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133篇
海洋学   37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聚合物对钻井液的高温流变特性具有重要影响。对比了聚合物种类、加量、剪切时间、盐、造浆黏土等对聚合物溶液高温流变性的影响,并对不同温度下的剪切速率-剪切应力关系进行了流变模型拟合。结果表明,温度升高、剪切时间及盐量增加均导致黏度降低,超过190℃后黏度下降速率加剧;含5%甲酸盐与5%卤盐的样品黏度在降温阶段的黏度恢复率分别为86.8%和2.7%;以宾汉模式对造浆黏土与聚合物混合液进行拟合,220℃时的动切力最高达到5.47 Pa。温度升高使得聚合物溶液由假塑性向牛顿性演变的趋势增强。高于130℃时,长时间剪切导致黏度下降的趋势明显,此时含甲酸盐的聚合物溶液黏度较含卤盐的高,且降温阶段的黏度恢复率也较高。黏土的存在增强了混合液的网间结构,有利于高温下携带岩屑。   相似文献   
132.
罗68区块地质构造复杂,上部井段钻遇大段造浆地层;二开井眼大,裸眼段长;沙河街组发育断层、盐膏层和高压油气层,井壁失稳严重,钻井施工难度大.通过优选聚合物防塌钻井液体系和聚磺抗高温防塌钻井液体系,辅助现场钻井液维护处理工艺,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为该区块优质、安全、高效钻井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3.
聚合物/蒙脱土(MMT)纳米复合材料,是现在世界上投入研究探索最多、最受人们关注的复合材料之一。在我国,蒙脱土资源非常丰富,蒙脱土独有的特点,使其成为制备新型复合材料的最重要的一类无机物。蒙脱土与聚合物的插层复合研究在塑料和橡胶领域己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在化学注浆方面却是一片空白。本篇论文只是作了一些探索性研究,介绍了聚合物/蒙脱土纳米复合注浆材料的概念;用插层法制备聚合物/蒙脱土复合材料浆液。文章最后对将来研究工作进行了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134.
青海海西木里地区地层构造复杂,施工中孔内掉块,坍塌严重,孔内事故频发,试验采用聚合物泥浆,取得了一定效果,本文介绍了聚合物泥浆的配方、配制方法和现场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5.
随着三次采油技术应用规模的不断扩大,聚合物驱油技术己成为油田开发的必然选择。聚合物驱油方法是在注入水中添加一定浓度聚合物,从而改变注入水的黏弹性能来提高注水波及体积和驱替效率的一种采油方法。可见,聚合物驱油技术本质就是聚合物溶液的黏弹效应,依据油田开发的实际需求,通过室内实验和理论分析,对不同种类驱油用聚合物分子形态及其黏弹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类聚合物溶液黏弹性和流变性差异较大,ZKY618—2和DQ—KY聚合物性能相对较优。  相似文献   
136.
三次采油含聚污水中残留HPAM的含量体现在采出液的黏度上,直接影响到含聚污水的处理。实验以乌氏黏度计法测量聚合物溶液的黏度下降率,通过对pH值、水质阴阳离子量、黏均分子量和剪切速率等相关因素的研究发现,渤海JZ9—3油田注聚用FP3640C型聚合物的溶液黏度在pH值2~4范围内影响明显,pH〉7以后,黏度损失率减小;JZ9~3油田地层水中的Mg2+、Ca2+对聚合物的黏度影响显著;当离子浓度在2500~4000mg/L范围内,Na+和K+对黏度的降低有明显的影响;恒温60℃时,聚合物的黏度随着恒温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至30d后趋于稳定;剪切速率增加,黏度逐渐降低,转速达到8000r/min后,黏度亦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37.
为了探讨城市垃圾焚烧(MSWI)飞灰基地聚合物固化体的抗海水侵蚀性能,通过飞灰基地聚合物固化体的质量、抗压强度和重金属浸出浓度变化分析海水的侵蚀影响。结果表明:飞灰基地聚合物固化体具有良好的抗海水侵蚀性能:浸泡240 d后,质量损失率小于20.5%;抗压强度达到42.36 MPa;重金属Cr、Cu、Zn、Cd、Hg、Pb浸出浓度分别仅为32.84、21.27、8.36、0.07、0.17和1.75μg/L,下降率达到了90.0%、73.7%、77.9%、86.48%、85.0%和94.3%。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热重-差重(TG-DTA)和电镜扫描(SEM)等分析方法对MSWI飞灰基地聚合物固化体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显示飞灰基地聚合物在海水侵蚀下结构没有被破坏。  相似文献   
138.
The bioleaching behaviors and surface properties of pyrites in two metallogenic conditions by Sulfoba- cillus thermosulfidooxidans were investigated by adsorption tests, zeta-potential measurements and bioleaching ex- periments. It is foun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microorganism adsorption capacity, electrokinetic properties and bioleaching behaviors for the two pyrites. The S. thermosulfidooxidans adsorption capacity on high temperature hydrothermal (hy high_temp) pyrite is larger than that on sendimentary coal (sed_coal) pyrite. It may be that more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EPS) is produced when it is difficult for microorganism to make use of hy high temp pyrite as source of energy, and get leaching bacteria attached to pyrite by means of EPS. The zeta-potential measurements indicated that zeta-potential value of hy_high_temp pyrit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seal_coal pyrite in pH range of 2-10. After interacting with cells, the IEP (Iso-Electric Point) of hy_high_temp pyrite shifted obviously to that of bacterial. In contrast, the IEP of sed coal pyrite remained unchanged nearly. The bioleaching results showed that hy high_temp pyrite did not dissolve and the leaching extent was only 0.82%, while that of sed_coal pyrite was 34.59%. Attempts were taken to illustrate the remarkable difference between bioleaching results of two pyrites from a semiconductor energy band theory perspective.  相似文献   
139.
数值模拟技术在聚合物驱油过程中跟踪调整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Eclipse数值模拟软件研究大庆油田北一区断西主力油层沉积特征、开发状况、剩余油分布规律,并对该区块在注入超高分子量聚合物过程中改注抗盐聚合物的特征变化进行借助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进行研究,提前掌握区块运行规律,结合区块生产状况,提出相应的措施调整方案,进一步提高聚合物驱油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40.
简要介绍了锂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的发展概况,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的分类,并重点介绍了聚合物电解质的性能特点,讨论了聚合物电解质中锂盐、聚合物、增塑剂和无机添加剂对电解质的影响,指出通过各组分性能的互补,是获得高导电性及机械性能聚合物电解质的有效手段,并展望了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