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12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99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41篇
海洋学   202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65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The late Paleozoic adakitic rocks a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shoshonitic volcanic rocks in the western Tianshan Mountains, China, both spatially and temporally. The magmatic rocks were formed during the period from the middle to the late Permian with isotopic ages of 248-268 Ma. The 87Sr/86Sr initial ratios of the rocks are low in a narrow variation range (-0.7050). The 143Nd/144Nd initial ratios are high (-0.51240) with positive εND(t) values (+1.28-+4.92). In the εNd(t)-(87Sr/86Sr)i diagram they fall in the first quadrant. The association of the shoshonitic and adakitic rocks can be interpreted by a two-stage model: the shoshonitic volcanic rocks were formed through long-term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of underplated basaltic magma, while the following partial melting of the residual phases formed the adakitic rocks.  相似文献   
62.
基于中国第28、29和31次南极科学考察中的CTD数据,利用Thorpe尺度方法计算了普里兹湾及其附近海域湍动能耗散率,分析了其分布特征,并对当地的水团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普里兹湾及其附近海域中,前两个航次观测中次表层湍动能耗散率强度在陆架坡折区域达到最大。在水团分布方面,在第28和29航次中均观测到了变性绕极深层水陆架入侵现象,水团分别向上涌升至海表以下100 m和200 m深度,向南均可达到67.5°S处。普里兹湾陆架坡折区域次表层湍动能耗散率强度分布与当地水团结构存在良好对应关系。研究认为变性绕极深层水入侵陆架,会使该深度水体变得不稳定,发生水体交换现象,最终造成该区域湍流混合强度加强。  相似文献   
63.
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近年在我国福建、浙江和广东沿海经常形成赤潮,其赤潮不仅影响到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也严重威胁到水产养殖以及人类生命健康安全。本论文以米氏凯伦藻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米氏凯伦藻细胞表面膜蛋白质荧光标记技术和细胞膜蛋白质提取方法,运用荧光差异凝胶电泳技术(2-DDIGE)对膜蛋白质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米氏凯伦藻的膜蛋白质组及其对环境温度变动的响应。实验共鉴定到44个细胞表面膜蛋白,其中有效注释27个,主要为转运蛋白、HSP70蛋白家族和捕光蛋白等。米氏凯伦藻在20°C条件下的细胞生长和光合作用要明显好于16°C和12°C,但16°C和12°C条件下的差别不大,表明低温限制了米氏凯伦藻的生长。当米氏凯伦藻从12°C快速转移至16°C和20°C时,藻细胞密度和光合作用效率短时间迅速降低,但细胞很快即适应温度变化。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和光合作用蛋白在其适应温度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加味十全明目片治疗肝肾阴虚型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100只眼)肝肾阴虚型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只眼。对照组采用抗氧化剂维生素C及维生素E治疗,治疗组采用加味十全明目片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6.0%,对照组为5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症状积分、视力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十全明目片治疗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视力水平。  相似文献   
65.
热带气旋直接降水对中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基于RSMC台风最佳路径资料以及TRMM逐日降水资料,对1998—2013年间中国区域热带气旋(TC)直接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研究。结果表明:约54.2%的西北太平洋TC在中国陆地上产生了直接降水。TC直接降水对中国的影响范围较广,未变性TC的降水决定了全部TC降水的西界,而潜在变性TC的降水决定了全部TC降水的北界。自每年的4月开始,TC直接降水开始影响中国,以8月最为频繁,潜在变性TC的影响以9月为最。降水首日,全体TC以台风及以上强度为主,中心主要分布在30°N以南。未变性的TC强度较弱,降水面积大、降水强度强;而潜在变性TC则以台风(TY)及以上强度为主,其单个TC的平均降水面积和降水强度以热带低压(TD)及以下强度TC为最大。本文工作为TC在中国直接降水的气候特征以及TC变性前期降水分布特征提供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66.
简要介绍和评述了预测RNA折叠结构(主要是RNA二级结构)的理论方法,对以RNA二级结构为基础的RNA三级结构的构建方法和分子力学进行了初步探索和研究。真核细胞前体mRNA中内含子的剪接过程涉及剪接位点(内含子的5′、3′剪接位点和分枝点)的核苷序列与一些小蛋白质分子之间特定的专一相互作用。对大量内含子、外显子-内含子-外显子以及外显子-外显子的核苷酸片段二级结构的分析表明,剪接位点大多位于二级结构的环区。剪接位点的这种结构分布特征与剪接过程的化学反应机制相符合,并可以作为识别剪接位点的一种结构信号。对mRNA和由其编码的蛋白质折叠结构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相关性:两者的二级结构单元(即mRNA二级结构的发夹,蛋白质中α-螺旋和β-折叠片)数基本上相同;蛋白质转角区域与mRNA二级结构的环区对应;两者的结构元素在空间上的排布相一致等。详细分析密码子在mRNA二级结构中的分布还发现,密码子在RNA二级结构中的分布规律与氨基酸的构象性质有一定联系。这些结果提示,mRNA与蛋白质之间除了存在一维线性遗传关系外,很可能还存在着某种三维结构的遗传关系  相似文献   
67.
波动性生态脆弱带的特征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孙武 《中国沙漠》1997,17(2):199-203
波动性生态脆弱带是生态脆弱带的基本类型之一,跃变性是波动性的实质,降水的高变率与人类活动的保守性、稳定性的尖锐矛盾是形成脆弱的主要原因。牧草、粮食的放大性是对降水波动性的进一步体现,波动性是对农林牧土地利用结构,经济水平,人口超载状况的综合反映,是度量脆弱度的实用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8.
69.
为解决废硅藻土资源浪费问题,并规避热再生及化学再生的缺陷,本文筛选出一株细菌及一株真菌对废硅藻土进行再生处理,并初步探究了两株菌及其混合培养对废硅藻土中蛋白质的去除效果及结构的改善情况。两株菌在培养基中显示了良好的蛋白质去除能力,分别可以降解培养基中83%和88%的蛋白质,使得培养基中NH+4-N的浓度显著增加。在生物处理实验中也表现出优异的再生效果,废硅藻土中的蛋白质降低了54.3%。废硅藻土中被堵塞的孔隙被释放出来,比表面积和孔容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分别由16.50 m2/g和0.077 cm3/g提升到26.21 m2/g和0.139 cm3/g。在回用实验中,再生硅藻土能去除啤酒中67%的蛋白质,且能将为过滤啤酒的浊度由0.73 EBC降低至0.22 EBC,过滤蛋白质的效果和浊度降低效果都接近新硅藻土的过滤效果,远好于废硅藻土的过滤效果。过滤后,啤酒的非生物稳定性得到了提升。与用储存15 d后的废硅藻土过滤啤酒的浊度显著增加相反,用储存15 d后...  相似文献   
70.
肝豆状核变性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了解肝豆状核变性的影像学表现。明确病变范围及程度。明确病变范围及程度。方法采用普通X线摄片,MRI或CT对颅脑进行扫描。结果X线表现为四肢骨远端、椎体、骨盆、腕关节、指间关节等均可受累,表现形式为骨质脱下,软化、碎裂、称疏和骨质增生,CT表现为铮双侧对称性豆状核及周转低密度病主烃及其它脑组织萎缩等表现:MRI表现为豆状核、丘脑、尾状核及齿状核在T2加权图像上呈对称异常高信号。在T1加权图像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