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8篇
  免费   583篇
  国内免费   482篇
测绘学   135篇
大气科学   199篇
地球物理   929篇
地质学   2284篇
海洋学   274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302篇
自然地理   612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238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223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228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119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125篇
  1990年   116篇
  1989年   10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2篇
  1946年   2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982.
关于中国自然保护的优先科研领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然保护是保证经济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战略,它可从不同的角度来开展,例如科研、教育和培训、立法和行政管理等。本文的目的在于结合中国的实际需要,提出一些亟需研究的领域,供有关方面制定规划参考。  相似文献   
983.
水溶液是金属硫化矿产生氧化-还原反应、扩散电场、过滤电场的必要条件。地球处于太阳系中,在日月星球的作用下形成日潮、月潮、电磁潮。于是在含水断裂破碎带上方和不同岩性的接触界而上方可观测到自然电场变化场(),它是示水的新年数,既可用于寻找地下水资源,亦可用于矿产勘察,也可用于水文地质工程。应用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984.
985.
986.
杨锺健 《地质论评》1946,11(Z3):391-398
在美国参观不少地质机关,大别言之,不外三大类:一为地质调查所,一为大学的地质系,一为陈列馆或博物馆的地质部门。兹先分别言之:  相似文献   
987.
地下水质保护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地下水污染或污染的迁移取决于基岩特征和上覆沉积层类型。断裂、裂隙发育的基岩和渗透性强的沉积层为污染迁移提供了通道。应该避免选择这样的地段作为废物处理场所。 在对有害废物处理场所的研究中,井下物探的作用,可分为三个方面:1.场所的选择;2.污染范围的确定;3.对污染范围的长期监控。 通过岩石学、裂隙以及孔隙度的测定等井下物探技术,可以提供了解地下水文所需资料;通过伽马射线、电阻率、感应电导率、磁化率及激发极化等测井方法,可以获得岩石特征的资料;断裂、裂隙及其性质的测定,可以通过测径仪、密度法、电阻率法、温度和井下声波电视获得;孔隙度的测定由中子—中子法、电阻率法、密度法以及地震波速测井等方法获得;水质的测定可以通过自电、流体电阻、Eh和pH等测量方法进行。 上述所获得的物探资料,可以作为圈定污染范围的依据;根据污染引起的流体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可进行污染迁移的长期监控。  相似文献   
988.
989.
在全球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成为经济高速发展、人类活动高度集中、人地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区域,人工环境下“第二自然格局”的形成以及剧烈的城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效应使得城市自然地理学在城市复杂系统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对城市自然地理学的缘起、学科发展的综合分析,从学科理论体系、研究内容以及前沿发展领域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期丰富和深化城市自然地理学研究内容,并进一步推动城市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和发展。未来,城市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应从以下方面开展:①关注基础理论研究,深化学科理论体系;②发展多学科的交叉视角,深化城市地表系统多要素变化研究;③聚焦城市自然—人文复杂系统,揭示自然和人文多要素间耦合机理及驱动机制;④拓宽城市服务应用领域的研究,提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多目标决策。  相似文献   
990.
测井评价煤层气储层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煤层气储层实验室分析确定的体积模型(碳、灰分、挥发分、水分),以测井曲线予以评价。其中以自然伽马测井确定湿灰分,该方法的前提条件是湿分主要是泥质且泥质不具放射性元素;以密度测井与人工伽马测井确定含碳量,并对密度测井作湿分校正;以灰分校正后的密度测井确定饱和水孔隙度;含气量的估算以声波测井和密度测井组成的复合参数ΔT/dDEN来确定,或以视电阻率曲线确定含气量。以某地区2个钻孔为例,讨论了煤层深度、压力等与水分、灰分、含气饱和度、含气量等参数的关系,认为含气量与深度成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