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70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67篇
海洋学   188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41年   1篇
  192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About 400 pumice clasts collected from the Central Indian Ocean Basin(CIOB)were studied for their morphology and were classified based on their shape and size.A majority of the samples range between<1 cm and 36 cm and in the Zinggs shape diagram plot in the equant and oblate fields.The Corey Shape Factor for most of the samples is close to 0.7,which is common for volcaniclastic material.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such as density,specific gravity,void ratio,porosity,moisture content and degree of saturation...  相似文献   
102.
池养乌苏里拟鲿雌雄鱼生长及周年性激素与性腺发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苏里拟鲿(Pseudobagrus ussuriensis)的种质资源保护和商品鱼养殖正在我国悄然兴起。本文首次研究了乌苏里拟鲿雌、雄鱼在池塘养殖条件下的生长规律以及性成熟鱼周年性腺发育与性激素变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乌苏里拟鲿随着年龄的增长,雌鱼和雄鱼之间的体质量、体长差异逐渐明显,雌鱼体长与体质量的关系式为:W=0.182 5L1.964 6(R2=0.944 5);雄鱼体长与体质量的关系式为:W=0.188 1L2.0059(R2=0.961 8)。在12月份(2龄鱼)至翌年10月份(3龄鱼)期间,雌、雄鱼丰满度呈下降趋势,成熟度、血清雌二醇(E2)和睾酮(T)水平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规律。雌鱼的E2和T在5月份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 624.23±331.4)pg/mL和(1 320.85±279.12)pg/mL;雄鱼的E2在5月份达到最高值(323.17±147.36)pg/mL,而T的最高值则出现在4月份,为(758.33±100.47)pg/mL。雌、雄鱼性腺发育和成熟度基本同步,从外观和组织学观察对性腺的分期显示,2龄乌苏里拟鲿在12月份的精巢和卵巢已发育至第Ⅲ期,在次年6月份均达到第Ⅴ期。  相似文献   
103.
郑颖  王桂忠  艾春香 《台湾海峡》2012,31(2):210-217
采用实验生态的方法,探讨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subcordiformis)对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 pacifica)繁殖及其生化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三角褐指藻对太平洋纺锤水蚤产卵量和卵的孵化率均具有抑制作用,随着投喂时间的增加,太平洋纺锤水蚤的产卵量由15.02±3.15 ind/d下降到3.25±3.15 ind/d(p<0.05),其卵的孵化率由22.88%±2.49%下降到14.84%±1.20%(p<0.05).而投喂亚心形扁藻的太平洋纺锤水蚤其产卵量和卵的孵化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投喂三角褐指藻后,太平洋纺锤水蚤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相对于投喂亚心形扁藻的增加了20.94±0.04μg/mg,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力增加了15.812±1.240 U/mg.这表明相对于亚心形扁藻,三角褐指藻对太平洋纺锤水蚤的抗氧化性酶具有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4.
三丁基锡(Tributyltin,TBT)能够影响鱼类生殖功能,而有关TBT对鱼类生殖细胞发育至关重要的雄激素和雌激素受体的影响还未见报道。本实验以海洋经济鱼类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为对象,研究环境水平TBT(1,10和100ng/L)对精巢雄激素和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TBT暴露能够抑制褐菖鲉精巢发育和精巢雌激素受体蛋白的水平,并且发现雌激素受体主要定位于精巢精小叶腔间隙。小叶腔间隙的雌激素受体蛋白水平降低可能影响支持细胞和间隙细胞的正常功能,从而影响精巢的正常发育。TBT暴露对雄激素受体的表达并没有显著的影响。该结果为全面了解TBT产生鱼类生殖毒性效应、途径和机制提供了新的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5.
太行山南端野皂荚群落优势种群的分布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野外调查的样方资料,应用方差/均值法(扩散系数)及其t检验、聚集指数、平均拥挤度、Green指数、聚集强度、Poisson分布和负二项分布的x2拟合检验等方法研究了山西太行山南端野皂荚群落优势种群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野皂荚、荆条、冰草和中亚苔草等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和较宽的生态位而呈聚集分布,小叶鼠李、毛黄栌、黄刺梅和北柴胡等由于特殊的土壤条件、相对较弱的竞争能力和较窄的生态位而呈随机分布.方差/均值法及其t检验是一种较好的研究分布格局的方法,能很好地反映野皂荚群落中的优势种群的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06.
