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66篇
海洋学   7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瘀利水方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气虚血瘀兼水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4 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气虚血瘀兼水停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2 例。治疗组给予益气活血、化瘀利水方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单予西药治疗。观察2组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总积分、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6 min步行距离、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率(HR)、心率校正QT(QTc)间期、血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4.15%(69/82),对照组为69.51%(57/8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总积分、LVEF、CO、LVEDs、LVEDd、6 min步行距离、NT-proBNP、HR、QTc间期以及血清tPA、NGAL、PAI-1、GDF-15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4.88%(4/82),低于对照组的10.98%(9/8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益气活血、化瘀利水方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兼水停型冠心病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心功能,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加味骨宝汤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 例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 例。对照组给予PVP联合碳酸钙D3片口服、鲑鱼降钙素鼻喷剂喷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加味骨宝汤口服治疗。比较2组患者不同时间节点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功能障碍指数评分表(ODI)评分、骨密度(BMD)和伤椎椎体高度。结果:治疗后随访的3个月中,2组各有5 例患者脱落,最终各纳入60 例患者。2组术后1周、3个月VAS评分、ODI评分、伤椎椎体高度及术后3个月BMD T值均较术前改善,且术后3个月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骨宝汤联合PVP治疗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确切,不仅能提高骨密度水平,还可改善伤椎椎体高度,缓解腰背疼痛,改善腰部功能,且远期疗效佳。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柔肝通络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阴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 例阴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 例。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和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柔肝通络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4周后的综合疗效,治疗前后的Barthel指数、简化Fugl-Meyer量表(FMA)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期峰流速值(Vs)、平均流速值(Vm)及搏动指数(PI)],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FIB)]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68%(38/41),对照组为75.61%(31/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PI、全血高切黏度、FIB及Hcy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Barthel指数、FMA评分、Vs、Vm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柔肝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阴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脑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Hcy水平,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基于中医古籍挖掘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用药规律。方法:在《中华医典》数据库及湖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中搜集关于采用中药内服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医案。运用Excel建立原始数据库,进行频次分析,采用SPSS Statistic 25.0和SPSS Modeler 18.0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筛选出医籍71部,医案195则,方剂195首,药物206味,累计用药频次共2561次,排前5位的中药依次为丹参、黄芪、甘草、川芎、当归。排前5位的药物功效依次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化痰止咳药、解表药。药性以温、寒、平为主,药味以甘、辛、苦为主,归经以心、肝、脾经为主。关联规则分析显示,丹参、黄芪、川芎、甘草为核心中药。关联强度排前3位的药对依次为川芎-丹参、丹参-黄芪、丹参-甘草。频次最高的2组药物组合为丹参-川芎、丹参-黄芪。聚类分析显示药物分类有4类。结论: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需谨守本虚标实之病机,尤为注重补虚药和活血药的使用,益气活血,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遗留腰痛症状、腰椎功能恢复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痛肾虚血瘀证患者8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汤口服及足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对腰椎功能进行评定,通过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心理弹性量表(CD-RICS)对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进行评定,对主要中医证候(腰痛、腿痛、烦躁易怒、倦怠乏力、失眠易醒、五心烦热)进行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VAS、ODI、HAMA评分,以及腰痛、腿痛、烦躁易怒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JOA、CD-RICS评分均升高,另治疗组治疗后的PSQI评分以及倦怠乏力、失眠易醒、五心烦热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其中治疗组的JOA、ODI、PSQI、HAMA、CD-RICS评分以及烦躁易怒、倦怠乏力、失眠易醒、五心烦热证候评分较对照组改善程度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补肾活血汤能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存在的腰腿痛、功能障碍、失眠及心理弹性差等症状,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糖肾康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DKD)Ⅲ期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糖尿病肾病Ⅲ期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6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糖肾康颗粒,2组均治疗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胱抑素C(Cys-C)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7%(2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3%(16/30);且治疗组尿ACR、hs-CRP、IL-6、Cys-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发生率均为9.99%(3/30)。结论:糖肾康颗粒治疗DKD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的疗效颇佳,可有效减轻蛋白尿,改善肾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57.
目的:运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iTRAQ)分析水蛭对IgA肾病血瘀证大鼠差异蛋白的表达,并从血清蛋白质水平阐释水蛭治疗IgA肾病血瘀证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6周龄的Wistar雄性大鼠80只,运用脂多糖牛血清白蛋白+脂多糖+四氯化碳方法建立实验性IgA肾病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强的松治疗对照组和水蛭治疗组,每组各20只,另取20只为空白对照组,给药喂养至14周末后进行采血,血液样本经过SDS-PAGE电泳后进行iTRAQ标记,运用离线二维液相色谱分离与点靶以及质谱分析及数据库检索对各组样本进行相对定量分析,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分析,以上实验再重复进行2次。结果:取4组均有表达且差异倍数≥1.2或≤0.83为筛选标准的蛋白纳入数据分析,经水蛭治疗组治疗后下调的差异蛋白共21个,这些差异蛋白主要参与低密度脂蛋白颗粒受体分解代谢、脂肪酸体内平衡、胆固醇稳态以及线粒体分裂等生物过程,其差异可能与补体和凝血级联通路、代谢信号通路、嘌呤代谢和嘧啶代谢途径等有关。结论:应用iTRAQ标记方法可筛选出水蛭治疗IgA肾病血瘀证大鼠的差异蛋白表达,并能揭示水蛭治疗IgA肾病血瘀证的物质基础及活血祛瘀的疗效机制。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究补肾清透方(以下简称“补清方”)对肾虚型慢性荨麻疹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昆明种雄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氯雷他定组及补清方高、低剂量组,每组各10只。将除空白组外的40只小鼠与发情期雌鼠同笼,诱导其房事不节以制备肾虚模型,并采用注射卵白蛋白、氢氧化铝结合百日咳疫苗模拟荨麻疹模型。眼眶取血并分离血清,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测试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组胺(HIS);剥取小鼠主动脉,中性甲醛固定,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管壁组织中白细胞介素-4(IL-4)、细胞干扰素-γ(IFN-γ)的表达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IgE、HIS水平及血管壁组织中IL-4、IFN-γ的表达量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清方高、低剂量组及氯雷他定组小鼠IgE、HIS、IL-4、IFN-γ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用药组各个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清方可调整T细胞对相关细胞因子异常分泌以改善荨麻疹病情,是本病行之有效的治疗方剂。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气虚血瘀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普瑞巴林、甲钴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身痛逐瘀汤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神经功能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4.4%,对照组为71.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神经功能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0.
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预后转归等方面探讨气虚在其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从传统理论和现代研究的角度分析瘀血痰湿的致病机制,得出气虚血瘀痰湿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基本病因病机,气虚为本,瘀血和痰湿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同时又是主要的病理产物,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进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为益气活血、化痰祛湿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