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340篇
  国内免费   53篇
测绘学   41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99篇
地质学   61篇
海洋学   437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67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21.
122.
12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对照组单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5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BUN、Scr、TC、TG、LDL-C、HbAlc、UEAR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4.
目的:研究补肾生血方对肾性贫血大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EPOR 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50只,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EPO组、中药+EPO组,每组各10只,对除对照组外的其余组大鼠通过腺嘌呤灌胃制备肾性贫血大鼠模型,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进行干预。分别于给药第2、8周观察血常规指标(Hb、RBC、HCT)、肾功能指标(BUN、Scr)的水平及EPO浓度,给药8周后处死大鼠,提取骨髓单个核细胞,测定EPOR 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与治疗2周相比,治疗8周中药组、EPO组、中药+EPO组大鼠的BUN、Scr显著降低,Hb、RBC、HCT、EPO水平及EPOR mRNA表达量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生血方具有改善肾性贫血模型大鼠肾功能、肾性贫血状况,其机制可能与提高骨髓有核细胞EPOR mRNA表达量,减轻毒素对EPOR的抑制,加强对内源性EPO反应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5.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肾络宁对膜性肾病(MN)模型小鼠TNF-α和IL-10的影响。方法:实验Balb/c小鼠采用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诱导MN模型,分为模型组、肾络宁组,另设正常组,以肾络宁为治疗药物,于实验第0周、第3周、第6周末检测各组小鼠尿蛋白及血清TNF-α、IL-10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6周后,模型组和肾络宁组小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尿蛋白排泄量增加,其中肾络宁组较模型组小鼠尿蛋白排泄量减少;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肾络宁组TNF-α表达均不同程度升高,IL-10表达均不同程度降低,其中肾络宁组改善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肾络宁具有减少MN模型小鼠尿蛋白排泄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NF-α及IL-10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26.
目的:观察十全明目片治疗肝肾亏虚型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肝肾亏虚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十全明目片口服治疗。30d为1个疗程,服药3个疗程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1.7%,对照组为58.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8.3%,对照组为5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视力、晶状体厚度、晶状体混浊程度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全明目片治疗肝肾亏虚型老年性白内障具有良好的效果,在提高患者视力、改善患者中医证候、降低晶体的混浊度等方面收到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7.
介绍刘华一教授运用青蒿治疗脾胃病湿热证的经验。刘教授灵活运用青蒿治疗脾胃病中的湿热证,如运用青蒿配金铃子散治疗胃脘痛、运用青蒿加半夏泻心汤治疗痞满、运用青蒿加黄芩治疗便秘等,均取得良好的疗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28.
129.
130.
研究了实验室条件下原油水溶性组分(WSF)暴露对黑鲷、黄鳍鲷和褐菖鲉肝微粒体EROD活性的剂量-效应,时间-效应和恢复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在剂量诱导实验中,褐菖鲉肝EROD活性在原油WSF浓度为50 μg/dm3时呈现生物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而黑鲷和黄鳍鲷肝EROD活性在75 μg/dm3时才呈现生物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褐菖鲉肝EROD活性诱导倍数最高,但黑鲷的诱导浓度范围较广。在时间诱导实验中, 在40 μg/dm3原油WSF暴露下黄鳍鲷肝EROD活性在2 d时首先呈现显著差异; 三种鱼肝EROD活性均在第4天达到最高,并呈现显著性变化,此后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并接近对照组水平。在恢复实验中三种鱼肝EROD活性下降并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石油污染物,黑鲷、黄鳍鲷和褐菖鲉肝EROD活性都可以作为污染生化效应监测指标,然而就三种鱼类比较而言,褐菖鲉最敏感,更适合于作为石油类污染及其生化效应,尤其是低剂量效应的监测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