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56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61.
目的:观察中药敷脐配合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将212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0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敷脐配合小儿推拿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28%,对照组为83.9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止泻时间、大便性状好转时间、脱水改善时间及全身症状改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乳杆菌、肠球菌、酵母样真菌数量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敷脐配合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可纠正肠道菌群失衡状态,有效改善患儿腹泻、脱水等症状。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冬病夏治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贴敷1个三伏(初伏、中伏、末伏)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随访1年。比较2组急性发作次数、住院次数、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学会呼吸困难指数(mMRC)评分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结果:治疗组的急性发作次数、住院次数、mMRC评分及CAT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冬病夏治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可减少COPD患者的急性发作次数和住院次数,提高COPD患者的活动耐受力,改善其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脐针疗法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 例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采用电脑随机方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针刺,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脐针疗法,疗程均为4周。观察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5%(39/40),对照组为85.0%(34/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PSQI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针疗法可以显著改善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桂萸散外敷神阙穴促进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 例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治疗组在术后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桂萸散外敷神阙穴治疗,对照组在术后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仅予棉球填脐。比较2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情况、首次排气时间及腹胀发生情况,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情况、首次排气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腹胀发生率治疗组为22.5%(9/40),对照组为45.0%(18/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桂萸散外敷神阙穴能明显促进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腹胀的发生,且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65.
目的:基于“肺-肠轴”理论观察自制中药脐贴外敷对小儿肺炎风热闭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 例肺炎风热闭肺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 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自制中药脐贴外敷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临床症状(发热、气喘、咳痰、呕吐、食欲、咳嗽)与体征(舌象、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炎症因子[血清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8(IL-8)]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再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42/45),高于对照组的77.78%(3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及血清WBC、CRP、PCT、IL-8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2 例出现局部皮肤发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脐贴外敷治疗可有效改善小儿肺炎风热闭肺证的临床症状,降低机体炎症反应,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