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7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303篇
测绘学   98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53篇
地质学   930篇
海洋学   294篇
天文学   50篇
综合类   90篇
自然地理   4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1年   2篇
  1946年   2篇
  1941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天体距离的多途径测定 从前面对天体距离测定一些主要方法的简要介绍,细心的读者不难看出,就某一类天体来说,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来确定它们的距离。例如,对于像仙女星系M31这样的近距离河外星系,能利用的标距天体(或标距关系)有天琴RR型变星、造父变星、新星、球状星团光度函数以及行星状星云光度函数,等等。这就为比较各种方法的测距结果,并进而为论证这些结果以及方法的可靠性提供了观测依据。  相似文献   
962.
陈寒 《海洋世界》2016,(4):14-17
正100多年前,一艘德国科考船从4000米的水下打捞上一种奇异生物,长相类似乌贼,它的表皮是黑色的,而眼睛却是红色的。它的外形与传说中的吸血鬼的形象相似,由此得名吸血鬼乌贼。吸血鬼乌贼中文名是幽灵蛸,属于头足纲、幽灵蛸目。顾名思义它们生活在深海,1000米左右的深度是它们适宜生活的地方,而在4000米左右的深海还能发现它们的身影。  相似文献   
963.
通过比对试验,采取同球比对施放方式,选择德国GRAW探空仪作为比对标准,使用总共12次同球比对数据,对中国长峰、华云和大桥3种型号探空仪的珠状电阻温度传感器开展比对分析.经典型个例分析与统计分析表明:3个型号国产探空仪高空温度廓线与德国GRAW探空仪具有较好的整体一致性,温度测量夜间性能均好于白天;长峰探空仪温度探测性能随高度变化比较稳定,而华云探空仪与大桥探空仪性能相仿,均随高度性能下降,尤其是30km以上高空;长峰探空仪温度探测整体性能最好,相对系统误差在0.2℃左右;而华云探空仪与大桥探空仪误差可达1℃,且均表现为整体上温度测值偏低.体积较小的珠状温度传感器将是未来高空温度探测的一个好的选择,下一步需要改善华云探空仪与大桥探空仪温度传感器表面涂层工艺,两者的温度辐射订正算法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64.
在南海台西南区GC10岩芯中发现了大量自生管状黄铁矿,它是海洋沉积物缺氧硫酸盐还原过程的主要产物.扫描电镜和高分辨率透射电镜测试结果显示,这些管状黄铁矿主要由草莓状黄铁矿组成,且在管内各圈层分布不均:内层主要是单个的大颗粒草莓状黄铁矿,直径为40μm左右;中间致密层为具外壳结构的草莓状黄铁矿,经后期压实作用后呈五角十二...  相似文献   
965.
东准噶尔玛因鄂博蛇绿混杂岩形成时代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崴国 《新疆地质》2011,29(4):385-388
玛因鄂博蛇绿混杂岩位于额尔齐斯-玛因鄂博板块缝合带内,由枕状基性熔岩、辉长质杂岩、深海沉积物等组成,与基质岩石构成蛇绿混杂增生岩楔.对层状辉长岩、枕状玄武岩进行锆石SHRIMP U-Pb测年,谐和年龄分别为403 Ma和397 Ma,证实玛因鄂博蛇绿混杂岩为北天山洋盆(古亚洲洋中支)在晚志留—早泥盆世的残余.  相似文献   
966.
岫岩陨石坑石英的冲击变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鸣 《矿物学报》2011,31(2):161-165
直径1.8 km的岫岩陨石坑位于辽宁省岫岩县苏子沟镇。坑区基岩为下元古界变质岩,由变粒岩、片麻岩、角闪岩、透闪岩和大理岩等岩石组成。坑内充填的撞击角砾岩石英颗粒呈现典型的冲击变质特征,其中包括沿着石英(0001)、{10 11}、{10 12}和{10 13}等方向发育的多组面状变形页理,以及石英发生相转变形成二氧化硅玻璃和柯石英。产出在二氧化硅玻璃中的针状和粒状柯石英表明从二氧化硅熔体中结晶形成。石英面状变形页理的发育特点限定冲击压力高达35 GPa,而二氧化硅熔体玻璃的存在表明冲击压力高达50 GPa。当压力释放和温度升高,二氧化硅熔体首先被形成。随着压力进一步释放到2.5~13 GPa,柯石英从二氧化硅熔体中结晶析出。岫岩陨石坑中石英面状变形页理和柯石英的存在提供了矿物冲击变质的诊断性证据。  相似文献   
967.
