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22篇
海洋学   5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7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台湾南湾秋末冬初浮游管水母类种类多样性和数量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年11月2—3日和12月8—10日在台湾南湾12个测站分别用2种锥形浮游生物网(网长 180cm,网口直径 45cm,筛绢网目孔径 333μm和 200μm)采集表层和底层(水深约50m)92份浮游动物样品。共鉴定出管水母31种,其中有7种是台湾周围海域新记录。舟状玫瑰水母Rosacea cymbiformis 为我国海域首次记录。爪室水母 Chelophyes appendiculata、巴斯水母Bassia bassensis、拟双生水母 Diphyes bojani、异双生水母 Diphyes dispar、小拟多面水母Abylopsis eschscholtzi 和扭歪爪室水母Chelophyes contorta 为优势种,它们分别占11月和12月管水母类总量的76%和63%以上。南湾管水母类的种类数和个体丰度均以 12 月(25种,1.99个·m-3)明显多于11月(19种,0.438个·m-3),这与12月外海高盐水团增强有关。大部分测站表层的种类和个体数多于底层。讨论了2种网型浮游生物网的采集效果,并比较了南湾与邻近海域同期管水母类种类数、丰度的季节变化和区系性质。  相似文献   
72.
高强度聚乙烯菱形网目经编网片的力学性能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给网箱设计与渔用材料的合理选配提供参考,初步研究了渔用高强度聚乙烯菱形网目经编网片(简称HSPE经编网片)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在同等条件下,36股HSPE经编网片网目强力、网片纵向断裂强力分别比36股普通聚乙烯菱形网目经编网片(简称PE经编网片)增加了48.9%,11.6%,而前者的网片纵向断裂伸长率比后者减少了29.4%;(2)在相同网目长度条件下,36股HSPE经编网片网目强力、网片纵向断裂强力分别比42股锦纶菱形网目经编网片(简称PA经编网片)增加了27.2%,37.9%,而前者的网片纵向断裂伸长率比后者减少了33.6%;(3)36股HSPE经编网片较36股PE经编网片和42股PA经编网片具有性能价格比优势;HSPE经编网片在网箱养殖等渔业生产中推广应用上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73.
在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区,下古生界白云岩储层中的白云石充填物从形态上可分为菱形和鞍状两类,它们具有不同的岩石学特征,菱形白云石内部结构简单均一,而鞍状白云石内部结构比较复杂,由内核、环带和外缘三部分组成。地球化学组成分析表明,菱形白云石可能形成于成岩作用的早期,成岩物质可能来源于改造的海水,其沉淀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过程,后期仅少量受到富铁流体的改造。而鞍状白云石的形成则可能与断裂诱发的深部热流体活动密切相关,其物质可能来源于深部热液在运移过程中对围岩白云石的溶解,鞍状白云石内部复杂的结构可能反映了断裂的幕式活动。因此,两类白云石充填物反映了不同的成岩流体环境,特别是鞍状白云石很可能是热液溶蚀作用发生的重要标志。在白云岩储层研究中,今后需要进一步深入详细分析充填物的产状、充填作用发生的时间和机制,对于研究分析白云岩储层形成机制和储层预测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4.
山东省寿光市的拖网作业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长期的生产实践曾经形成了扒贝和拖网两大生产优势,并成为寿光市海洋捕捞的支柱之一。然而,自2000年以来,近海渔场各种捕捞作业发展迅速,捕捞强度增大,作业之间竞争激烈。另外,中日、中韩渔业协定的大力实施,又限制了寿光市渔船的作业范围。目前因海水污染贝类资源大量  相似文献   
75.
