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47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4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4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介绍虞鹤鸣教授辨治眩晕的经验。虞教授认为眩晕的病因病机主要责之于肝脾肾,病理因素主要有风、火、痰、瘀,治疗倡导肝脾肾同治,组方用药擅用泽泻、白术,钩藤、菊花,天麻、山茱萸,煨葛根、川芎等药对,强调结合膏方进行整体调理,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2.
43.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菖泽定眩汤治疗以孤立性眩晕为首发症状的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 例以孤立性眩晕为首发症状的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基础治疗+针刺+菖泽定眩汤)、常规组(基础治疗+常规西药)、针刺组(基础治疗+针刺)、中药组(基础治疗+菖泽定眩汤),每组各30 例。比较4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眩晕程度[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并评价综合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联合组为93.33%(28/30),常规组为53.33%(16/30),针刺组63.33%(19/30)、中药组为76.66%(23/3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4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NIHSS评分、血清Hcy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均低于其余3组,针刺组和中药组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4组BI评分、血清SOD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均高于其余3组,针刺组和中药组均高于常规组(P<0.05)。4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针刺联合菖泽定眩汤治疗以孤立性眩晕为首发症状的急性脑梗死,能减轻患者眩晕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血清Hcy含量,提高血清SOD含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44.
45.
介绍孔立教授治疗围绝经期眩晕的经验。分析归纳围绝经期眩晕的主要病因病机为气虚痰蒙,临证治疗以补气治本,化痰开窍治标。用当归黄芪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组方标本兼治。并根据患者的不同伴随症状,辨证加减,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内补丸治疗老年性阴道炎(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老年性阴道炎(肾阴虚证)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内补丸联合甲硝唑治疗,对照组单采用甲硝唑治疗。2组均以10d为1个疗程,每个月用药1个疗程,共治疗2个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5%,对照组为8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补丸联合甲硝唑治疗老年性阴道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强骨胶囊联合维D2磷葡钙片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单用维D2磷葡钙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强骨胶囊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右股骨颈骨密度(BMD)及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BMD、骨代谢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强骨胶囊联合维D2磷葡钙片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可增加BMD及改善骨代谢指标。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耳穴压籽疗法联合半天定眩汤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眩晕患者76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 例。对照组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耳穴压籽疗法联合半天定眩汤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比较2组的综合疗效,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以及血管搏动指数(PI)]的变化,相关症状(耳鸣、眩晕、呕吐及眼球震颤)持续时间。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1%(35/38),高于对照组的68.4%(26/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以及Vm、PI相关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耳鸣、眩晕、呕吐以及眼球震颤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籽疗法联合半天定眩汤可有效促进眩晕患者症状改善,并对血流变学异常等进行有效调节,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六味地黄丸治疗肾阴亏虚型老年性便秘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TCMID、SwissTargetPrediction获取药物的活性成分并筛选,在Genecards、OMIM、TTD、DisGeNET数据库检索与该疾病相关的主要靶点;运用韦恩图获取六味地黄丸与老年性便秘的交集靶点。将以上数据通过STRING获得交集靶点的蛋白网络,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及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对药物有效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共获得58个有效活性成分和675个对应靶点,主要有效成分有槲皮素、羟基芫花素、泽泻醇B等;药物-疾病交集靶点296个,包括丝氨酸/ 苏氨酸蛋白激酶 1 (AKT1)、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等。GO功能富集共有3175个条目,KEGG通路富集得到215条通路,主要有癌症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苏氨酸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癌症中的蛋白聚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显示该药物主要有效成分和核心靶点蛋白有较好的结合力。结论:该研究在总体上预测了六味地黄丸治疗肾阴亏虚型老年性便秘的活性成分、靶点和信号通路,表明了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治疗特点。  相似文献   
50.
介绍柳刚主任医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经验。柳师认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因病机可总结归纳为“首责于肝,脾为之要,肾为其根”,并认为该病与后循环的解剖学结构密切相关。治疗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并独创颈椎横突旁针刺法配合耳穴压籽疗法。颈椎横突旁针刺法可快速松解横突周围肌肉,减轻对横突内椎动脉的刺激和压迫,改善大脑供血;耳穴压籽则具有疏通经络,调节肝、脾、肾等脏腑功能的作用。两法联合使用能有效改善眩晕,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