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00篇
  免费   6688篇
  国内免费   7402篇
测绘学   2587篇
大气科学   7234篇
地球物理   3863篇
地质学   22901篇
海洋学   3772篇
天文学   319篇
综合类   2848篇
自然地理   3366篇
  2024年   345篇
  2023年   1347篇
  2022年   1592篇
  2021年   1829篇
  2020年   1381篇
  2019年   1697篇
  2018年   1235篇
  2017年   1210篇
  2016年   1338篇
  2015年   1601篇
  2014年   2410篇
  2013年   2000篇
  2012年   2180篇
  2011年   2255篇
  2010年   1979篇
  2009年   2130篇
  2008年   2168篇
  2007年   1767篇
  2006年   1521篇
  2005年   1567篇
  2004年   1339篇
  2003年   1325篇
  2002年   1065篇
  2001年   1072篇
  2000年   1076篇
  1999年   958篇
  1998年   871篇
  1997年   887篇
  1996年   810篇
  1995年   742篇
  1994年   651篇
  1993年   549篇
  1992年   524篇
  1991年   426篇
  1990年   368篇
  1989年   254篇
  1988年   111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7篇
  1976年   9篇
  1975年   6篇
  1974年   7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徐文艺  傅斌 《矿物学报》1997,17(1):86-92
对沙溪斑岩铜(金)矿矿区有关岩体斑晶矿物的显微特征和矿物化学研究显示:含矿斑岩成岩物质主要源于地幔,但在岩浆上侵过程中受到壳源组分混染,其暗色矿物富Mg、Ti、;无矿斑岩以壳源为主,暗色矿物富Fe;含矿班岩与无矿斑岩结晶动力学环境亦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992.
松潘—甘孜造山带中丹巴地区变质岩的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宏  徐士进 《矿物学报》1997,17(2):135-141
对丹巴地区动热变质岩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第一类型包裹体为高密度CO2包裹体,与深层滑脱作用密切相关,其温度、压力可代表变质峰期的温压条件。第二类型包裹体为CO2-H2O包裹体,H2O含量增加,与变质峰期后的抬升作用有关。第三类型包裹体为NaCl-H2O包裹体,以H2O为主,与抬升作用引起的退变质作用有关。其形成温度依次降低,说明它们是在变质作用的不同阶段捕获的。  相似文献   
993.
本文报道了用高精度热电离质谱(TIMS)法测定的贵州郑家洞AZJ-2号石笋的铀系年代。该石笋经历了三个速度不同的生长阶段,顶部90cm及底部21cm生长迅速,TIMS铀系法高分辨率年代结果仍不足以给出其确切的生长速率。精确建立碳氧同位素演化时间坐标的困难,应是从新生碳酸盐提取古气候演变信息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AZJ-2的生长起止年代为距今14.7 ̄13.8万年,贵州在此期间可能处于温暖湿润的气候条  相似文献   
994.
成岩过程中泥岩的成岩矿物会随成岩体系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因此有效地识别成岩矿物组合与划分成岩体系,对深刻 理解有机质生烃的差异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选取东营凹陷古近系不同层段埋深在1200~4500 m的泥岩,通过岩石薄片、 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检测,有效地区分了外源输入的矿物(如石英)与成岩矿物(亮晶方解石和白云石)等显微特征的差 异,据此建立了定量估算泥岩中成岩转化的黏土矿物含量的方法:C陆源=(C/Q)沙一×Q样品和C成岩=CXRD-C陆源,其中C为黏土矿物含 量,Q为石英含量,更好地反映了泥岩成岩过程中黏土矿物的演化特征。在埋藏演化过程中泥岩中的成岩矿物和组合呈现出 两段性,3000 m以上黏土矿物和白云石的成岩转化较慢,形成了以伊蒙间层+高岭石的成岩矿物组合,推断其经历了酸性成岩 环境和开放成岩体系;3000 m以下黏土矿物和白云石的成岩转化过程加快,形成了以伊利石+绿泥石+白云石的成岩矿物组 合,推断其经历了碱性成岩环境和封闭成岩体系,充分展现了泥岩在深浅层成岩环境和体系的差异性。与前人研究东营凹陷 泥岩中由有机质生烃产生异常压力造成的开放/封闭体系界限基本吻合,表明泥岩中矿物埋藏演化经历的成岩体系与有机质 生烃形成的压力体系具有较好的响应关系,这对认识不同成岩体系下有机质的生烃过程和生烃机理的差异性具有重要的 意义。  相似文献   
995.
