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7篇
  免费   452篇
  国内免费   761篇
测绘学   659篇
大气科学   224篇
地球物理   235篇
地质学   1664篇
海洋学   600篇
天文学   41篇
综合类   269篇
自然地理   278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75年   3篇
  1944年   4篇
  1943年   3篇
  1942年   2篇
  1934年   2篇
  192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梯度分析及战略构想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建立了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22个指标的权重,根据1990年统计数据对全省110个市(县)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利用模糊ISODATA法对各市(县)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在此基础上划分为5个经济发展梯度区域,并讨论了各梯度区域的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92.
本文从空间-语义双重约束角度,提出一种顾及空间邻近和功能语义相似的建筑物空间分布模式识别方法。首先,基于建筑物的空间位置邻近性(即建筑物间的最小距离)约束进行聚类,获得建筑物的空间分布模式和建筑物间的空间邻近关系;然后,根据建筑物的功能语义相似性约束进行分割,获得建筑物的初步聚类结果;最后,考虑簇内相似性与簇间差异性进行整体优化,获得最终聚类结果。试验验证表明,本文方法比现有方法能够更有效地识别空间邻近与功能语义一致的建筑物群,服务于智慧城市建设中对建筑物进行语义层次综合和对城市结构进行深入研究的需求。  相似文献   
993.
牡丹江—鸡西花岗岩类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994.
995.
提出一种新的图文分离方法.该方法在字符与线划粘连、存在虚线等情况下均能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96.
采用郑州基准气候站1955-1992年小麦生产年度的气象资料,运用灰色聚类方法,划分了郑州冬小麦生育期间气候年型,典型丰歉年型拟合较好,可用于气象服务与年景预测。  相似文献   
997.
实验证明了在高温高压有金属催化剂参与条件下,石墨到金刚石相变过程的中间相是类球状再结晶石墨。研究了类球状再结晶石墨的形成与温度压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8.
寄主花岗岩对微花岗岩类包体的地球化学制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周金城  陶仙聪 《地球化学》1994,23(3):254-261
本文报道了华南I型关田、上堡岩体及S型许村、休宁岩体中微花岗岩类包体的特征。I型花岗岩中的微花岗岩类包体分为同源包体和析离体,两者在岩相学及地球化学上有明显区别。在S型花岗岩中微花岗岩类包体的主要类型是析离体,同源包体则很少出现。微花岗岩包体及其寄主岩具有相接近的εNd(T)值,两者中同种矿物的成分相近似。寄主花岗岩在矿物地球化学上对微花岗岩类包体有明显的制约。微花岗岩类包体一般不是外来基性岩浆与  相似文献   
999.
旅游地貌资源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自然资源。影响旅游地貌资源的因子主要有岩石、构造、侵蚀速度、资源组合、环境容量、知名度、愉悦感等。根据诸因子的相对模糊等级,采用模糊聚类,可以较方便地对旅游地貌资源进行综合等级评价。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