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93篇
  免费   941篇
  国内免费   1454篇
测绘学   284篇
大气科学   861篇
地球物理   517篇
地质学   3379篇
海洋学   1776篇
天文学   236篇
综合类   441篇
自然地理   1394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86篇
  2022年   221篇
  2021年   251篇
  2020年   198篇
  2019年   261篇
  2018年   211篇
  2017年   219篇
  2016年   256篇
  2015年   246篇
  2014年   401篇
  2013年   311篇
  2012年   373篇
  2011年   365篇
  2010年   343篇
  2009年   340篇
  2008年   397篇
  2007年   343篇
  2006年   309篇
  2005年   308篇
  2004年   255篇
  2003年   282篇
  2002年   272篇
  2001年   331篇
  2000年   251篇
  1999年   223篇
  1998年   209篇
  1997年   215篇
  1996年   220篇
  1995年   181篇
  1994年   165篇
  1993年   131篇
  1992年   136篇
  1991年   122篇
  1990年   117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2篇
  192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地震前后垂直形变场动态演化的量化指标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提出一种表达垂直形变场动态演化过程的量化指标——区域应变率、应变集中度。在此基础上,对南北地震带各水准监测区近30年的垂直形变资料进行了实际计算.并结合具体震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量化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地震前后形变场的动态演化过程和地壳运动状态,对地震的中长期预报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丰富的实际资料,论证了地下水的卤素元素(F、Cl、Br、I)的形成、含量及其分布规律与含水介质成分、上覆岩土性质、地下水退流条件、氧化还原环境、地下水矿化度之间的关系。根据江汉平原东部区和鄱阳湖区地下水中Br、I元素的调查研究结果及它们形成的控制因素与分布规律,结合长江三角洲南部区水文地球化学环境条件分析对比,指出该区是一个形成Br、I矿泉水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4.
5.
文中详细地论述了新疆阿尔泰哈巴河一带古生代火山岩的地质、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将其分为三个类型,认为火山岩是在陆缘裂陷槽的区域构造背景下发生和演化的。对各类型火山岩岩浆来源,上升模式也做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6.
7.
8.
本文用球对称扰动模型导出了星系暗晕的平均密度与形成时间的关系 ,并由此估算银河系的形成时间tV.我们把球状星团的年龄作为银河系年龄tG 的代表 ,则tG tV 是宇宙年龄 .对Ωλ=0 ,0 .7和 0 .8的平坦宇宙模型 ,本文计算并讨论了能与它相洽的哈勃常数的范围 .结果表明 ,若哈勃常数大到 80km·s- 1 Mpc- 1 左右 ,引入宇宙常数并不一定能解决宇宙年龄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农用土地的环境地质问题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受成土母岩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分的影响而产生的原生环境地质问题,另一种是受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及外动力作用影响而形成的次生环境地质问题.本文就其形成机制作了探讨,并结合农业生产提出了可操作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用Wittamann法染色观察到鹧鸪菜体细胞存在多核现象。其细胞核的数量随细胞大小、类型、细胞在藻体上的位置及老嫩程度等不同而异,较小型幼嫩的细胞核较少,大型老成的细胞核较多。顶细胞和藻体边缘的小细胞通常为单核,而成长的中肋细胞和假根细胞总是多核的。一个老成中肋细胞最多可有10多个核,假根细胞最多可有20多个核。鹧鸪菜细胞的多核现象对其种族在自然界的适应和生存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