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2篇
  免费   679篇
  国内免费   235篇
测绘学   153篇
大气科学   56篇
地球物理   684篇
地质学   588篇
海洋学   626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177篇
自然地理   45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2年   2篇
  1954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毕力赫大型斑岩型金矿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白乃庙-哈达庙铜-钼-金矿化集中区。矿区侵入岩包括以花岗闪长斑岩为主的含金次火山侵入杂岩体和地表广泛出露的钾长花岗斑岩。次火山杂岩体SiO2含量61.5%~71.4%,属亚碱性钙碱性系列,岩石REE配分具LREE富集型,弱Eu负异常,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s)和Ba,具壳幔混源特征,除亏损Ba之外总体类似陆缘弧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含金次火山侵入杂岩体和钾长花岗斑岩成岩年龄分别为283.8±4.2Ma~279.9±6.8Ma和264.2Ma,为早、中二叠世,与野外地质体穿插关系吻合。哈达庙-白乃庙地区晚古生代中-早二叠世的大规模构造-岩浆-成矿作用,与白云鄂博-西拉木伦缝合带两侧大陆对接碰撞的时间一致,受同碰撞构造环境制约。  相似文献   
912.
杨文强  刘良  丁海波  校培喜  曹玉亭  康磊 《岩石学报》2012,28(12):4139-4150
迪木那里克花岗岩侵入到南阿尔金迪木那里克浅海相沉积地层中,岩性为钾长花岗岩。地球化学数据显示该花岗岩具有高SiO2、高钾、高铝的特征,富集Rb、Th、K、La、Zr,亏损Ba、Ta、Nb、Sr、P、Ti,属于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S型花岗岩的特征;其源岩为杂砂岩,熔融温度和压力约为>800℃与~10kbar。锆石εHf(t)介于-3.52~0.95,LA-ICP-MS 锆石 U-Pb 定年确定其形成时代为452.8±3.1Ma。迪木那里克花岗岩的形成时代明显晚于南阿尔金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峰期变质时代(486~504Ma),而与超高压岩石的退变质时代(455Ma)基本一致,又与形成时代为467Ma的长沙沟-清水泉一带裂谷型层状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体伴生,其成因可能是阿尔金深俯冲陆壳板片发生断离后,深部地幔物质上涌导致地壳杂砂岩熔融的产物,具有同折返岩浆作用的特点。结合以往研究,南阿尔金俯冲碰撞杂岩带中早古生代花岗岩的演化期次可初步划分为:1)约500Ma,与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峰期变质时代一致,形成于陆-陆碰撞造山作用过程中的陆壳相互叠置加厚阶段;2)为466~451Ma,与超高压岩石的退变质时代大致相当,形成于深俯冲陆壳断离后的伸展构造背景;3)为426~385Ma,形成于碰撞造山作用结束后的伸展减薄阶段。  相似文献   
913.
设计潮位过程线及其推求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静 《水文》2012,32(3):47-50
针对现行推求设计潮位过程线方法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在分析研究各潮汐要素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根据高潮位(或低潮位)与潮差同频率控制放大的方法推求设计潮位过程线。结果表明,用该方法推算得到的设计潮位过程线比较符合实际,能较好地满足工程设计的防洪防潮标准,达到工程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914.
基于Sentinel-1卫星升降轨SAR数据,采用D-InSAR技术提取了2018年台湾花莲县Mw6.4地震的同震形变场。结果表明,2018年花莲地震造成的最大地表形变量为38.2 cm,以隆升为主,断层上下盘最大相对位移为50 cm。利用InSAR观测得到的升降轨地表形变数据,分别构建2018年与2021年台湾花莲两次地震的断层三维滑动分布模型。结果表明,2018年花莲Mw6.4地震主震断层为靠近米伦断层的西倾隐伏断层,断层最大滑动量为1.8 m,以左旋走滑为主兼具少量逆冲分量,断层破裂传播至米伦断层西侧,影响了苓顶断层和米伦断层的地震活动性。2021年花莲Mw6.0地震发生在苓顶断层北段,断层最大滑动量为0.38 m,断层滑动以左旋走滑为主,两次地震事件均具有高倾角滑动特征。综合两次地震静态库仑应力的重新分布和M-T图发现,2018年花莲地震对2021年地震起触发作用,应力沿断层从高纬度向邻近低纬度传输累积,花莲地区及近海海域短周期内地震活动性仍强烈,主要表现为小震频发、中强震孕育周期短等特点。  相似文献   
915.
