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204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91篇
地质学   267篇
海洋学   28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对含预制裂纹的花岗岩进行单轴压缩试验研究预制裂纹倾角α对脆性岩石渐进性破坏过程的影响。首先埘破坏过程的轴向应力-横向应变曲线进行总结和讨论,然后分析预制裂纹与加载方向夹角α埘岩石的应应力门槛值:裂纹起始应力σci、裂纹扩展应力σed、峰值强度矿σf,由应变片记录的应力-应变曲线和试样的表嘶裂纹扩展情况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含有预制裂纹的岩石试样进行加载试验过程中,顶制裂纹倾角α的变化成了决定脆性岩石破裂办式的主要因素。故在对含节理、裂隙的脆性岩石的工程应用上,通过对岩休的轴向应力-横向应变向应变典线进行分析,可以对地下开挖工程起到指导设计开挖方式及支护形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2.
基于数值模拟的采动影响下覆岩裂隙演化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平顶山东部矿区为工程背景,利用岩石真实破裂过程分析软件(RFPA2D),模拟了采动影响下覆岩介质损伤的动态发展过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动裂隙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演化过程,在加载初期覆岩介质损伤小,声发射现象不明显,应力和位移基本上无变化,无明显裂隙产生。随着加载步的增加,覆岩内部介质出现破裂,声发射次数、应力值和位移值不断增加,此时裂隙场处于孕育、不断积累并扩大阶段。当声发射次数、应力值、位移值都达到最大值时,裂隙经过萌生、扩展之后形成宏观裂隙,进而导致煤岩体由弹性状态转变为塑性状态,使覆岩大面积垮落。该数值模拟结果对平顶山东部矿区的开采具有巨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3.
把CO2这一主要的温室气体注入到地下深处具有适当封闭条件的地层中进行封存和隔离,已被公认为是有效减少CO2排放量的一种比较安全的技术途径。砂岩透镜体油气藏具有良好的圈闭构造和储层物性,油气濒临枯竭的砂岩透镜体是较理想的CO2地质封存箱。基于币形裂纹模型和水力致裂原理,将纵向厚度和横向展布长度均远小于盖层岩石尺度的水平产状砂岩透镜体简化为盖层岩石中的I型币形裂纹,从岩石断裂力学角度分析封存箱盖层岩石的抗断裂性能。采用叠加原理给出了盖层岩石币形裂纹尖端(砂岩透镜体尖灭部位)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断裂力学判别准则(K=KIC)和临界有效压应力判别准则(P=PC),从岩石断裂力学角度为砂岩透镜体封存箱盖层岩石抗断裂性能分析和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84.
天然水晶清澈透明,常含有云雾状、星点状或絮状气液包体,并往往有微裂纹。此外,天然水晶有偏光性,可见双晶现象,例如水晶球体,从上向下看,会见有双影现象。人工合成水晶或玻璃制品,体内均一纯净,毫无裂纹,内部往往有小气泡。球体由上往下看,见不到下面线条的双影。用手感识别,可感到合成水晶的比重大于天然水晶;天然水晶有冰凉之感,而玻璃有温感。  相似文献   
185.
为研究转子系统耦合故障特性,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含有横向裂纹、转静碰摩的非线性转子动力学模型。首先研究了不同转速下裂纹、碰摩单一故障下转子系统的振动响应,其次研究了两种故障耦合情况下系统的振动响应特征。采用波形图、FFT谱图、瞬时频率和Hilbert-Huang时频谱(HHS)相结合的方法对故障转子振动信号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运用多种时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转子的故障特征,裂纹转子在1/5、1/3临界转速时会发生较为明显的5X、3X谐波,且裂纹的产生会导致响应幅值增大,从而引起更为严重的碰摩。   相似文献   
186.
瓷绝缘子是由粘土、长石、氧化铝等近二十种矿物混合,经复杂的工艺烧结而成的无机硅铝酸盐材料,具有耐高压、抗腐蚀和强度高等优点,是输变电线路上的重要元件。瓷绝缘子挂网运行之前必须严格经过国际电工委的20项性能检测如拉伸负荷试验、工频火花试验、打击负荷试验等。其中力学性能是瓷绝缘子重要的指标,与  相似文献   
187.
火电站的发电机组的滚动轴承由于在长时间的运行和碰撞中,有可能导致裂纹的产生。介绍了一种用小波分析的方法来识别发电机组的滚动轴承裂纹的方法,并给出了其C语言的核心程序。  相似文献   
188.
中低围压或单轴压缩荷载条件下,可以将脆性岩石材料的裂纹扩展过程划分为原生裂纹压密、新生裂纹起裂并稳定扩展、不稳定裂纹扩展和交互贯通以及峰后5个主要发展阶段。含预制裂纹试样的直接观测法、应变监测、声发射(AE)监测、声波波速测试、CT(computerized tomography)扫描、微电镜观察等间接监测方法被用来研究裂纹起裂和扩展过程。本文基于在中、低围压以及单轴压缩荷载条件下,脆性岩石材料首先产生张拉裂纹,并优先沿加载方向发育的规律,提出采用声波波速连续测量方法进行岩石加载过程波速的连续观测,有助于分析裂纹扩展过程中声波波速的变化,为研究裂纹扩展过程提供一种间接测量手段。  相似文献   
189.
常规无损检测方法难以对构件内部短裂纹的启裂和扩展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测。工业用计算机断层成象(ICT)作为一种先进的无损检测手段,有着其它常规无损检测方法所无法比拟的独特的优越性。本文采用近年来在工业CT和疲劳断裂研究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密度场的疲劳短裂纹扩展监测新方法。实验证明,该检测方法能得到更为准确的寿命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90.
刘彩平  鞠杨  段庆全 《岩土力学》2010,31(Z1):91-95
为考察岩石材料细观结构特征对于裂纹扩展机制的影响,首先借助偏光显微镜和SEM观测了3类岩石材料中材料内部组织结构,分析了各自非均质程度和晶粒大小关系。之后,对3类岩石的带I型初始裂纹的3点弯曲试样进行了落重冲击试验,同时采用高速摄影获得了不同裂纹速度下的裂纹扩展形态。将这些结果对照分析,研究了3类岩石中裂纹扩展过程与各自材料组织结构的非均质程度和晶粒大小的关系,得出初步结论:组织结构内部特征尺度越大,动态裂纹所能达到的终极速度就相对越小。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