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9篇
  免费   214篇
  国内免费   252篇
测绘学   437篇
大气科学   133篇
地球物理   135篇
地质学   719篇
海洋学   235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159篇
自然地理   15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莲花塘含煤盆地位于滇西南中缅边境附近的中国一侧,盆地内沉积体系的空间配置受断裂控制,呈半环状展布,煤以上均有湖相沉积,煤聚积规律具有明显的倾向分带性和走向分区性。  相似文献   
53.
介绍两种用于空间数据总体估计的方法:单元除聚法和多边形除聚法。它们均采用一定的方法对每个样本进行加权,并用全部样本数据的加权平均作为总体平均值的估计。这样做使得群聚样本不会对总体平均值的估计产生不适当的影响,从而获得总体平均值的良好估计。在单元除聚法中,整个范围被划分成许多个称为单元的矩形或正方形区域,每一个样本获得的权与其所在单元内的样本数成反比。在多边形除聚法中,每个样本被赋予一个影响多边形,  相似文献   
54.
运用1957~2000年辽宁24个测站的月降水资料 ,对辽宁汛期降水进行模糊聚类分析 ,将汛期降水异常分成若干相关较好的区域 ,并进行了信度检验。  相似文献   
55.
以T213资料与暴雨实况对照分析,采用聚类分型、逐级判别的方法建立以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的汛期暴雨定时、定点、定量预报系统,取得了较好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56.
提出一种基于高度和彩色纹理信息的目标识别方法 ,其目的是提取具有相对高度的地物。由于传统二维纹理分析的方法往往不能有效地提取这类目标 ,本文把高度、色彩和纹理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 ,提高了识别率。依据影像提取结果 ,探讨了树林对森林覆盖地区自动空中三角测量选点的负面影响 ,同时建议采用数据分组的方案来改善森林覆盖地区自动空中三角测量的精度 ,并用对比实验证明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57.
南黄海地区是我国东部中强地震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自1846年以来,该研究区M≥6强震活动具有显著的可公度性和有序性,其主要有序值为74~75 a、57~58 a、11~12 a和5~6 a,其中74~75 a和57~58 a具有突出的预测作用.根据翁文波信息预测理论,在回顾总结成功预测1996年11月9日南黄海6.1级强震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南黄海海域M≥6强震活动的可公度性及其预测功能,构建并完善了南黄海海域M≥6强震的二维和三维有序网络结构,对该区未来M≥6强震趋势进行了预测,并对预测的可能性与合理性进行了论证分析.研究结论表明:南黄海海域未来新一轮强震活跃幕的首次M≥6强震将发生在2053-2054年前后,未来第2次M≥6强震或强震群可能发生在2058-2059年前后.  相似文献   
58.
基于聚类分区的中国夏季降水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近邻传播客观聚类方法对中国夏季降水进行了气候分区,以中国不同分区的夏季降水为预测对象,使用前期的海温和海平面气压场为预测因子,利用图像标签算法提取高相关封闭区域的预测因子信息。结合最小二乘回归法建立预测模型。采用Ps评分、距平符号一致率和距平相关系数三种评分方法检验了该预测模型,比较了四种不同的因子配置方案的预测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冬春季海温的演变特征结合海平面气压的年际变化为预测因子的分区预测模型效果较好,在1982—2009年期间的平均交叉检验平均Ps得分为81.4,距平符号一致率为63%,距平相关系数为0.35,2010—2014期间的独立样本预测检验的平均评分分别为77.1,58%和0.19,且逐年回报效果较为稳定,表明该方法对中国夏季降水有较好的预测效果。研究结果显示,该预测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出2014年中国夏季降水南多北少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59.
同时顾及空间邻近与专题属性相似的空间层次聚类是挖掘空间分布模式的一种有效手段。空间层次聚类方法虽然可以获得多层次的聚集结构,但聚类结果显著性的统计判别依然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难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空间层次聚类结果显著性的统计判别方法,用于确定空间层次聚类的停止准则,减少聚类过程对参数设置的依赖。通过试验分析与比较发现,该方法能够有效判别空间层次聚类结果的显著性和确定层次聚类合并过程的停止条件,同时具有很好的抗噪性,避免随机结构的干扰。  相似文献   
60.
随着生态平衡和环保日益得到公众的认同和重视,工程边坡的生态修复与防护技术得到发达国家的重视,生态防护成为边坡灾害防治和水土流失控制的首选方案,代表着边坡防护的发展方向。本文采用等应变直剪仪对两种种植在低液限粉质黏土边坡上的抗旱耐瘠植物的根-土复合土体及素土进行室内剪切试验,探讨不同根系密度和含水量对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垂直压力的增加,土体抗剪强度随之增加;根系能显著增加土体抵抗剪切破坏能力,其中沙打旺提高土体抗剪强度的效果较锦鸡儿明显;随着根系密度的增加,抗剪强度随之增加;随着土体的含水率增加,根-土复合体抵抗剪切能力先增加后减小;植物根系对土体的内摩擦角影响不大,但对黏聚力影响较大,根-土复合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能力主要由黏聚力的提高决定。本文研究成果对华北地区低液限粉质黏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及采煤矿区环境生态治理工程中的植物选择和配置,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