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47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4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4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12.
介绍郭志华教授辨治眩晕的经验。郭教授认为眩晕之本为心血不足、肝肾阴虚,其标为痰瘀上扰、清窍不利。针对本病病机,郭教授立平肝潜阳、豁痰化瘀、滋阴养血之法,自拟定眩方治之。其处方特色为视其所逆,随证治之;虚实同调,以通为用;双心同治,脑心同治。该法治疗眩晕可取得良好疗效,另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3.
介绍陈旦平教授运用健脾补肾法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经验。陈教授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其中脾肾亏虚为本、湿邪侵袭为标,故以健脾补肾治本,祛湿止带治标,收效颇佳。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温中定眩汤治疗痰湿壅盛型老年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辨证为痰湿壅盛证的老年性眩晕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给予控制基础疾病、营养支持等西医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口服温中定眩汤治疗,对照组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疗程均为10d。观察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及中医症状积分,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30/32),对照组为73.33%(22/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对照组仅头晕目眩、汗出异常两个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降低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6.25%(2/32),对照组为6.67% (2/3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中定眩汤治疗痰湿壅盛型老年性眩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介绍伍大华教授运用平眩定晕汤加减治疗眩晕的经验。伍教授认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临床最常见的周围前庭疾病,然复位成功后约31%~61%的患者会出现残余头晕,西医学对此并无较好的治疗方案。BPPV以肝肾亏虚、肾精不足为本,以风、火、痰、瘀为标,其强调风痰瘀标实与脏腑失调本虚的基本病机,临证根据病情发展,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攻补兼施,自拟平眩定晕汤加减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介绍宁为民教授从痰瘀论治眩晕的经验。宁教授认为眩晕以脾肾为本,痰瘀为标,治疗当痰瘀同治,脾肾并补,临床上善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丹参、川芎、牛膝等活血药治疗。还注重调理情志,使药物与精神同治。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7.
18.
介绍胡国恒教授运用温阳健脾、活血利水法治疗眩晕的经验。胡教授认为脾阳不足,水湿内停,上逆犯脑,兼有血瘀是眩晕发作的重要病机,提出从水饮论治眩晕,总结出温阳健脾、活血利水辨治眩晕,临床效果显著。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9.
介绍沈宗国教授运用扶正养脑方治疗老年眩晕的经验。沈教授认为眩晕发病隐匿,病程较长,病情复杂,变化多端,其病机多属本虚标实,常以肾精亏虚、肝血不足为本,外感风火寒湿、内生痰饮瘀血为标;临床诸多老年眩晕患者年老久病,耗伤气血,肾精亏虚,髓海不足,清窍失养,发为眩晕,即因虚致眩。沈教授谨守老年患者眩晕多虚证的病机特点,治疗从肾精亏虚、髓海不足入手,创制扶正养脑方益肾填髓、补虚止眩,临床中据证加减,每获良效。并附验案1例,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20.
介绍仇湘中教授运用“三期三型”辨治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经验。仇教授认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的病情演变可分为早、中、晚三期,分别对应五脏渐亏、寒邪凝滞、瘀血阻络3个证型,其根据各期病情特点辨证论治,强调“治未病”思想,对于未病的患者注重生活方式的调整,提高峰值骨量,寓意未病先防;早期重在补益五脏,延缓骨量的丢失,强调有病早治;中期在补益的基础上重用温中散寒,稍加活血化瘀之品,意在既病防变;晚期则以活血化瘀为中心,但仍注重补益与驱寒,同时强调功能锻炼,预防骨质疏松骨折的发生,旨在病胜防危。善用虫药、藤药,善补后天以助先天,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