Zooplankton samples were collected using 505, 160 and 77 μm mesh nets around a power plant during four seasons in 2011. We measured total length of zooplankton and divided zooplankton into seven size classes in order to explore how zooplankton community size-structure might be altered by thermal discharge from power plant. The total length of zooplankton varied from 93.7 to 40 074.7 μm.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mesozooplankton(200-2 000 μm) populations were rarely affected by thermal discharge, while macro-(2 000-10 000 μm)and megalo-zooplankton(10 000 μm) had an obvious tendency to migrate away from the outfall of power plant.Thus, zooplankton community tended to become smaller and biodiversity reduced close to power plant.Moreover, we compared the zooplankton communities in three different mesh size nets. Species richness,abundance, evenness index and Shannon-Wiener diversity index of the 505 μm mesh siz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recorded from the 160 and 77 μm mesh size. Average zooplankton abundance was highest in the 77 μm mesh net((27 690.0±1 633.7) ind./m~3), followed by 160 μm mesh net((9 531.1±1 079.5) ind./m~3), and lowest in 505 μm mesh net((494.4±104.7) ind./m~3). The ANOSIM and SIMPER tests confirmed that these differences were mainly due to small zooplankton and early developmental stages of zooplankton. It is the first time to use the 77 μm mesh net to sample zooplankton in such an environment. The 77 μm mesh net had the overwhelming abundance of the copepod genus Oithona, as an order of magnitude greater than recorded for 160 μm mesh net and 100% loss through the 505 μm mesh net.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use of a small or even multiple sampling net is necessary to accurately quantify entire zooplankton community around coastal power plant.  相似文献   
76.
焦家断裂带是焦家金矿田的控矿构造,已发现的焦家、新城、河东、河西、马塘、望儿山等大型金矿床均受该断裂带控制。焦家断裂带的次级断裂——河西断裂是一条重要的控矿断裂,但对河西断裂东段走向一直没有定论,困扰着矿山找矿实践和对成矿规律的研究。根据矿山探采资料,确定河西断裂东段为河东金矿上盘控矿断裂F1,与望儿山断裂相交会于182线附近,连通了焦家断裂和望儿山断裂。其控制的矿体均产于河西断裂与NE向断裂的交会处,产状平直地段矿化蚀变均较弱。  相似文献   
77.
安徽省南陵县吕山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祖军 《安徽地质》2011,21(3):180-185
安徽省南陵县吕山金矿床是一个受菱形地块剪切带控制的中低温变质热液中型矿床。矿化带、蚀变带严格受剪切带控制,通过矿床地质特征阐述、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成矿环境、成矿温度、成矿压力和成矿深度、成因模式等分析,提出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78.
南海底拖网方、菱目网囊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 6月~ 1 998年 7月 ,使用 3种网目尺寸的方形网目网囊和一种网目尺寸的菱形网目网囊 ,在南海北部珠江口以外海域水深 3 5~ 96m拖网渔场进行了总共 2 6个有效网次的捕鱼对比试验 ,获得了关于蛇鲻、绯鲤、金线鱼 3种鱼种的选择性参数。结果表明 ,方形网目网囊比菱形网目网囊具有更好的选择性能 ,对于保护南海幼鱼资源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9.
为支撑《全国海洋捕捞准用渔具目录》的实施与管理,本文利用套网法在黄海区海州湾海域开展了黄海双船变水层疏目拖网网囊选择性研究。在分析渔获的基础上,运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RI)、Logistic模型等分析方法,获得了双船变水层疏目拖网渔获物种类组成、优势种和主要渔获物竹荚鱼(Trachurus japonicus)、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和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的选择性曲线。研究显示,随着网囊网目尺寸的增加,渔获物质量和逃逸率均逐渐增加;竹荚鱼、小黄鱼和带鱼的50%选择体长(L_(0.5))逐渐增大,且L_(0.5)与网囊网目尺寸呈线性关系;双船变水层疏目拖网网囊最小网目尺寸按照底拖网54 mm网目尺寸标准执行偏小。根据试验结果,结合小黄鱼、竹荚鱼和带鱼最小可捕规格,变水层疏目拖网网囊最佳网目尺寸分别为65.78、78.82和67.36 mm。在目前渔业资源状况下,为保护小黄鱼等中小型经济鱼类,建议将双船变水层疏目拖网网囊最小网目尺寸(网目内径)设定为66 mm。研究结果可为我国近海捕捞渔具管理以及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0.
我国规划了多项引水工程,超长隧洞(10~50 km)的贯通误差控制是急需解决的难题.通过多菱形单元的狭长形洞内控制网、适当加测高精度陀螺方位角的方法来满足贯通误差限差的要求,并利用基于统计试验法的控制网精度分析验证了洞内控制测量影响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