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54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140篇
海洋学   108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陆屑建造为地槽沉积旋回中一种重要的建造,作者利用大量的第一手野外实测剖面资料和室内分析测试数据,对新疆北部早石炭世陆屑建造的物质组分,相型特征、层序特征等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划分出了5个亚建造,并综述了它们的主要特点,最后探讨了形成陆屑建造的大地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62.
在云南省永宁地区,下二叠统(P1)上部砾屑灰岩被首次识别为重力流沉积,其重力流沉积可分为碎屑流沉积、滑塌(崩塌)沉积,以碎屑流沉积为主。通过沉积相、沉积物组份及物源分析,云南省永宁地区处于浅海斜坡断崖(陡坎)带,与华里西期伸展运动有关。因此,讨论砾屑灰岩成因,对该区的古构造发展,以及对峨眉山地裂运动开始时间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3.
基于稳定同位素的六指马鲅(Polynemus sextarius)食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稳定同位素方法对南海大鹏湾海域六指马鲅(Polynemus sextarius)及其食物的碳和氮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和δ15N值)进行分析,定量研究了不同食物对六指马鲅的贡献比率,研究结果表明:六指马鲅的δ13C值在–16.9‰—–16.1‰间,δ15N值的范围为14.0‰—15.4‰,δ13C和δ15N值的变化范围均较小,表明六指马鲅的食物来源较为单一。六指马鲅的食物主要由近缘新对虾(Metapenaeus affinis)、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桡足类和蟹类组成,它们的营养位置分别为2.97±0.21、3.18±0.08、1.82±0.08和2.53±0.66,均低于六指马鲅的3.34±0.13。其中蟹类为六指马鲅的主要食物,平均贡献率为50.8%;其次为口虾蛄和近缘新对虾,平均贡献率分别为24.9%和17.0%;桡足类的平均贡献率最低,仅为7.3%。相关分析显示,六指马鲅的δ13C和δ15N值与其个体体长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不同大小的六指马鲅食物组成有差异。  相似文献   
164.
以云南阳宗海1020 cm长的湖泊沉积物岩芯为研究对象,由7个木屑和树叶残体样的AMS14C测年建立岩芯年代框架,以18~19 cm间隔获取52个样品作花粉/炭屑分析,重建了阳宗海流域过去13000年的植被、气候以及森林火灾历史。研究结果表明,过去13000年植被演替、气候变化和森林火灾可分为5个阶段:1)13200~11000 cal.a B.P.,植被以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气候温凉湿润,森林火灾多发,后期(12300~11000 cal.a B.P.)随着温度和湿度的降低,森林火灾发生愈加频繁;2)11000~8000 cal.a B.P.,松林扩张,阔叶林缩小,气候较上阶段温暖偏干,森林火灾发生次数明显降低;3)8000~5000 cal.a B.P.,松林和常绿阔叶林占优势,且出现暖热性的枫香林,流域内气温升至13000 cal.a B.P.以来的最高值,湿度进一步降低,但森林火灾发生频率低;4)5000~800 cal.a B.P.,松林扩张至最盛,常绿阔叶林收缩,落叶阔叶林成分增加,气温和湿度均明显下降,森林火灾发生频率有所增加;5)800 cal.a B.P.至今,松林和常绿阔叶林收缩,落叶阔叶成分增加,草本植物中禾本科迅速上升,可能与人类活动有关,森林火灾发生频率低。阳宗海花粉/炭屑记录重建的植被、气候和森林火灾史表明,在滇中地区,落叶阔叶成分易引起森林火灾,冷气候导致多发的森林火灾,冷干气候是宜森林火灾发生的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165.
美洲鳗鲡生物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万树 《海洋科学》1998,22(2):34-35
我国传统的日本鳗鲡养殖业,由于最近几年种苗资源紧缺,供不应求,苗价暴涨,造成养殖成本太高,严重阻碍了正常的鳗鱼生产经营。因此,国内有些养殖单位开始引进欧洲鳗和美洲鳗进行试养,并取得一些成功的经验。本文提供部分有关美洲鳗生物学特性的资料,以供养殖者参考。1 生态美洲鳗鲡(Anguillarostrata)为降海生殖洄游鱼类,广泛分布于北美大西洋沿岸淡水或半咸淡水中,冬末产卵于藻海。柳叶鳗随洋流沿美洲东北沿岸向北漂游,每年的3月底、4月初在芬地湾可以见到由柳叶鳗发育变态而来的玻璃鳗。玻璃鳗在湾口生活两个月左右,发育为具有色素的黑仔…  相似文献   
166.
