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267篇
  国内免费   70篇
测绘学   65篇
大气科学   55篇
地球物理   95篇
地质学   97篇
海洋学   292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69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宋子德 《云南地质》2011,30(1):67-70
常里温泉处于普渡河断裂与大密罗-马官屯断裂交汇带,地质构造条件特殊,地下水循环较复杂.温泉水温高、水质好、埋藏浅、易开采、交通方便等优势,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温泉形成机理,补、径、排循环系统的研究,有助于科学、合理指导开发利用温泉资源.  相似文献   
92.
昆虫不仅是世界上最多的物种,同时也对生态系统功能和全球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昆虫多样性的保护对全球来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昆虫多样性常被"生物多样性"研究者们所忽略, 昆虫多样性与植物、气候变化的关系更是不明确。本文对将来昆虫多样性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基于中国北部两大典型的森林生态系统——东北长白山地区和华北东灵山地区。这两大地区的植被和气候已经有长期并且完整的调查,而对于其中昆虫多样性的了解却不多。因此在这两个地区开展研究认识昆虫多样性格局和进一步分析昆虫和植物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3.
海岸地区TIBL廓线与局地海风环流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三次ElNino发生前后的ECMWF资料用滤波方法(带通,低通)进行分析,得到的结果清楚地表明,在ElNino发生前热带季节内振荡较强,而伴随ElNino发生,季节内振荡明显减弱,这种能量变化最明显的地区是赤道东太平洋地区;对于周期在90天以上的热带准定常波,伴随ElNino的发生其能量明显增加,这种增加反映最显著的区域是从大西洋往西一直到西太平洋。对中纬度(25-35°N)及中高纬度(40-50°N)地区的准定常波能量分析表明,中纬度地区的准定常波能量比低纬大,准定常波能量变化在中纬度(25-35°N)表现出与低纬能量变化一致的情形,即伴随着ElNino的发生,准定常波能量增加;中高纬度(40-50°N)只在亚洲大陆(100-170°E)表现出与热带一致的能量变化。结果还显示,热带季节内振荡在低层的东传对赤道西风异常及对ElNino的发生、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
黏弹双相介质中的松弛骨架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基于Biot理论,考虑了多孔介质中固体骨架的松弛特征,引入了纵波品质因子、横波品质因子与耗散品质因子三参数来描述黏弹双相介质波动方程.采用虚谱法在地震频段进行了波场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松弛骨架机制不仅适用于高频段,也可用于解释地震频段下的弹性波衰减现象,以描述固体微细颗粒的中观松弛特征.结合小生境遗传算法对三层模型24个介质参数进行了反演,反演结果表明:无噪波场的反演结果具有较高精度,对于含噪波场,取值在奇异点附近的介质参数反演精度降低.最后,对中国东部某地区的实际资料进行了浅层参数的反演,得到了该地区的表层固体体积模量、固体密度以及品质因子.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乙肝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益气和血方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及脾功能(脾长经、脾厚、脾静脉内径)。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97%(32/33),高于对照组的75.76%(25/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D3+、CD4+、CD8+、CD4+/CD8+及脾长径、脾厚、脾静脉内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脾长径、脾厚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西医常规疗法合益气和血方治疗乙肝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可调节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体征、脾功能。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从“虚、瘀、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癌前病变的用药规律。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主题=中医”AND“主题=慢性萎缩性胃炎”检索,共筛选出1845 篇中医药治疗CAG的文献,对文献中的属于虚、瘀、毒3种证型的组方用药进行统计。结果:筛选出方剂37首,其中从虚论治18首,从瘀论治13首,从毒论治6首,共涉及中药120种。从虚论治CAG癌前病变用药类别上主要有补气理气药、活血药、清热药、滋阴药、化湿药等;从瘀论治CAG癌前病变用药类别上主要有活血化瘀药、清热药、补气药、理气药、化湿药等;从毒论治CAG癌前病变用药类别上主要有清热解毒药、活血药、化湿药、利水渗湿药等。结论:在针对“虚、瘀、毒”三者不同病机的治疗中,以补虚药应用最为频繁,因此脾胃虚损是导致该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7.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活血汤联合盐酸坦洛辛缓释片治疗前列腺增生症脾肾气虚、痰瘀互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前列腺增生症脾肾气虚、痰瘀互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健脾补肾活血汤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QOL)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27/30),对照组为70.00%(21/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IPSS、QOL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补肾活血汤联合盐酸坦洛辛缓释片治疗前列腺增生症脾肾气虚、痰瘀互阻证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8.
目的:观察针刀配合补肾活血汤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 例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针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汤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和腰椎功能。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8%(44/49),高于对照组的75.5%(37/4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刀配合补肾活血汤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9.
脾胃与心在生理上密切相关,二者相互为用,心气调畅,助血生成、心为脾之母,助脾主运化、心脾相安,神志守舍;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主要表现在血液生成异常、血运异常、脾胃失和三个方面。在脾胃病的治疗上配合调心之法,给予心理疏导和辨证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拓展临床的辨治思路。  相似文献   
100.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系统地分析了2005年与2006年冬季欧亚大陆的气温和东亚冬季风的差别及其与北半球准定常波活动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2005年冬季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地区气温偏低,东亚冬季风偏强;而2006年冬季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地区气温偏高,出现暖冬,东亚冬季风偏弱。分析结果还表明,这两年冬季东亚冬季风的差别不仅是由于西伯利亚高压和阿留申低压的变异所造成,而且是由于北极涛动(北半球环状模)的变化所造成。并且,作者还从这两年冬季北半球准定常行星波活动的差异,在动力理论上进一步讨论了这两年冬季北半球气候和东亚冬季风差异的机理。结果表明:2005年冬季北半球行星波活动为低指数,准定常行星波在高纬度往平流层传播加强,而往低纬度对流层上层传播减弱,造成了行星波E-P通量在高纬度地区对流层中、上层辐合加强,而在副热带地区对流层中、上层辐散加强,引起了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极锋急流减弱,而副热带急流加强,这有利于西伯利亚高压的发展,从而引起了东亚冬季风增强;相反,2006年冬季北半球行星波活动为高指数,准定常行星波在高纬度往平流层传播减弱,而往低纬度对流层上层传播加强,造成了行星波E-P通量在高纬度地区对流层中、上层辐散加强,而在副热带地区对流层中、上层辐合加强,引起了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极锋急流加强,而副热带急流减弱,这不利于西伯利亚高压的发展,从而引起了东亚冬季风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