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0篇
  免费   639篇
  国内免费   702篇
测绘学   800篇
大气科学   1440篇
地球物理   669篇
地质学   1503篇
海洋学   521篇
天文学   96篇
综合类   870篇
自然地理   872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89篇
  2014年   448篇
  2013年   269篇
  2012年   342篇
  2011年   297篇
  2010年   324篇
  2009年   358篇
  2008年   389篇
  2007年   291篇
  2006年   358篇
  2005年   328篇
  2004年   231篇
  2003年   168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155篇
  1998年   151篇
  1997年   179篇
  1996年   146篇
  1995年   150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6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缪敏 《浙江气象》2002,23(3):11-13
通过对1999年梅汛期6月24日-7月1日连续暴雨过程分析,发现850hPa安庆附近低涡中心不断的发展东移和重建、西南和东北偏东两支低空急流加强导致的切变辐合加强,为连续暴雨的产生提供了明显的辐合条件、源源不断的水汽和能量。同时发现:暴雨的雨强变化与副热带高压的南北摆动、中低层冷空气的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2.
土壤热异常影响地表能量平衡的个例分析和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The statis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thermal anomaly and short-term climate change is presented based on a typical case study. Furthermore, possible physical mechanisms behind the relationship are revealed through using an off-line land surface model with a reasonable soil thermal forcing at the bottom of the soil layer.In the first experiment, the given heat flux is 5 W m-2 at the bottom of the soil layer (in depth of 6.3 m)for 3 months, while only a positive ground temperature anomaly of 0.06℃ can be found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run. The anomaly, however, could reach 0.65℃ if the soil thermal conductivity was one order of magnitude larger. It could be even as large as 0.81℃ assuming the heat flux at bottom is 10 W m-2. Meanwhile, an increase of about 10 W m-2 was detected both for heat flux in soil and sensible heat on land surface, which is not neglectable to the short-term climate change.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nsiderable response in land surface energy budget could be expected when the soil thermal forcing reaches a certain spatial-tem poral scale. Therefore, land surface models should not ignore the upward heat flux from the bottom of the soil layer. Moreover, integration for a longer period of time and coupled land-atmosphere model are also necessary for the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is issue.  相似文献   
103.
利用一维线性浅水模式从一个比较普遍的角度对地转适应过程中能量转换的特点进行分析。中首先考虑了两类不同的初始不平衡流的适应问题。一个是Gill所采用的质量不平衡模型,即初始场是静止的,只有水面扰动;另一个是Rossby中所考虑的动量不平衡模型,其初始不平衡流中只有风场的扰动,对这两个模型的适应过程而言,一个显的 特点就是能量转换率始终不会大于1/2或小于0,即适应过程中有位(动)能的释放和向动(位)能的转换,但释放出的能量最多只有其中的一半可以保留在最后的平衡场中。另外,本对任意初始不平衡流适应过程中的能量学特征也进行了分析,指出对于偏差场(相对于一定基本态)的动能和位能而言,上述能量转换关系依然成立。  相似文献   
104.
A conservation law for the Phillips model is derived. Using this law, the nonlinear saturation of purely baroclinic instability caused by the vertical velocity shear of the basic flow in the Phillips model-the case of energy-is studied within the context of Arnold's second stability theorem. Analytic upper bounds on the energy of wavy disturbances are obtained. For one unstable region in the parameter plane, the result here is a second-order correction in ε to Shepherd's; For another unstable region, the analytic upper bound on the energy of wavy disturbances offers an effective constraint on wavy (nonzonal) disturbances φ'i at any time.  相似文献   
105.
本文从雷暴大风形成的物理因子入手,对"7.25"雷暴大风形成的环流形势、能量、层结特征、数值预报产品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各因子在大风发生前均有明显反映.  相似文献   
106.
利用LAS资料估算能量平衡各分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雄  邓彪 《四川气象》2002,22(4):30-31
一般气象台站都没有能量平衡射观测。而能量平衡各分量是判别下垫面状况的重要因子,本文利用乐至县LAS(Large Aperture Scintillometer)观测资料计算了显热通量,并通过能量平衡方程求得能量平衡各分量,揭示了能量平衡分量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以及与下垫面干湿状况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7.
模式所需要的参数被合理地设置之后, 根据GAME/ Tibet (GEWEX亚洲季风试验/青藏高原试验) 那曲近地层观测站的资料, 将大气强迫变量代入SiB2(Simple Biosphere model version2), 文章模拟了该观测站地表能量收支。结果表明:SiB2能够较好地模拟青藏高原的能量收支情况, 净辐射、潜热通量和土壤热通量的模拟值和观测值吻合, 它们的相对误差分别为8% (低估)、6% (低估) 和3 %(低估)。同时, SiB2高估感热通量达40%。文章还给出了能量各分量的详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08.
梁立延 《广西气象》2002,23(1):49-49,59
对受洪涝危害的革蔗提出恢复生产建议,并分析这些建议的农业气象依据,探讨其可行性和科学性,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109.
本文利用循化县1961-2000年40年气象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光、热、水等气候资源以及蒸发、风等气象要素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气候资源变化的基本实事和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0.
硅酸盐细菌解钾作用机理的综合效应   总被引:44,自引:5,他引:44  
硅酸盐细菌能释放土壤含钾硅酸盐矿物中的磷、钾、硅等元素,直接供给植物生长利用,同时亦具有固氮能力。这为挖掘土壤潜在肥力、发展可持续农业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本文分析了硅酸盐细菌对钾长石、伊利石的解钾作用过程,细菌-矿物复合体的形成,细菌对矿物的溶蚀作用,矿物晶体结构与细菌的解钾作用关系,复合体微环境的变化对细菌解钾作用的影响以及细菌对K^ 的主动吸收等,从微生物矿物学的角度讨论了硅酸盐细菌对含钾硅酸盐矿物解钾作用的机理问题,提出了硅酸盐细菌解钾作用综合效应的看法,并就农业生产上的利用问题指出,应根据当地的土壤环境,选择适宜的生产菌种和吸附剂,并配合使用其它化学肥料和有机肥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