测定,以及相关样品的质谱-铀系法定年,得出了近32000年以来在该地区经历的4个冷湿和暖干变化的气候-环境序列:阶段Ⅰ(31.98~19.26kaB.P.),处于晚韦克萨尔冰期的早期,经历了全球变化的未次盛冰期(23~19kaB.P.),12项环境指标的统计平均值为-0.8773,是本序列的最低值,对应为最强的冷湿期;阶段Ⅱ(19.26~13.53kaB.P.)为继后的间冰期,相应环境指标的统计平均值为+0.5233,环境转为暖干期;阶段Ⅲ(13.53~12.73kaB.P.)为晚韦克萨尔冰期的晚期和得里亚斯冰期,也是全球未次冰期的晚期,其环境指标统计平均值为-0.1075,环境转冷湿;阶段Ⅳ(12.73kaB.P.~近代)为全新世温暖期,其环境指标统计平均值为+1.275,是本序列的最高值,气候转为强暖干期。在阶段Ⅳ,12.08~11.80kaB.P.处出现了新仙女木(YD)的冷事件,10~9kaB.P.为全新世期内最早出现暖事件的时间。从冰期与间冰期的旋回分析,本区的气候-环境变化与全球同步,反映出受到全球变化的主旋律制约。从区域的特征分析,由于受到青藏高原的隆升、西风的加强,而西南和东亚季风的减弱,出现了冷/湿和暖/干的气候-环境变化的大格局,其不同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的冷/干、暖/湿变化的大趋势。从环境代用指标的统计值(从-0.8773到+1.275)表明,本地区的干旱化进程是自然变率的必然结果,到全新世温暖期间更为突出。而近数千年或近数十年的人类活动营力只起到了叠加或促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3.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新疆风口众多。一般认为新疆有以下大风区,即达坂城风区、额尔齐斯河谷西部风区、准格尔盆地风区、阿拉山口风区、叶鲁番西部风区、哈密北戈壁风区、哈密南戈壁风区和罗布泊风区。  相似文献   
174.
雅丹共基座现象对雅丹形态测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雅丹形态特征吸引人们的长期关注,对其形态的定量描述至今仍讨论热烈且众说纷纭。通过对罗布泊地区风蚀地貌的野外调查和无人机测量,发现普遍存在雅丹共基座现象。分布在同一个基座体上的风蚀残丘称之为共基座雅丹,属于雅丹与基座体的复合。对共基座雅丹和基座体开展雅丹形态参数的测量及分析,结果表明:共基座雅丹长宽比比值集中分布于3∶1~5∶1区间,与鲸背状等流线型雅丹形态表现相似,显示单一风向侵蚀残留特征;雅丹共基座现象是风蚀切穿深一层抗风蚀相对较强的地层形成的风蚀垄岗现象,厚度不等的不同抗风蚀强度地层在垂向上交替出现和受单一风向的风蚀作用是形成该现象的重要因素;通过对雅丹共基座现象的阐释和定量分析,对完善雅丹形态测量、深化雅丹形态变化的理解以及认识差异性风蚀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5.
罗布泊AK1孔沉积物地球化学组成与古气候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王永  赵振宏  林景星 《地球学报》2004,25(6):653-658
通过对罗布泊东部阿奇克谷地中部AK1孔沉积物中易溶盐组分及氧化物特征的研究,综合沉积序列及岩性变化特征,初步分析了罗布泊阿奇克谷地晚第三纪以来的沉积环境及古气候演化。结果表明,阿奇克谷地第三纪晚期即开始出现成化湖泊沉积,易溶盐以SO2-^4、Cl^-、Na^ 为主,各离子含量最高;第四纪以来沉积环境与古气候均有明显变化,早更新世气候以干冷为主,中更新世易溶盐组分中各离子浓度明显降低,以Cl^-降低最显著,气候转为温湿;中更新世晚期气候湿润,湖相沉积范围扩大,为罗布泊湖的一次大发展期;晚更新世以来湖泊环境波  相似文献   
176.
应用自然电场法寻找地下富钾卤水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探讨自然电场法在盐湖区寻找和评价富钾卤水的应用及效果。根据罗布泊地质、本文地质和卤水化学特征研究,鉴于富钾卤水具有低电阻率的特点,论证了自然电场法在监测区找富钾卤水的地球物理机理和可行性。在罗北凹地已查明的富钾卤水区开展自然电场法测量方法试验,负异常对应干盐湖的卤水分布区,正异常主要分布于山前地区;应用于铁南凹地,自电负异常带南北长约24km、东西宽约3km,面积约100km^2,解译该带为高盐度卤水的富集地。结果表明,自然电场法可为盐湖区寻找和评价卤水钾矿提供一种新的、快速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77.
邵芸  宫华泽 《遥感学报》2011,15(3):645-648
罗布泊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境内.历史上,曾是一个烟波浩渺的湖泊,物产丰富,景色秀美,养育了众多文明,包括楼兰、米兰、小河等文明,是丝绸之路的要冲,是古代中西方文明交流、多民族交融的重要区域(夏训诚,2007).今天的罗布泊已经彻底干涸,只剩下广袤无边的干涸湖盆、剧烈起伏的盐壳层、风成沉积物和沙漠,没有任何生命迹象,被称为"死亡之海",地球"旱极",是中国和亚洲大陆的干旱中心和塔里木盆地的积水积盐中心,其环境演变对全球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指示性意义(邵芸 等,2003;Elachi 等,1983;Farr 等,19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