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66篇
海洋学   7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Ⅲ~Ⅳ期糖尿病肾病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 例Ⅲ~Ⅳ期糖尿病肾病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 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及饮食、运动、糖尿病健康宣教;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肾功能相关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42/45),高于对照组的75.56%(3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及血糖、血脂、肾功能相关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能改善Ⅲ~Ⅳ期糖尿病肾病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中医证候,加快糖、脂代谢,保护肾功能,从而达到延缓病情进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2.
目的:系统评价益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卵巢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七大数据库中有关益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卵巢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至2022年3月1日,运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析。结果:纳入文献13篇,共1101 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积分[MD=-3.30,95%CI(-4.29,-2.31),P<0.00001]、中医证候有效率[RR=1.72,95%CI(1.46,2.03),P<0.00001]、客观缓解率[RR=1.53,95%CI(1.26,1.86),P<0.0001]、疾病控制率[RR=1.28,95%CI(1.08,1.53),P=0.006]、CD3+[MD=8.57,95%CI(5.17,11.96),P<0.00001]、CD4+[MD=6.80,95%CI(5.09,8.51),P<0.00001]、CD4+/CD8+[MD=0.22,95%CI(0.14,0.30),P<0.00001]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肝功能损伤及周围神经毒性的发生风险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益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卵巢癌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且可改善机体免疫调节功能,但仍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RCT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逍遥丸方加减配合电针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肾虚肝郁证患者内分泌、月经状况的影响。方法:将60 例PCOS肾虚肝郁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逍遥丸方加减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统计2组治疗期间来月经次数,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睾酮(T)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BMI、WHR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患者来月经次数治疗组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LH、LH/FSH、T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6个月电针治疗或针药结合治疗均可降低PCOS患者BMI、WHR,改善内分泌和月经状况,但针药结合治疗在降低雄激素和改善月经状况方面优于单用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0 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益气活血法治疗。观察2组中医证候疗效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等心功能指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42/45),对照组为73.3%(33/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LVEDD、LVESD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CO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益气活血法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气虚血瘀证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功能,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25.
介绍吴官保教授从肾虚血瘀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经验。吴教授认为LDH的病因多以肾虚为本,风寒湿热瘀为标,临床常以肾虚血瘀型为主,兼见寒湿血瘀、湿热血瘀、气滞血瘀证,治疗上以补肾活血为大法,活血化瘀法贯穿始终,根据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并根据疾病发展进程分期论治。同时,吴教授在临床中注重血肉有情之品,重视肝肾两治、脾胃同调及功能锻炼之法,在LDH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附验案 1 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观察五味消渴方加味联合甲钴胺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气虚血瘀型DPN患者6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治疗组予以甲钴胺片合五味消渴方加味治疗,对照组仅予甲钴胺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综合疗效和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NCV)[包括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NCV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幅度、NCV升高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味消渴方加味联合甲钴胺治疗气虚血瘀型DPN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西医常规疗法联合管通汤治疗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气虚血瘀、痰浊内阻型HFpEF患者80 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管通汤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与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proBNP)、6 min步行试验(6MWT)、心脏超声各项指标[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E和舒张晚期血流A的比值(E/A)、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E和组织多普勒舒张早期速度EI的比值(E/E’)、左房内径(LA)、E峰减速时间(DT)]及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分。结果: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37/40),对照组为72.5%(29/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 NT-proBNP、6MWT、心脏超声各项指标、MLHFQ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NT-proBNP、6MWT、MLHFQ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超声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疗法基础上联合管通汤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心功能、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9.
介绍吴克明教授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经验。吴教授认为本病核心病机为肾虚血瘀,兼肝郁、脾虚和痰湿,脂膜壅塞胞中,冲任二脉不能相资致闭经及不孕。临床治疗强调求因治本,以补肾益精为治疗大法,兼活血、疏肝、化湿等,补虚泻实,调补冲任。临床常选用新加苁蓉菟丝汤加减,同时配合富含血肉有情填精之品的中成药,与相关西药治疗。吴教授临床灵活运用中西医两法诊治,积极检测卵泡发育,提高受孕概率,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昆仙胶囊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肾虚湿浊型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肾虚湿浊型肾病综合征患者7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 例。对照组单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昆仙胶囊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血清炎症因子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7.14%(27/35),对照组为37.14%(13/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治疗组24 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血清炎症因子、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或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昆仙胶囊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肾虚湿浊型肾病综合征,在减少尿蛋白、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中医证候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