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篇
地质学   11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西南极沿海雪暴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耀荣 《海洋学报》2000,22(6):124-130
对“雪暴”这种天气,国内外有不同的称谓有的国家称为高吹雪,也有人称为暴风雪.日本称为地吹雪,我国高寒的东北地区称之为“烟炮大雪”.现在我们按中气象局规定统一称为“雪暴”.它的定义是:大风席卷着飞雪,垂直高度从几米到几百米,水平能见度从小于1 000 m到小于10 m,很难辨认出当时的雪是从天降下的,还是风吹起的。  相似文献   
42.
本文根据四次南极考察所取资料,对西南极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长城站地区第三纪火山岩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总结,在火山岩地层的划分、岩相学和矿物学特点、岩浆的生成演化等问题上提出了新的认识。 长城站所在的菲尔德斯半岛出露有一套层状的熔岩、火山碎屑岩和火山碎屑沉积岩,是第三纪岛弧火山作用的产物。长城组包括碧玉山段和玛瑙滩段,由熔岩和正常火山碎屑岩组成,同位素年龄测定证明其形成于古新世至始新世。化石组主要形成于渐新世,其下部化石山段的含有植物化石的火山碎屑沉积岩不整合在玛瑙滩段岩层之上,上部的岩块山段以集块熔岩、角砾熔岩为主体,火山活动可能持续到了中新世早期。整个半岛的火山活动有两个高潮,两次较强烈的火山作用之间是较长的喷发间断,造成半岛岩石被风化剥蚀和火山碎屑沉积岩的出现。次火山岩以岩颈、岩墙、岩脉和规模较小的岩株等形式产出,并受到古火山机构和基底断裂的控制,沿着北西西-南东东的方向有规律地分布。从火山喷发中心和火山岩分布特点分析,该区火山活动有从西向东逐渐迁移的趋势。 熔岩以高铝玄武岩和玄武安山岩为主,安山岩、英安岩数量较少。斜长石和普通辉石是最主要的造岩矿物。高铝玄武岩和玄武安山岩中斜长石斑晶的核部往往为倍长石或钙长石,边缘成份与  相似文献   
43.
阿蒙森海是当前全球变暖背景下西南极冰盖消融的核心区域。本文分析了中国第34次南极考察采集自阿蒙森海的ANT34-A5-7岩芯中生产力和冰筏碎屑含量等指标,旨在重建研究区深海氧同位素MIS 6期以来表层海洋环境和西南极冰盖演化历史。研究结果显示,阿蒙森海生产力呈现间冰期高、冰期低的特征。在末次间冰期(MIS 5.5)具有比当前更高的生产力水平,同时伴随着西南极冰盖的严重消融。这个现象归因于MIS 5.5更暖的海表温度、更少的海冰覆盖,以及向南入侵的绕极深层水的上涌。该研究结果可对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4.
以K-Ar,(39)~Ar-(40)~Ar和Rb-Sr法对菲尔德斯半岛的火山岩进行了同位素测年。实验结果表明,半岛的火山作用从晚古新世开始,可能一直延续至中中新世的早期。其间,碧玉山段的岩石分别以Rb-Sr和(39)~Ar-(40)~Ar法测定了形成年龄,年龄值为54Ma和55Ma,属于晚古新世;岛上广泛分布的玛瑙滩段熔岩的K-Ar年龄区间为45~50Ma,为早始新世;化石山段从中始新世到渐新世;而最晚形成的岩块山段的时代为中中新世的早期。这些数据,与地质和古生物证据一起,对了解该区地层的相互关系和讨论火山作用提出了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