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186篇
测绘学   67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335篇
海洋学   191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65篇
自然地理   4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61年   1篇
  1940年   1篇
  192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01.
隐伏走滑断层破裂扩展特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基岩中走滑断层在上覆沉积层中的破裂扩展特征,利用白光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分析了沉积层表面变形场的演化过程,重点研究了基岩断层位移和沉积层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沉积层厚度一定的情况下,随基岩断层的滑动,沉积层中围绕断层投影线逐渐形成一个变形带以及由张性破裂和剪切破裂组成的破裂带,基岩断层的位移越大,沉积层中的变形带越宽、变形越强烈;但当基岩断层位移超过某一临界值后,变形带宽度将保持稳定,只是变形随断层位移增加而更集中。对于同样的基岩断层位移,沉积层厚度越大,受基岩断层控制的变形破裂带越宽,即基岩断层的影响范围越大;但当沉积层厚度超过某一临界值时,沉积层的变形发生了变化,沉积层表面并不存在与基岩断层走向一致的变形带,而是发育了较大尺度、与基岩断层走向斜交的张剪性破裂带。实验结果意味着,临界断层位移和临界沉积层厚度对于确定隐伏断层发震产生的地表变形和破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02.
【目的】研究云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胚胎发育与仔稚幼鱼生长特征。【方法】通过干法人工授精将云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进行种间杂交,连续取样观察和系统记录杂交子代的胚胎发育过程和仔稚幼鱼期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变化,同时培育云纹石斑鱼纯种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杂交子代受精卵发育经过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及出膜期,历时31 h 30 min完成胚胎发育。杂交子代的受精率为89.57%,孵化率为75.68%,受精率、孵化率均低于对照组(91.13%和87.59%);畸形率为24.55%,高于对照组(17.88%)。依据卵黄囊、背鳍第二鳍棘和腹鳍棘的伸长与收缩、体色的变化、鳞片的出现等特征将胚后发育分为仔鱼、稚鱼、幼鱼3个时期。孵化后33d仔鱼进入稚鱼期,孵化后60d稚鱼变态为幼鱼。与云纹石斑鱼纯种比较,杂交后子代生长快于后者,220日龄杂交子代全长(18.81±1.585)cm,体质量(9 173.42±3.537)g,均高于同期云纹石斑鱼纯种[全长(16.35±1.416)cm,体质量(110.80±2.379)g],杂交后代体色一致性较高,有明显的生长优势。  相似文献   
603.
为探讨在不同程度的盐度降低下对驼背鲈(Cromilepptes altivelis♀)与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的杂交品种(鼠龙斑幼鱼)摄食、抗氧化和消化生理的影响,本实验设置盐度突变组:5×10~(–3)、10×10~(–3)、15×10~(–3)、20×10~(–3)、25×10~(–3)、30×10~(–3)(对照组);盐度渐变组(每天盐度降低5×10~(–3))。在第0、3、7天时分别取样,测定血清和肝脏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活力;胃组织中的胃蛋白酶、肠道中的脂肪酶、淀粉酶活性。结果表明:盐度突变组中,盐度降低幅度越大对酶活性的影响越大,尤其5×10~(–3)~15×10~(–3),3种抗氧化性酶活性在肝脏中的变化趋势相似,均呈显著升高再降低的趋势,血清中的SOD、CAT在第3、7天活性相似,均显著高于其他同时期各组,MDA在第7天显著升高;3种消化酶活性均显著下降,盐度越低,下降幅度越显著;其他各组的抗氧化性酶和消化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盐度突变组各组的摄食量均呈下降趋势,尤其5×10~(–3)组最低。盐度渐变组SOD、CAT活性呈持续上升趋势,MDA先上升再下降,胃蛋白酶与脂肪酶活性均是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淀粉酶持续下降;其摄食量下降后又恢复至胁迫前。综上,鼠龙斑对盐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当盐度突变为较低的水平(15×10~(–3))时,对鼠龙斑的抗氧化性及消化生理的影响较大,随着胁迫时间延长可能对鱼体肝脏抗氧化系统具有损害作用,从而影响其生长,因此在实际过程中可通过逐渐降低盐度的方式对鼠龙斑进行驯养,以达到降低应激伤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604.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的相干斑严重影响图像信息的有效提取,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极化散射特性的相干斑抑制方法。该方法结合SAR图像的冗余信息及其散射特性的相似性,利用Wishart分布对SAR数据的相似性进行度量,然后依据相似性计算权重对协方差矩阵进行加权平均,实现对极化SAR图像的相干斑抑制。本文方法对协方差矩阵的各元素单独处理,因此在极化信息的保留方面尤具优势。通过真实SAR数据的实验表明,该方法与现有极化白化滤波(PWF)和极化Lee滤波相比,具有更好的相干斑抑制能力和细节的保持能力。  相似文献   
605.