干旱胁迫下三江平原湿地毛苔草光合作用日变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了探讨干旱胁迫下毛苔草的光合特性,选三江平原湿地毛苔草(Carex lasiocarpa)无性系种群进行桶栽模拟实验,采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仪测定毛苔草光合作用日变化特性。结果表明:毛苔草对干旱的适应能力较强,在土壤含相对水量保持在300g/kg的干旱处理(S1)下,仍能进行光合生产,但其光合参数除气孔限制值(Ls)外,均较对照(CK,水位在0—10cm波动的自然降水)有所降低。2种水分处理下毛苔草的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的日变化趋势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干旱处理的峰值均出现在8:30,而对照处理的峰值出现在10:30;胞间CO2浓度(Ci)的日变化均呈“V”字型,干旱和对照处理的最低值分别出现在10:30和12:30。毛苔草Pn日变化过程即有气孔限制的贡献也有非气孔限制的作用。毛苔草在干旱处理下Pn与Gs和Tr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Ci和Ls的日变化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在对照处理下Pn与Ci极显著负相关,与Tr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Gs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Ls呈不显著的相关关系。干旱胁迫使光合速率与其它光合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发生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07.
三江平原毛苔草沼泽CO2排放通量日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在毛苔草(Carex lasiocarp)4个生长期(开花期、果熟期、果后营养期和立枯期),对三江平原毛苔草沼泽CO2排放通量的日变化进行了观测实验。结果表明,在开花期和果熟期,沼泽CO2日平均排放通量较大,分别为1 286.79 mg/(m2.h)和829.28 mg/(m2.h),在果后营养期和立枯期,沼泽CO2日平均排放通量较小,分别为472.54 mg/(m2.h)和237.27 mg/(m2.h);在开花期、果熟期和果后营养期,沼泽CO2排放通量的日变化与温度的相关性不明显,而在立枯期,沼泽CO2排放通量的日变化与气温和地表温度(水温)呈显著正相关(n=11,p<0.05)。各生长期的沼泽CO2日平均排放通量之间具有显著差异(n=4,p<0.01)。从整个生长季来看,CO2日排放通量与气温、地表温度(水温)、5 cm地温和10 cm地温呈显著正相关(n=40,p<0.01),与15 cm地温也呈显著正相关(n=40,p<0.05)。  相似文献   
108.
以深入分析福建省毛洋头铀矿田成矿特征为前提,以总结、收集、处理研究区内地质、矿产、遥感等多源信息为手段,借助MRAS技术平台,采用人机互动式的特征分析方法,对该矿田的铀矿资源进行了定位预测与评价,初圈靶区16片,并最终优选出8片.该预测结果对本区下一步火山岩型铀矿的勘查布置及找矿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9.
利用紫外诱变法对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进行诱变育种。实验得到三角褐指藻的最佳紫外辐射剂量为18 W的紫外灯距离藻液35 cm照射15 min。通过单细胞分离技术获得1株突变株UP1,与出发藻株相比,突变株UP1的EPA产量提高10.2%。研究了诱变株的最适生长及产EPA的条件,结果表明UP1在NaNO_3 75 mg/L,p H 7.5,昼夜温度17~15℃,接种量为10%时培养7天,具有最大的生长速率和EPA产量。探讨了诱变株的遗传稳定性,结果表明诱变株可稳定遗传。  相似文献   
110.
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褐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与清水石斑鱼(E.polyphekadion,♂)杂交子代(下称杂交石斑鱼)3月龄幼鱼全长(X_1)、体长(X_2)、头长(X_3)、吻长(X_4)、体宽(X_5)、体高(X_6)、尾柄高(X_7)、眼径(X_8)及眼后头长(X_9)等9个形态性状对体质量(Y)的影响效果,并建立最优回归模型。结果表明,3月龄杂交石斑鱼9个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相关性均极显著(P0.01),其中,全长、体高、体宽及尾柄高等4个性状对体质量的直接作用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总决定系数为0.933;全长对体质量的直接作用最大(0.713),对体质量的决定系数最高(0.508),体高、体宽及尾柄高对体质量直接作用均较小,主要通过间接作用来影响体质量。以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以全长、体高、体宽及尾柄高估计杂交石斑鱼体质量的最优回归方程:?=–35.301+3.678 X_1+3.234 X_6+2.432 X_5+2.226 X_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