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5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5篇
海洋学   25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1.
海洋沉积物中的脂类生物标志物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包括有机物质源,沉积过程的古环境条件等。由于脂类生物标志物提供的信息准确、稳定,成为研究海洋环境的有力工具。本文介绍了其在古气候效应、河口系统的有机物质检测、降解以及污染物溯源的研究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2.
锯缘青蟹卵黄发生期卵巢和肝胰腺脂类的变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锯缘青蟹2次卵巢发育时的卵黄发生旺期与卵黄发生初期相比,卵巢指数和卵巢脂肪含量(%卵巢干重或湿重)均显著增加,积累了大量的脂类,而这一时期的肝胰腺指数和肝胰腺脂肪含量均无显著变化,说明在卵黄发生时期,肝胰腺吸收的脂肪均及时转运到正在发育的卵巢.卵黄发生期,卵巢或肝胰腺磷脂/总脂的百分含量,均无显著变化,肝胰腺中游离脂肪酸逐步增加,甚至在卵黄发生后期超过甘油三酯的含量.卵黄发生阶段,无论肝胰腺或卵巢,其磷脂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中性脂,而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对较低;肝胰腺脂类脂肪酸组成的最主要变化是中性脂的n3系列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C22:6n3显著降低.卵黄发生初期,肝胰腺磷脂与卵巢中性脂的脂肪酸组成(肝胰腺转运脂肪时,首先要将吸收或储存的脂类转换成磷脂,才能运出)无显著差异,但卵黄发生旺期,肝胰腺磷脂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卵巢中性脂的含量.文中讨论了这些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三种螺旋藻及其蛋白质、多糖和脂类结合硒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于1992年9月—1995年1月将极大、钝顶、盐泽等三种螺旋藻在加4—100mg/L硒浓度的培养基内培养,研究藻细胞及其蛋白质、多糖和脂类结合硒的量,探讨硒的结合机理。结果表明,极大螺旋藻累积的硒随外加硒的浓度而增加,但累积系数接近平均值2.184;在同样的硒浓度(8mg/L)条件下,盐泽螺旋藻对硒的累积远大于极大和钝顶两种螺旋藻的,高达696.968×10-6;极大螺旋藻中蛋白质和脂类结合的硒分别占藻细胞含硒量的14.63%和16.05%,两者均高于其它两种藻中相对应的量;三种藻细胞多糖结合硒的能力均很弱,但胞外多糖结合硒的能力较强。根据实验结果推测,螺旋藻累积硒的机理一方面是大分子化合物的吸附作用,另一方面是通过生化过程使硒与蛋白质和脂类结合形成大分子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产自两株海洋真菌的三种鞘脂类的结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种鞘脂类代谢产物N-2’-羟基十六碳酰基-1-O-β-D-吡喃葡萄糖基-9-甲基-4E,8E-十八碳二烯-1-醇(A)、N-2’-羟基-3’E-十八碳烯酰基-1-O-β-D-吡喃葡萄糖基-9-甲基-4E,8E-十八碳二烯-1-醇(B)和N-十六碳酰基二氢鞘氨醇(C)分别产生于来源于中国南海的2株海洋真菌(菌株编号为1924和3893),通过2DNMR、MS等方法测定了它们的结构。这是首次从南海红树内生真菌分离得到的3种鞘脂类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15.
简要论述了海水仔稚鱼不同早期阶段的脂类营养,包括卵囊的脂类营养,胚胎和仔鱼发育期间的脂类代谢,仔鱼饥饿期的脂类,轮虫脂类营养的改善,卤虫脂类营养的改善,以及海水仔稚鱼开口饵料的脂类营养等。  相似文献   
16.
褐藻中活性物质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近年来从褐藻中发现的有活性的多糖类、脂类、含氮类、萜类、甾醇类、类胡萝卜素、酶类、激素及其他活性物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简要论述了海水仔稚鱼不同早期阶段的脂类营养 ,包括卵囊的脂类营养 ,胚胎和仔鱼发育期间的脂类代谢 ,仔鱼饥饿期间的脂类 ,轮虫脂类营养的改善 ,卤虫脂类营养的改善 ,以及海水仔稚鱼开口饵料的脂类营养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2005年和2006年东海赤潮高发区表层沉积物部分脂类标记物(正构烷烃、脂肪酸等)的分析,初步探讨了表层沉积物有机物的来源。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的碳优势指数Icp值及姥鲛烷/植烷的质量比(Pr/Ph)普遍较低,而n-C16,n-C18的质量分数较高。分析表明,石油烃是东海赤潮高发区表层沉积物脂肪烃的主要成分。来源于细菌、海洋微藻和陆生高等植物的脂肪酸如直链饱和脂肪酸、支链饱和脂肪酸、不(多不)饱和脂肪酸等在2005~2006年间的组成和分布比较稳定:直链脂肪酸含量普遍较高,其次为支链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对较少。利用生物标记物分析表明,海洋自生生物源(细菌、海洋微藻等)是沉积物中脂肪酸的主要来源,陆源脂肪酸对东海赤潮高发区表层沉积物的贡献较小。  相似文献   
19.
泥炭沼泽脂类化合物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50年来,国内外泥炭沼泽有机地球化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特别是在脂类化合物及其稳定同位素等方面。现代沼泽植物和泥炭的脂类化合物及其稳定同位素提供了丰富的有关有机质母源及成岩过程的信息,同时这些信息可以用来进行古植被、古气候和古环境的重建,潜在信息特征的多样性使他们成为多年来古环境研究领域的焦点。通过评述泥炭沼泽脂类分子标志物有机地球化学研究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研究技术的革新、研究方法的改进、时间分辨率的提高,同时分析了这些分子标志物与植被演替、气候变迁和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并且对脂类化合物有机地球化学研究现在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做了简要概括。  相似文献   
20.
泥炭沼泽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泥炭沼泽地球化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特别是在脂类化合物和稳定同位素等方面。泥炭沼泽是一个良好的地质档案,泥炭纤维素碳、氢和氧同位素组成和比值是环境变化的综合参数,沉积脂类化合物含有反映有机质母源先质的骨架结构,这些标志物高分辨率地记录了全新世以来古气候、古植被和古环境的演变信息,在当今全球变化研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本文综述了泥炭沼泽地球化学研究进展,侧重于泥炭沼泽脂类化合物和稳定同位素等标志物的地球化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侧重论述了研究技术的发展、定性说明到定量分析的过渡、研究精度的提高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这些分子标志物与植被演替、气候变迁和环境变化间的对应关系,指出了我国在该方面的薄弱之处以及需加强的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