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23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66篇
地质学   181篇
海洋学   49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7 毫秒
81.
通过室内试验利用有机材料、粘性土、和荷兰淤泥改善非饱和砂的表观粘聚力 ,选择五种不同类型的砂、有机材料、黑淤泥、斑脱土和高岭土做为试验材料研究非饱和状态下砂的粘聚征 ,试验结果表明 ,在非饱和状态下 ,砂会表现出一定的粘聚力 ,并且一些材料对非饱和砂的表观粘聚力具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82.
FY-1C遥感器可见近红外各通道在轨辐射定标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文中通过 1999年 7月利用敦煌辐射定标场和反射率基法对FY -1C气象卫星遥感器可见 -近红外通道进行的第一次在轨辐射定标试验 ,研究和试验了卫星遥感器的在轨辐射定标方法、同步观测方法和辐射传输计算算法及其软件开发 ,有 7个通道的绝对辐射定标系数 (或称为增益和偏离量 )被获得。经过误差分析 ,认为本次定标的不确定度小于 7%。定标获得的 7个通道定标系数与该卫星发射前定标结果比较 ,其中 5个通道 (通道 1,2 ,7,8,10 )结果比较接近 ,另两个通道 (通道 6,9)由于发射前定标误差较大致使二者有一定差别。另外 ,通过 2 0 0 0年 9月份对FY -1C卫星进行的第二次辐射定标试验 ,使该卫星在轨 1a多来的运行状态得到了定量监测 ,本次定标与1999年 7月的定标结果比较 ,发现可见 -近红外各通道性能均有程度不同的衰减 ,尤其是通道 1,7,8性能衰减分别为 35% ,2 8% ,2 2 % ,而通道 2 ,6,9,10性能衰减较小 (为 10 %左右 )。  相似文献   
83.
土样剪切波速超声测试装置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介绍了自行设计的土样剪切波速超声测试装置与测试方法,与扭剪三轴仪相结合,测试了多组干砂试样的剪切波速,检验了量测系统的可靠性,探讨了试件的边界条件及震相识别等问题,试验测得的干砂在不同固结压力下的剪切波速,与Hardin公式吻合良好,表明所研制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4.
关于用室内三轴(CD)试验方法确定基床系数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基床系数的理论结合现场平板载荷试验方法结果,对用室内三轴(CD)试验测定基床系数测定结果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5.
提出了一种利用MODIS图像提取二类水的经验算法,该算法是利用一类水和二类水在可见光区的表现反射率差别很大,而在近红外波段的表观反射率基本相同的特性来完成的。利用该算法对不同地区的海岸带进行了二类水的提取,并对其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6.
绿泥间蜡石及其寄主表观单晶的自组织成因机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绿泥间蜡石及其主晶的层堆垛结构特征和非平衡态热力学理论,建立了非平衡条件下,此类晶体自组织成因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沈括规”.其数值模拟结果已成功地解释了表观单晶中两个层次的自组织有序现象.因此,研究客体被证实为成分间于锂绿泥石与叶蜡石的过饱和硅酸盐溶液在非平衡条件下的结晶物.  相似文献   
87.
弹塑性有限元模拟分析影响基坑位移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影响基坑支护破坏因素对于防止基坑事故的发生,优化基坑支护设计有重要意义。本文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模拟基坑破坏过程,分析了影响基坑支护破坏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土体和桩墙的弹性模量都对基坑的位移有一定影响,但土体弹性模量的影响比桩墙弹性模量的影响更大。根据这些结果,推论出传统基坑设计方法与弹性地基梁法的不足之处。另外,分析结果还表明,基坑坑顶水平位移与土体弹性模量的关系无固定规律,而坑底最大位移与弹性模量呈非线性的关系。由此推论出基坑坑顶水平位移监测方法的不可靠性。   相似文献   
88.
从地质、地应力、岩石强度及工程施工方法等几方面分析对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围岩变形位移的影响 ,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水平地应力和岩体弹性模量对洞壁变形位移的敏感性 ,并求出敏感度因子 ,这项研究对岩体力学参数的选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9.
在加筋土工程中加筋与填土间的界面作用特性是最关键的技术指标,直接决定该工程的稳定性。室内拉拔试验结果表明,双向土工格栅与黏土界面的表观摩擦阻力随法向应力的增加而增加;在较低的法向应力作用下,双向土工格栅与黏土界面间的破坏形式为土工格栅的整体拔出破坏;当法向应力增加到一定值后,双向土工格栅与黏土界面间的破坏形式由土工格栅的整体拔出破坏转变为土工格栅的纵肋拔出破坏;双向土工格栅整体拔出破坏时,表观黏着力小于纵肋拔出破坏时的表观黏着力,而表观摩擦角则相反。  相似文献   
90.
殷德顺  王保田 《岩土力学》2007,28(11):2421-2425
分析认为,基坑支护外侧的土体有可能产生侧向卸载和加载两种应力路径,因此进行了侧向卸载、加载的应力路径试验,并根据邓肯-张模型的思路和试验结果,推导了侧向卸载、加载的切线弹性模量公式。通过实例计算发现,用推导的切线弹性模量公式,可以得到很好的计算结果,这说明考虑侧向卸载、加载的应力路径的模量公式能够更好地模拟基坑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