在斑岩型铜矿资源潜力评价中,斑岩体是圈定铜矿最小找矿预测区的重要依据。研究表明,遥感图像上的许多环形影像与岩浆活动(包括斑岩体)有关。为了快速进行斑岩型铜矿成矿预测,利用遥感技术在西藏玉龙—马拉松多斑岩型铜矿周边地区开展了找矿预测。首先建立了环形构造的遥感解译标志;然后开展了环形构造的解译工作,研究了该区环形构造的展布特征;最后总结了由环形构造推断斑岩体的标志。结果表明,遥感解译的环形构造为该区斑岩型铜矿最小找矿预测区的圈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06.
昔日纵横白山黑水的王者, 从何再寻觅; 今夕落寞的山林草甸贵族, 囚笼中叹息; 奈何!归去来兮,归去来兮, 你的威猛,你的霸气, 是我脑海里难以磨灭的记忆。  相似文献   
607.
鲁西前寒武纪基性岩墙群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鲁西地区发育大规模的中元古代基性岩墙群,侵位于早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内,未变形未变质,以北北西向和近南北向为主,是鲁西前寒武纪最引人注目的一种伸展构造标志。鲁西基性岩墙群属于板内大陆裂谷拉斑玄武岩系列,与板内大陆裂谷活动密切相关,代表一种非造山岩浆活动。该岩墙群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 IL E) ,略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 ,比较富集Cr、Ni,明显亏损Th。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轻稀土略富集的右倾曲线。鲁西基性岩墙群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反映源区为略富集的地幔。从时空分布特征、构造特征、岩石化学相关性、岩浆源区和古构造应力场分析,鲁西基性岩墙群与燕辽—中条拗拉槽系有一定的成生联系。  相似文献   
608.
Electron microprob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plagioclase from the plagioclase ultraphyric basalts(PUBs)erupted on the Southwest Indian Ridge(SWIR)(51°E) to investigate the geochemical changes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magmatic processes occurring under ultraslow spreading ridges and to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thermal and dynamic regimes of the magmatic reservoirs and conduit systems. The phenocryst cores are generally calcic(An_(74–82)) and are depleted in FeO and MgO. Whereas the phenocryst rims(An_(67–71)) and the plagioclase in the groundmass(An_(58–63)) are more sodic and have higher FeO and MgO contents than the phenocryst cores. The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s of the phenocryst cores and the calculation of the equilibrium between the phenocrysts and the matrix suggest that the plagioclase cores are unlikely to have crystallized from the host basaltic melt, but are likely to have crystallized from a more calcic melt. The enrichment in incompatible elements(FeO and MgO), as well as the higher FeO/MgO ratios of the outermost phenocryst rims and the groundmass, are the result of plagioclase-melt disequilibrium diffusion during the short residence time in which the plagioclase crystallized.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an evolved melt replenishing under the SWIR(51°E) drives the eruption over a short period of time.  相似文献   
609.
欢休 《海洋世界》2013,(4):32-33
乌贼本名乌鲗,俗称乌贼,又称花枝、墨斗鱼或墨鱼。其实乌贼并不是鱼,属于软体动物门头足纲乌贼目。乌贼是我国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之一。它不仅能像鱼一样在海中快速游泳,还有一套施放"烟幕"的绝技。乌贼体内有一个墨囊,囊内储藏着能分泌天然墨汁的墨腺,在遇敌害或危急时,墨囊收缩,射出墨汁,自己便  相似文献   
610.
欢休 《海洋世界》2013,(3):40-43
〉〉你能分清章鱼、鱿鱼和乌贼的不同之处吗?章鱼、鱿鱼和乌贼同属头足类肉食性海洋生物。几乎所有的头足类都是灵活的游泳者,壳基本退化或者消失。它们能从墨囊里喷射墨汁一样的液体来迷惑潜在的捕食者。它们的足退化成腕和触须,通常还配有吸盘用来捕获猎物。大大的眼睛一般在头的旁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