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0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4篇
海洋学   153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102.
利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温度(15、19和23℃)、光照(明和暗)、仔鱼大小[全长(3.01±0.08)mm初孵仔鱼和(3.79±0.13)mm孵化后5天仔鱼]对稚海蜇[伞径(21.1±0.4)mm]捕食褐牙鲆仔鱼的影响。结果表明,稚海蜇对初孵仔鱼的捕食率随着水温升高而显著升高。光照条件在各仔鱼密度(10,30,50和80ind/L)下均不显著影响稚海蜇对初孵仔鱼的捕食率,说明光条件并不显著改善稚海蜇捕食仔鱼的能力。在高仔鱼密度(50和80ind/L)下,稚海蜇对孵化后5天仔鱼的捕食率显著低于对初孵仔鱼的捕食率;但在低密度(10和30ind/L)下,稚海蜇对两个不同发育阶段仔鱼的捕食率之间无显著差异。在低仔鱼密度下,稚海蜇对仔鱼的捕食率较低,这会降低仔鱼个体大小对稚海蜇捕食率作用的显著性。这既表明仔鱼逃避被稚海蜇捕食的能力随其发育生长而提高,也反映了稚海蜇对不同个体大小仔鱼捕食作用受仔鱼密度制约。  相似文献   
103.
陈朴贤 《台湾海峡》2012,31(4):587-593
褐毛鲿(Megalonibea fusca)属石首鱼科(Sciaenidea),毛鲿鱼属(Megalonibea),是朱元鼎等(1963)命名的新种.其为近海暖温性底层大型鱼类,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1998年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开展褐毛鲿人工繁殖和育苗在国内首获成功,二批共培育出幼鱼6.667×105尾,其中第一批平均全长为32.55 mm和37.55 mm的幼鱼共8.680×104尾,第二批全长为24.0~35.0 mm的幼鱼共5.799×105尾.对1998年褐毛鲿室内人工催产、仔稚幼鱼的培育技术、仔稚幼鱼的食性和生长发育、生态习性,以及早期发育稚鱼阶段的适盐生存下限进行了分析.褐毛鲿适宜的产卵水温为23.0~26.0℃,盐度为29~32.催产激素以DOM剂量为3.5 mg/kg和LHRH-A3剂量为4.5μg/kg混合使用效果最好.仔、稚、幼鱼培育饵料依次为牡蛎幼虫、轮虫、卤虫、桡足类,在水温为24.5~29.5℃,盐度为18~28条件下培育,25d龄鱼苗全长为19.0~26.0 mm,80%完成变态进入幼鱼期,育苗成活率达25.3%.褐毛鲿稚幼鱼适盐范围为4~38,属于广盐性种类,可在海水和咸淡水中养殖.  相似文献   
104.
基于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技术是系统生物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海洋生物学中。由于海洋环境具有高盐度的特点,海洋生物与其他生物相比,体内代谢物浓度差异极大。通常来说,海洋生物为应对高盐度的海水环境,其体内的渗透调节物,例如牛磺酸、甜菜碱、氮氧三甲胺等的浓度往往是其他代谢物的数百倍,造成体内代谢物所占代谢组权重的极不均衡。因此,选择合适的代谢组数据预处理方法,是准确分析海洋生物代谢组差异的关键。本研究以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幼鱼为研究对象,经低盐胁迫48小时后,利用一维核磁共振氢谱,分析了褐牙鲆幼鱼全组织在低盐胁迫后的代谢组变化,比较了三种不同预处理方法 (单位方差换算、帕莱托换算与对数化-中心化处理)对于低盐胁迫诱导的代谢响应分析的差异。结果表明,褐牙鲆幼鱼体内的渗透调节物-氮氧三甲胺浓度是其他代谢物浓度的200倍以上,而低盐胁迫可诱导褐牙鲆幼鱼体内显著的代谢响应。其中,对数化-中心化处理的代谢组数据,经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后,能发现8个低盐胁迫诱导的差异代谢物(不含1个未知代谢物),与代谢物定量结果一致,多于其他两种预处理方法 (单位方差换算、帕莱托换算)的代谢组分析结果,适合用于褐牙鲆代谢组学分析。以上研究结果为褐牙鲆代谢组数据的准确分析提供了方法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5.
我国褐煤资源较为丰富,主要分布于内蒙古东部、云南省和黑龙江省。褐煤主要的传统利用方式是直接燃烧发电,但其存在能效低、污染重等问题。除发电外,褐煤新型利用方式逐渐成熟,制取天然气以及提质后发电就是其中的代表。本文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法,计算了褐煤制取天然气与褐煤提质后发电在终端利用能效相同的情况下,产生1 GJ有效能量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为158.173/e kg/GJ、480.68/e kg/GJ(e为能源终端使用能效)。显然,从温室气体排放角度,褐煤制取天然气优于提质褐煤发电技术。  相似文献   
106.
