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13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39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1.
葛志明 《现代测绘》2012,35(2):36-38
传统的水下地形测量模式定型于利用GPS测定水底点的平面位置,利用测深仪测定水底点的深度,附之以瞬时潮位资料,获得点位的高程.这种模式在上述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取得完满的结果.但当验潮条件不具备时,该模式将不能获得测点的高程.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简化工作流程,提高水下地形测量的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无验潮模式下的水下地形测量思想,该思想不用专门测定潮位,而直接利用GPS的RTK测量技术,辅之以姿态测量和补偿,从而获得高精度的水底点高程.该方法被验证是正确的,希望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崔维成博士是国内外船舶力学界知名的专家、学者,优秀的归国人员,他在英国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后,毅然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和工作条件,携妻回国。他长期从事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研究,在完整和破损船体结构的极限强度预报、船舶结构的疲劳强度评估以及可靠性分析与设计等领域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现为国家科技部863计划重大专项——深海载人潜水器的第一副总设计师。  相似文献   
13.
法向承力锚(Vertically Loaded Plate Anchor,VLA)是一种适用于深水的新型系泊基础,它的拖曳安装过程直接决定了其系泊定位的精度和锚体的最终承载能力。综合考虑VLA锚体、锚泊线和上部船体的运动,建立了一种新的准静力整体分析模型。模型包括不断贯入海床的锚体、锚泊线(土中反悬链段和水中悬链段)和安装船体三部分,针对确定的锚泊线长度,安装船运动张紧锚泊线进行安装的过程,计算了此过程中锚体的运动轨迹、锚泊线形态和作用在船体上的锚泊线张力矢量的变化,重点分析了不同抛链长度和海床土体的参数对安装过程控制的影响,发现链长与水深之比达到5时,接近极限贯入深度。  相似文献   
14.
破冰船最早出现在俄国,16世纪时期,俄国沿海地区出现了一种具有雪橇形船头的破冰船.船上满载石块或冰块,用人力或畜力牵引,翘起的船身可爬上冰面,用船体重量把冰压破.俄国发明家布利聂夫由此受到启发,在1864年把一艘钢板小轮船"派洛特"号改装成世界第一艘破冰船, "新派洛特"号的船头与水平线之间有一个倾斜角度,使它很容易爬...  相似文献   
15.
水下地形测量中动态差分GPS测定船体姿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丰年  周才扬 《江苏测绘》2000,23(2):21-23,26
本文通过采用GPS对测定船体姿态方法的试验研究,总结了风浪、船速是影响船体姿态的主要原因,强调了船体姿态测量对于水下地形测量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介绍了GPS测定船体姿态的原理及方法,并通过野外试验和GPS DDK软件解算,获得了较为理想的船体姿态参数,在此基础上,对成果进行分析,得出了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玻璃钢渔船有很多优异的性能,因而有逐渐取代本质渔船的趋势,为推进玻璃钢渔船的产业化进程,作者查痒了大量国内外有关资料,并进行了玻璃钢渔船船体材料切片的灼烧试验,最终提出了我国玻璃钢渔船船体材料切片的灼烧试验的试验规程,以供我国今后制定玻璃钢渔船材料试验标准作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玻璃钢渔船有很多优异的性能,因而有逐渐取代木质渔船的趋势。为推进玻璃钢渔船的产业化进程,作者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有关资料,并进行了玻璃钢渔船船体材料切片的拉伸试验,最终提出了我国玻璃钢渔船船体材料切片的拉伸试验的试验规程,以供我国今后制定玻璃钢渔船船体材料拉伸试验标准时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
GPS船体姿态测量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应用GPS技术进行船体姿态解算的原理 ,介绍了基于当前技术的可行测量方法 ,对影响测量精度的几种误差源进行分析 ,并提出了系统软件设计的方案及系统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高精度GNSS定位是海上勘探作业质量保障的核心技术之一。随着海洋石油勘探作业逐步走向深海领域,传统的岸基差分定位,由于需要依靠岸台基准站向船上发送差分信号,已无法满足远海定位的需求。本文通过对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海星"船体以及浮标定位系统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时精密单点定位RT-PPP技术的坐标解算方法;并进行了陆地静态试验及海上拖缆地震勘探作业动态试生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的定位精度均优于1 m,系统的定位精度及可靠性能够满足海上拖缆地震勘探作业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