豆荚状铬铁矿床是工业上冶金级铬铁矿石的最主要来源,对于其成因研究依然是各国地质学家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文章着重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地质学者对豆荚状铬铁矿床成因研究的现状和最新进展。最新研究表明,显生宙以来的豆荚状铬铁矿床具有一定的成矿专属性,主要赋存于蛇绿岩套底部(壳-幔边界,即岩石莫霍面)地幔橄榄岩中的一定层位中。世界上含矿的地幔橄榄岩普遍具有垂直熔融分带特征,即上部偏基性,下部偏酸性。豆荚状铬铁矿床与纯橄岩-方辉橄榄岩相密接相关,却很少见有豆荚状铬铁矿床产于二辉橄榄岩中。豆荚状铬铁矿的成矿作用经历了由洋中脊(MOR)扩张环境向岛弧体系俯冲环境的转变过程,而岛弧环境(岛弧、弧后盆地、弧前盆地等)是形成冶金级豆荚状铬铁矿的最为有利的构造环境。富铬铬铁矿与纯橄岩、玻安岩(Boninite)均为亏损地幔橄榄岩再次高度熔融的最终产物,而玻安岩普遍产于岛弧环境。虽然玻安岩不是铬的有效载体,但玻安岩的熔离促使铬铁矿达到进一步的富集。铬铁矿中的铬来自原始地幔,主要来自于地幔橄榄岩中两种辉石的不一致熔融及其对副矿物铬尖晶石的改造。随着部分熔融程度的增高,地幔橄榄岩逐渐向富镁方向演变,而对应的造矿铬尖晶石也逐渐向富镁、富铬方向演变。  相似文献   
968.
吴林波  曾佐勋  高曦 《现代地质》2011,25(4):768-777
鄂东南铁山是亚洲首个发现骨节状石香肠构造的地区。以该区不对称骨节状石香肠构造为研究对象,利用惯量椭圆法对其基质层进行有限应变测量,获得真应变差、运动学涡度等相关参数及有限应变椭圆长轴展布方位的分布图。对所获数据资料研究表明:该不对称骨节状石香肠构造基质层的应变受其能干层控制,有限应变值与其离能干层的距离趋于负相关,且与其矿物颗粒粒径呈负相关,在平行于石香肠构造伸展方向上基质层有限应变分布不均;石香肠体附近与之相近规模的变形构造可使其相应基质中的应变分布紊乱;该不对称骨节状石香肠构造是由早期平行于层面简单剪切叠加晚期平行层面伸长、垂直层面压缩的纯剪切作用形成。与不对称鱼嘴状石香肠构造对比研究表明,两者基质层中简单剪切与纯剪切的分布均分别与其相对增厚与减薄区段对应,而两者形态的不同主要与石香肠体不连续处充填物的能干性不同有关,再次表明两者均是较好的岩石流变学标志。  相似文献   
969.
草莓状黄铁矿是指由等粒度的亚微米级黄铁矿晶体或微晶体紧密堆积而成,形似草莓的黄铁矿球形集合体.它们在氧化和缺氧海洋环境中形成的机理不同,沉积岩中草莓状黄铁矿的粒径分布特征是恢复古海洋的氧化还原状态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然而,草莓状黄铁矿粒径统计仅能区分出氧化和缺氧硫化的环境,不能进一步区分缺氧程度及状态(如次氧化、缺氧含...  相似文献   
970.
豫西南周庄铅锌银矿床地质和成矿流体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豫西南周庄铅锌银矿床是最近在豫西南铅锌银矿集区新发现的一处矿产地。矿床形成于印支期造山后板内构造-岩浆地质环境,工业矿体主要是东秦岭二郎坪群中充填于垂直造山带走向的断裂构造中的石英-铅锌银硫化物矿脉,热液成矿作用经历了石英-黄铁矿、石英-铅锌银硫化物、石英-方解石等早、中、晚3个不同阶段。矿石中以石英为主的脉石矿物捕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