碳酸盐岩中的生屑丰度数据为研究化石类群分异度、重建古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依据。点计数法易于定量统计各类生屑颗粒的丰度,比目估法、图像分析方法更适于碳酸盐岩组分的定量研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点计数法的最佳计点数常不易确定,往往会造成统计结果的精度不足,或统计工作耗时多、工作量大。应用点计数法和图像分析方法分别对视觉百分含量对比图和碳酸盐岩显微图像进行定量统计,分析沉积组分特征对点计数法测量误差的影响,以确定点计数法在碳酸盐岩生屑丰度统计时的最佳计点数。研究结果表明,点计数法适用于碳酸盐岩生屑颗粒丰度研究。对于大部分碳酸盐岩薄片定量分析工作,500点的计点数量基本可以将点计数法的测量误差控制在±2.5%以内。但是点计数法统计结果的精度受到薄片中生屑颗粒丰度、粒径大小、分选性甚至生屑分异度等沉积组分特征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度调整计点数,从而在统计工作量和统计数据误差之间获得平衡。  相似文献   
167.
祝茜  姜波  汤庭耀 《海洋科学》2004,28(10):17-19
鲸具胎生、哺乳、用肺呼吸、体温恒定等典型哺乳动物的特征,由于终生生活在水中,体型庞大。要保持正常的体温和代谢活动。必须消耗大量食物来补充能量。因此,了解鲸的食性、摄食方式及其与渔业的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按摄食方式的不同将须鲸划为过滤型,齿鲸为捕食型;按食物组成和摄食方法的不同,将齿鲸又分成三大类型:食乌贼型、食肉型和食鱼型;须鲸则为食浮游生物型。同时探讨了鲸类造成渔业的损失:直接摄食、毁坏渔具、妨碍作业、争食渔网内的渔获物、驱散鱼群造成鱼捕捞量降低等。渔业对鲸类的主要影响表现为:误捕、食物短缺和噪音等.  相似文献   
168.
滤食性贝类对养殖海区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杨红生  周毅 《海洋科学》1998,22(2):42-44
贝类是世界海水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形成产业的养殖种类多达30余种[4]。以牡蛎养殖等为代表的贝类养殖业,在国内外均有悠久的历史。贝类养殖形式主要有3种:潮间带和潮下带的底播养殖、潮间带插桩养殖和浅海筏式养殖。贝类养殖发展规模日趋扩大,但由于忽视长远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得某些海区自身污染加重,生态系统失衡,对养殖海区的影响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有关滤食性贝类自然种群对海区影响的研究始于50年代,主要研究的对象是贻贝(Mytilusedulis,Pernacanaliculus等)、牡蛎(Crassostreavirginica等)和扇贝(Chlamysislandic…  相似文献   
169.
台湾海峡及邻近海域4种头足类的食性和营养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美珍 《台湾海峡》2004,23(3):331-340
本文研究中国枪乌贼、杜氏枪乌贼、目乌贼和短蛸4种头足类的食性与营养级.结果表明,中国枪乌贼和杜氏枪乌贼整年摄食率都高,目乌贼在春、夏季高,短蛸则在秋季摄食率高.4种头足类胃饱满系数皆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中国枪乌贼属游泳生物食性类型,杜氏枪乌贼和目乌贼属游泳动物和底栖动物混合食性类型,短蛸属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食性类型.4种头足类混合饵料的营养级分别为2.62、2.85、2.88和2.04级,均处于第三营养层次.其食物的重叠指数均超过0.7,食物重叠明显,对该海域的鱼类、甲壳动物(长尾类和短尾类)、头足类、糠虾类、端足类、樱虾类、腹足类等饵料生物存在激烈的竞争.  相似文献   
170.
象山港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6年7月-2008年8月对象山港13个站位进行了8个航次的大型底栖动物采样调查。运用较大的空间尺度和以食性为基础的功能群研究方法,研究象山港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组成及其多样性。根据食性类型将底栖动物划分为浮游生物食者(P1)、植食者(Ph)、肉食者(C)、杂食者(O)和碎屑食者(D)5个功能群。各功能群所含物种种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