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55篇
海洋学   114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海洋世界》2007,(6):4-4
西沙甘泉岛海域的珊瑚礁正遭受长棘海星大军侵袭,数百平方米珊瑚礁变成白骨。长棘海星属于棘皮动物,是一种状似葵花的水生物,浑身长满了剧毒长刺。它们吃珊瑚虫的  相似文献   
62.
《海洋世界》2013,(3):58-63
第一处:马尔代夫古丽都岛度假村古丽都岛度假村位于马尔代夫拉薇雅微环礁,以丰富的鱼类而闻名的地域。古丽都岛度假村周围是彩虹色的珊瑚礁,绿松石色的水和白色沙滩。这里的平房和别墅都装有定制的地板和家具,还有露天浴场和天然的木材墙壁,让游客完全享受异国情调。蜜月客人抵达后,酒店会特意用  相似文献   
63.
西沙海槽浅表层沉积物的稀土元素特征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西沙海槽HX132PC站位岩心沉积物稀土元素组成的系统研究,结合该柱状样浮游有孔虫的氧同位素地层研究,对比分析了南海北部陆坡西沙海槽区晚第四纪以来的沉积物物源及其环境演变。  相似文献   
64.
南海西沙地区季风季节变化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吴尚森  梁建茵 《大气科学》1998,22(5):771-778
利用位于南海中北部的西沙观测站1959~1988年30年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和1980~1988年9年探空资料,分析了西沙地区季风季节变化气候特征。30年的地面观测资料平均结果表明,西沙地区5月中旬西南(或南)风建立,对流突然加强,云量陡增,6月上旬降水量剧增。利用本文定义的季风指数,可以将西沙夏季风季节变化过程分为3个阶段:东南夏季风阶段(4月初至5月初)、西南夏季风阶段(5月中至9月初)和夏季风结束阶段(9月中至10月初)。这种阶段的划分不但与广东省汛期降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而且与南海大气环流的季节演变也有很好的联系。  相似文献   
65.
海上气态烃快速测试与西沙海槽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西沙海槽具有适合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和赋存的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 ,是中国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的远景区。为配合中国首次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调查研究 ,在该区进行了海底表层沉积物甲烷、乙烷等气态烃快速现场测试。研究发现 ,海底沉积物随着埋深的增加气态烃含量具有增高的趋势 ;最佳取样深度应在埋深 1~ 4m处 ;海底沉积物甲烷高含量异常区域主要分布在B33周围、A0 9—A11周围、B17—A0 2周围和B0 1—B0 3周围等区域。西沙海槽北部陆坡比槽底及南部斜坡具有更好的甲烷异常显示。该研究成果为以后该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重点勘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6.
南海西沙海域西琛1井生物礁的性质及岩石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沙海域西琛1井生物礁主要是由红藻门壳状珊瑚藻、有节珊瑚藻和绿藻门仙掌藻等钙藻组成的植物礁,其次为珊瑚礁.礁相类型主要有礁核相和礁后泻湖相.岩石矿物成分单一,以碳酸盐矿物为主,包括低镁方解石和铁白云石;结构组分有生物骨架、粒屑、泥晶和亮晶;结构类型有生物格架、生物障积、生物节片、生物捆扎和生物粘结结构.岩石类型包括骨架石灰岩/白云岩、粘结石灰岩/白云岩、粒屑石灰岩/白云岩.储集空间类型有粒间孔、生物体腔孔、藻架孔等原生孔隙和铸模孔、裂缝、颗粒内溶蚀孔、藻类溶孔、扩大的粒间溶孔等次生孔隙.孔隙组合类型以粒间孔 溶孔 晶间孔最为发育,储集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67.
根据穿过南海北部陆缘和南海西北部西沙海槽的人工地震测深剖面的P波波速结构,依据笔者反演的当地现今地温线对P波波速进行温压校正,得到南海北部陆缘和南海西北部西沙海槽地壳在600MPa和室温条件下的校正P波波速值.  相似文献   
68.
南海西沙海槽地壳结构的海底地震仪探测与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利用中德合作在南海西沙海槽首次获得的海底的地震仪探测数据,通过震相分析和走时模拟,研究了该区的纵波速度模型和地壳结构特征。结果显示,新生代沉积层厚1-4km,其下的地壳纵波速度从5.5km.s^-1向下逐渐增加到6.8km.s^-1,下地壳未见有明显的高速层地壳厚度在剖面两侧为25Km,向中部逐渐减薄至8km,莫霍面在剖面中部上隆,其速度反差强烈,从地壳底部的6.8km.s^-1跳跃到上地幔顶部的  相似文献   
69.
西沙海槽潜在天然气水合物成因及形成地质模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西沙海槽具备良好的热解成因气及断层通道、深部异常压力等运移条件,分析海底表层沉积物所含甲烷气来源可以很好地指示潜在天然气水合物成因.西沙海槽海底表层沉积物所含甲烷气以热解成因气为主,可能混有少量生物成因气.表层沉积物所含甲烷气为断层渗逸-自由扩散作用双重运移结果,主要有3种来源:(1)直接来自于下部断层通道中气态烃的释放;(2)来自于动态变化的水合物分解,再由渗滤作用或沿浅部微小断层向上运移;(3)来自于原地少量的生物气.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气体来源,这是海底表层沉积物甲烷高值区与下部断层相关性较大而与BSR区域并非完全一致的原因.甲烷气来源及运聚条件综合分析表明,潜在天然气水合物以热解成因为主,为断层-渗滤综合地质模式.  相似文献   
70.
《海洋世界》2015,(2):78
<正>针对读者对郑和下西洋所乘宝船的一些疑问,小编搜集了一组相关资料在这期来为大家解答。600年前,郑和统帅着浩荡的船队开始了下西洋之旅。在浩瀚的大海上,宝船精确的航线让世人叹服。它靠什么确定前进的方向?民间传说这艘宝船长44丈,是比故宫的太和殿还要大3倍的"海上巨无霸"。这样的"海上巨无霸"(长138米,宽56米)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它又是如何航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