滩间山金矿床位于柴达木块北缘,产于中元古界万洞沟群碳质糜棱片岩和华力西晚期侵入岩中。矿主档是在热水沉积、区域变质和热变质预富集的基础上,与进变型绿片岩相韧性切带的退化演化同步,经历了脆韬性,韬脆性和脆性剪切变形成矿阶段的演化并遭受华力西晚侵入岩浆活动的叠和改造而形成的,属多因复成矿床。  相似文献   
996.
刘恒福 《青海地质》1997,6(1):34-38,6
作者通过在唐古拉山雁石坪地区进行稀密度化探扫面工作,发现了一处Ag含量高,矿化明显,相关元素异常相互套合好,具有一定规模的,以Ag为主的多金属矿化综合异常。  相似文献   
997.
张继荣 《云南地质》1997,16(1):85-90
1矿床地质特征矿床位于德钦县拖顶乡尼任。区域构造上处于松潘-甘孜褶皱系,中甸褶皱带,布伦-石鼓褶皱束。矿区出露泥盆系中、下统。泥盆系下统(D1)为一套浅变质的陆源碎屑岩,顶部具一层厚约10米的黑色含石膏条带炭质、钙质板岩;中统(D2)为一套局部大理岩化的内碎屑白云岩、砂质、泥质白云岩。矿区为一向北东~北北东缓倾斜的单斜构造,发育近南北向的逆断层及近东西向的正断层。铜矿(化)体产出于中泥盆统(D2)底部白云岩中,受层位及岩性控制,已发现5个铜矿体(图1)。1·1含矿层铜矿(化)体产于泥盆系中统下段(DZ),岩性…  相似文献   
998.
云南湖泊的水质及沉积物地球化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志文 Whit.  TJ 《云南地质》1997,16(2):115-128
云贵高原上的众多湖泊,其经济意义十分重要,1994年10月,对24个湖泊采集水样和沉积物,室内深入研究后提出每个湖泊化学、物理特性以及区域地质、人类活动对水质和沉积类型的影响。云南构造成因的深水湖泊的水质与浅水溶蚀湖盆有区别。一般来说,后者要比前者更具有高营养积聚,并显示出较敏感的湖滨扰动。即便如此,凡是有大型植物生长的浅水湖泊,其水体都呈低营养质特点。除了重硫酸钠型的程海外,其它湖泊均以Ca 2、Mg 2、HCO3-1离子为特征,可能是由周边区域地质环境及碳酸盐类岩层所决定。特殊的电导性和同位素δ18O呈正相关性表明:此为溶解物和18O均由蒸发作用引起的结果。滇东南大型洗水湖呈18O富态;小型深水湖泊18O呈消减态。降雨汇聚径流量显著多于自深水体的小型浅水湖中的18O也呈消减淡化。同位素证据表明:程海表面5m内的18O在减少,此为蒸发量增加、入湖汇流水体性质发生变化及多样性所致。地表冲刷是毁林、农耕、土壤侵蚀以及工业化等方面的结果。湖泊高丰度营养化物质表明:人类活动已严重影响水质。沉积物中低有机质是因为地表冲刷而使愈来愈多的非碳酸盐类和碎屑物组分混入的结果。需要由环境保护来加以控制,以平衡因经济活动而造成的生态感应和对水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9.
滇东南薄竹山复式岩体的地质特征及其演化规律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张世涛  陈国昌 《云南地质》1997,16(3):222-231
薄竹山花岗岩体是一个复式岩体。1989年~1994年间,笔者在进行1:5万老寨街幅和老街子幅区域地质调查时应用岩石语系单位划分方法将其分解为23个侵入体,建立了7个单元,归并为2个序列和一个独立单元。岩石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均显示各单元属于“S”型花岗岩,形成时期在白垩纪~老第三纪之间,从早期到晚期岩石结构由一期结构向具有二期结构和微花岗结构演化,成分由偏基性向偏酸性、碱性方向演化。  相似文献   
1000.
高建国  秦德先 《云南地质》1997,16(4):368-376
铅锌矿床赋存于陡山论组碳泥质白云岩中。合矿地层的Ph、Zn、Ag、Cu、Co、Ni等元素含量普遍较高,各元素间呈正相关关系。北东~北北东高角度道断裂控制了矿带的展市方向,次级断裂控制了矿体(脉)的空间形态。矿物原生分带明显,矿床下部为破铁矿;上部为铅锌矿。地表为风化型铁矿。成矿经历了三个阶段:同生沉积(成岩)→后期改造→地表及浅部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