结合宜春深燃有限公司城市煤气铸铁管改造工程,详细介绍了原位同管径换管技术施工工艺及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16.
黔东南同古金矿床地质特征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黔东南同古金矿床属于中-低温热液石英脉型以及构造蚀变岩型,以石英脉型为主。矿体产于石英脉中,尤其集中在石英颜色为乳白色或烟灰色、硫化物种类和数量突然增多、脉体细小、黄铁矿颗粒细小而密集的石英脉段。该矿床成矿具有多阶段性:雪峰运动使凝灰质浊积岩中的金质初步富集,形成金的高丰度层;加里东期形成富Au热液、导矿的断裂通道和容矿构造,并富集成矿;燕山运动进一步改造或叠加,形成再次富集。通过对比黔东南区域金矿成矿要素、金矿化阶段矿物组合特征、花桥金矿区钻孔和坑道资料,结合同古金矿主要矿化(加里东期大量的变质热液)温度启示,该矿区矿化主要集中于150~300℃,但变质碎屑岩金矿化最有利的温度为300~320℃。同古金矿中的矿物共生组合中多金属硫化物较少,认为目前勘探的部位应该位于石英-黄铁矿-碳酸盐-贫金阶段(即金矿化垂直分带中的上部带),富集金矿的石英-简单硫化物-较多金和石英-多金属硫化物-富金阶段的金矿体还应位于更深一些的部位,目前的勘探深度仅限于地表以下300m内,因此对同古矿区300m以下的深部隐伏矿体仍有必要进行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917.
小南沟银铅锌多金属矿为辽宁省葫芦岛地区一新探明的矿床。文章对该矿床的矿石样品进行了光薄片鉴定、电子探针分析、包裹体测试、同位素测试等研究工作。研究表明,矿床的有用元素为银,共(伴)生铅、锌;银与方铅矿、黄铜矿、黝铜矿密切相关,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方铅矿、黄铜矿、黝铜矿内,少量以自然银形式包裹在方铅矿内。成矿可分成2期(热液成矿期、表生成矿期)4个阶段(早期黄铁矿-绢云母、石英阶段;石英-银、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碳酸盐化阶段;表生氧化阶段)。矿床成因为受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918.
印支期似斑状花岗岩构成了湘东中生代邓阜仙-锡田岩体的主体,其内发育两种类型的叶理构造,即流面和构造成因的片麻理。二者的标志性区别在于长石(斜长石和钾长石)斑晶在前者呈自形的短柱状,没有任何可见的韧性变形,而在后者呈椭圆状,明显被压扁拉长。流面基本上围绕岩体边界呈面状分布,整个侵入体从外到内依次可划分出流面不发育、欠发育和发育三个相带,对应着由早至晚的三次岩浆脉动侵位。该期花岗岩侵位机制总体上类似于气球膨胀模型。与典型气球膨胀岩体不同的是,由于岩浆供给量在该期最后一次脉动侵位时的急剧减少,虽然流速增大,但对外挤压减弱,造成岩石应变强度从外到内趋向增加,而不是递减。构造成因的片麻理局部出现,走向总体上呈NE向,表明该花岗岩在准固态甚至固态下遭受到NW-SE向区域挤压作用。  相似文献   
919.
石兆宏  马丽霞 《地下水》2014,(5):100-101
研究了易门地震前兆观测井数字化水位水温观测资料对2004年12月26日印尼8.7级、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和2011年3月11日日本9.0级大震同震响应特征,探讨其同震响应机理,给出水位水温同震响应的合理解释。表明易门井水位水温同震变化总是水位震荡下降—迅速恢复、水温迅速下降—缓慢恢复,形态相似。与观测井所在的地质构造、井深以及探头深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20.
龚建新 《地下水》2014,(1):141-142
依据乌鲁木齐河实测洪水资料分析可知,当发生相同频率的洪水时,其时段洪量出现的几率并不与洪峰流量频率同步,将洪峰流量与时段洪量排序后,发现时段洪量的序号同洪峰序号有较大差异。但时段洪量频率分布应与洪峰流量频率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在规划、设计、防洪调度等工作中,注重同频率设计洪水相关性和差异,并在宏观上开展对洪水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