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3篇
  免费   1247篇
  国内免费   1436篇
测绘学   162篇
大气科学   1134篇
地球物理   417篇
地质学   1210篇
海洋学   3533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327篇
自然地理   356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175篇
  2021年   192篇
  2020年   206篇
  2019年   207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177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178篇
  2014年   371篇
  2013年   294篇
  2012年   378篇
  2011年   348篇
  2010年   306篇
  2009年   355篇
  2008年   331篇
  2007年   295篇
  2006年   296篇
  2005年   265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192篇
  2002年   196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56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147篇
  1997年   131篇
  1996年   130篇
  1995年   142篇
  1994年   149篇
  1993年   103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97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49年   7篇
  1948年   4篇
  1947年   5篇
  1946年   4篇
  1943年   5篇
  1942年   5篇
  1941年   2篇
  1936年   4篇
  193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长江口及济州岛附近海域变性水团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所谓水团分析,主要是指划分水团的边界,确定水团的基本特征以及分析研究水团的消长变化规律。本文研究的海区大多属于浅海区域。浅海水团易受海洋外部因素的影响,变性显著,因此,浅海水团的分析实际就是水团的变性分析。所谓水团的变性,主要是指水团特征的示性水平从高向低的过渡,并逐渐丧失其示性特征的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12.
蓝先洪 《海洋地质前沿》2005,21(4):1-4,i001
中国海域发育了一系列沉积盆地,各盆地地层发育之间的差异说明它们处于不同的构造位置以及各自特有的演化历史。依据中国海域地层研究资料,论述了中国海域的前中生代地层和中、新生代地层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13.
海水双壳贝类的生物沉积及其生态效应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沿岸自然环境 ,双壳贝类经常达到很高的丰度 ,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双壳贝类作为滤食性动物具有很强的滤水能力 ,如扇贝、贻贝、蛤和牡蛎的滤水率均可达到5L/(g·h) ;它们能够过滤大量细小的颗粒物质 ,包括浮游物、浮游藻类、微生物、贝类幼虫和中型浮游动物等 ,还包括来源于双壳贝类以及其它动物 (如鱼 )粪粒的碎屑 [1,2]。双壳贝类通过过滤大量的水体摄取浮游植物和有机颗粒 ,同化一部分有机质 ,其它则以粪的形式排出 ,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于养殖生态系 ,目前的研究还比较少 ,但已…  相似文献   
114.
115.
王忠 《海洋信息》2001,(2):14-16
海域使用管理两项制度的推进,是国家海洋局2000年重点工作任务之一。在局党组的高度关注下,在海域管理司领导和全司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在财政部综合司的大力支持下,2000年海域使用管理工作成效显著,管理力度明显加大。 1 稳打稳扎,逐步贯彻落实海域使用管理的两项制度  相似文献   
116.
黄海太平洋褶柔鱼资源现状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正之 《海洋科学》1996,20(6):34-38
太平洋褶柔鱼是我国近年在黄海开发的重要渔业资源。首先概括了本种柔鱼的基本属性,阐述了资源开发现状,块状分布,种群,渔获量和资源量,对块状分布的形成作了理论分析;最后探讨了黄海柔鱼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17.
118.
赤道太平洋初级生产力对EI Ninno事件响应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9.
热释光是矿物晶体接受环境核辐射作用后积蓄起来的能量在受到热激发时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的一种物理现象,它与晶体损伤、晶体中杂质混入等原因所导致的晶格缺陷有关.热释光强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自然界中长寿命放射性元素(238U,235U,230Th,40K及其子体)的衰变,与其他物理、化学、生物或人类活动无关.热释光特征能有效反映晶体形成的环境条件.热释光方法的制样简单、测量快捷,因此在辐射学、核工业、核医学、环境学、农业、考古学、地质学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陆地地质学上热释光方法在地质年代测定[1,2]、地层对比[3]、矿物世代划分[4]、矿床含矿评价[4,5]、陨石形成热的历史恢复[6]以及地质事件识别[7]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少成果.  相似文献   
120.
赤道西太平洋的边界层特性和通量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