云南禄丰鹅头厂铁铜矿床是滇中地区著名的元古宙含铜富铁矿床之一,矿床中除了铁、铜等资源外,还伴生少量的稀土组分。本文利用国际上矿物与地质行业前沿的矿物自动分析测试方法——矿物表征自动定量分析系统(AMICS),结合扫描电镜-能谱(SEM-EDS)显微结构原位分析技术,完成了常规岩矿鉴定手段难以完成的矿物定量识别和鉴定,首次在禄丰鹅头厂铁铜矿床中发现了氟碳钙铈矿、氟碳铈矿、褐钇铌矿等独立的稀土矿物。其中,氟碳钙铈矿主要富集在条纹条带状矿石中,分布极不均匀,局部富集,主要呈微细粒半自形至它形粒状晶体,多为微细粒的不规则粒状集合体,与磁铁矿间隙中的方解石和绿泥石等脉石矿物紧密共生,在氟碳钙铈矿颗粒中普遍含有呈板状或柱状、片状、针状的微细粒氟碳铈矿;褐钇铌矿也主要富集在条纹条带状矿石中,呈细小的不规则粒状,与铁氧化物边缘缝隙中的绿泥石等脉石矿物紧密共生。X射线能谱分析表明,氟碳钙铈矿和氟碳铈矿富含轻稀土元素,以Ce、Nd、La为主,含量一般Ce La Nd,含少量Pr、Y等元素;褐钇铌矿中主要金属元素有Nb、Y、Ce、Nd、Fe、Ti、Mg、Ca、U等,其中Nb的含量较高,稀土元素以Y为主,并含少量Ce、Nd等。稀土矿物的发现,对探讨该矿床及整个滇中地区前寒武纪(中元古代)铁-铜(-稀土)矿床的成因有着一定的指示意义。根据矿床中稀土-铁氧化物的产出特征和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鹅头厂矿床中稀土-铁氧化物的形成与Columbia超大陆裂解时的深部(地幔)岩浆活动有关,并受到多期次后期热液事件的叠加改造。  相似文献   
107.
本文利用试验和考察资料,初步揭示了哈密地区无核白葡萄在制干过程中的色泽褐变,主要受鲜果含水量、成熟度、采晾时期的自然降水和晾房气象条件的影响。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防止葡萄在制干过程中色泽褐变的一些生产措施。  相似文献   
108.
大庄铌稀土矿床赋存于双山碱性岩体中。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岩体中SiO_2含量53.68%~57.80%,Al_2O_3含量19.17%~22.61%,Na_2O+K_2O含量10.95%~16.40%,A/NK比值1.38~1.83,分异指数(DI) 91.23%~96.33%,具有高分异、富硅和富碱特征,是典型的A型花岗岩。少量的霞石伟晶岩脉和晶洞的出现,说明含矿碱性正长岩的形成与岩浆—热液阶段有关。铌矿的富集与萤石、钠长石化密切相关,含矿碱性正长岩比无矿碱性正长岩分异程度高,该矿床属岩浆分异型矿床类型。矿床可利用的独立矿物主要为褐钇铌矿,富含钇族稀土元素,钽的含量较低,具有其独特性。矿石伴生稀土∑REE含量为791.24×10~(-6)~1 831.70×10~(-6),有一定的综合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9.
上海地区褐飞虱发生程度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高空环流、海温资料和地面气象资料对上海地区水稻褐飞虱的发生期和发生量组建了长、短期结合的5个预测模型。它们褐飞虱田间始发期预测模型、灯诱始发期预测模型、高峰值出现时间预测模型、高峰虫量预测模型以及褐飞虱自然观察圃密度(百穴虫量)模拟模型。这些预测模型配套组合使用,可以判断上海地区每年褐飞虱发生的时间及严重程度,为褐飞虱的防治提供实时依据。  相似文献   
110.
褐铊矿在我国的首次发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毛水和  吴永明 《矿物学报》1989,9(3):253-256
褐铊矿是一种罕见的稀有分散元素铊的矿物,产于西藏洛隆县斯拉沟的天然河流重砂中。与其共生的矿物还有方铅矿、白铅矿,黄铁矿、白钨矿、锆石、锐钛矿、赤铁矿、钛铁矿、重晶石、榍石等。三个颗粒的17个不同部位的电子探针定量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为:Tl_2O_398.53%,SiO_2 1.09%,Al_2O_3 0.19%,Fe_2O_3 0.16%,总量99.97%。属等轴晶系,空间群,T~5-I2_13,晶胞参数a=10.55,Z=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