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123篇
海洋学   10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深水浊积水道体系作为重要的油气储集体受到世界油气行业的重点关注。目前,针对浊积水道体系构型模式的研究,国外学者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仍有大量科学问题有待解决,表现为:①已有的构型级次划分方案还不完善,并且缺乏对不同级次水道单元的明确定义;②已有的构型模式研究极少涉及单一微相及其内部规模;③已有的构型模式研究远未达到定量或半定量程度。相比国外,国内的相关研究则尚处在探索阶段,科学成果甚少。为此,笔者以西非尼日尔三角洲某深水研究区为例,利用丰富的高品质资料,开展了浊积水道体系的定量—半定量构型模式研究。研究表明,浊积水道体系的构型单元可划分为7级,其中3~5构型单元分别为:单一水道、水道复合体、水道复合体组合。单一水道的宽深之间呈正相关对数关系,内部砂体以垂向加积形式分布于轴部。依据岩石相垂向充填特征,单一水道可分为4类,不同类型的单一水道具有一定的时空演化规律。依据外部形态与边界特征,水道复合体组合可分为限制性与非限制性2类,其内部的水道复合体具有5种分布样式。水道复合体的宽深之间整体呈正相关幂函数关系,但在弯曲段和顺直段的规律不尽相同。本文的研究不仅可以深化浊积水道体系的地质理论,而且可以有效降低此类油气田的勘探开发风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2.
磨刀门水道枯季水动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方神光  王少波 《水文》2013,33(5):70-74
根据2009年12月1025日磨刀门水道上至竹银下至口门近半月的同步实测水文资料,对该水道在大、中、小潮下表、中、底层的水动力特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显示,枯季磨刀门水道总体涨、落潮流速都不大,即使大潮时该水道总体表层涨落潮平均流速分别仅为0.5m/s和0.76m/s;水动力特性一般呈现:表层落潮流速显著大于涨潮流速,底层涨、落潮流速相差不大的规律;表底层涨落潮流速一般呈现随潮型增大而增大的趋势;表层涨潮历时小于落潮历时,底层涨潮历时大于落潮历时;实测结果显示,包括口门及上游河道范围内的表、底层流速出现相反的现象,时段一般出现在经过第一个长时间的落潮流之后的第二个较短落潮时间段内,且沿水深方向的转流点更为靠近表层。  相似文献   
83.
《国土资源》2012,(8):64-64
日本是个台风多发吲家,台风季节首都圈地区也经常降暴雨.但东京却很少出现内涝、首先,尔京设有先进的降阿信息系统来预测和统计各种降雨数据,再进行各地的排水调度?其次.暴雨后东京路上不积水得益于人工建造的“川”?类似壕沟的“川”密布尔京都,排涝作用非常大,所有细小水道都通往“川”,再通过比“川”更深更宽的地下水道通入东康湾进海。  相似文献   
84.
《中国地名》2009,(6):1-1
2009年5月5日至12日,第25次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会议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来自世界各国的145名代表出席会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水道测量组织(IHO)等25个相关组织的观察员列席会议。  相似文献   
85.
多参数储层流动单元识别是深水浊积水道研究的发展方向,其中判别参数的选择是多参数流动单元识别的关键。以 西非尼日尔三角洲深水浊积水道储层为例,结合开发中的动态资料,优选了泥质含量、孔隙度和渗透率三个判别参数。运 用快速聚类分析的方法,将储层划分为 A,B,C,D 四类流动单元,并通过判别分析建立了流动单元的判别函数。最后根 据流动单元的判别函数进行了流动单元的单井解释,在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深水浊积水道储层流动单元的剖面与平 面分布规律。研究表明: A 类和 B 类流动单元储层质量最好,一般在水道体系的中部和浊积水道的主体较为发育。在水道 体系演化过程中,不同期次的浊积水道迁移与叠置样式以及发育规模的不同,导致内部流动单元分布样式和类型存在差 异,平面非均质性很强。  相似文献   
86.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transport mechanism of gravel-bed rivers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river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 works.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nduct a series of laboratory experiment in a steep flume to investigate the particle segregation and the transport rate of nonuniform gravel. Median sizes of 15 mm and 7.5 mm, and gradation coefficients of 1.5 and 2.0 were selected for th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s of nonuniform gravel. In addition to the 36 sets of data collected in this study, 635 sets of existing data for gravel with both nonuniform and nearly uniform sizes we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sieve analysis and the related theory, hiding functions for both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s of this study were derived. An attempt was made to develop an Einstein-type transport relationship for nonuniform gravel using dimensionless parameters with mean size as a representative particle size. A modified Schoklitsch-type sediment transport equation with a critical unit flow discharge was also developed to reasonably predict the transport rate of gravels. In addition, a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model with a back-propagation network (BPN) algorithm was also applied in this study.  相似文献   
87.
Predicting runoff and erosion from watersheds burned by wildfires require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both hillslope and channel drainage networks. We investigate the small- and large-scale structures of drainage networks using field studies and computer analysis of 30- m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Topologic variables were derived from a composite 30-m DEM, which included 14 order 6 watersheds within the Pikes Peak batholith. Both topologic and hydraulic variables were measured in the field in two smaller burned watersheds (3.7 and 7.0 hectares) located within one of the order 6 watersheds burned by the 1996 Buffalo Creek Fire in Central Colorado. Horton ratios of topologic variables (stream number, drainage area, stream length, and stream slope) for small-scale and large-scale watersheds are shown to scale geometrically with stream order (i.e., to be scale invariant). However, the ratios derived for the large-scale drainage networks could not be used to predict the rill and gully drainage network structure. Hydraulic variables (width, depth, cross- sectional area, and bed roughness) for small-scale drainage networks were found to be scale invariant across 3 to 4 stream orders. The relation between hydraulic radius and cross-sectional area is similar for fills and gullies, suggesting that their geometry can be treated similarly in hydraulic modeling. Additionally, the rills and gullies have relatively small width-to-depth ratios, implying sidewall friction may be important to the erosion and evolutionary process relative to main stem channels.  相似文献   
88.
南海北部陆坡深水沉积体系研究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吴时国  秦蕴珊 《沉积学报》2009,27(5):922-930
陆源碎屑物质是深水地质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全球“从源到汇”研究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海底峡谷-水道搬运沉积体系和块体搬运沉积体系(海底滑坡)是大陆坡最重要的两种搬运沉积过程。根据高分辨率2D、3D多道反射地震资料、多波束测深法、旁扫声纳、重力与活塞取样等资料研究发现,在南海北部陆坡地层中,广泛发育大型深水块体搬运体系和相应深水水道沉积体系。针对白云凹陷和琼东南盆地深水陆坡区的实例研究,揭示了典型深水块体搬运的平面形态、内部结构和变形过程,进而深入认识这一地质体的形成演化过程。采用2D/3D地震资料和多种数值模拟新方法发现了第四系深水高弯曲水道及其沉积相特征、上新世琼东南盆地中央水道及中新世古珠江深水水道体系。深水沉积体系对研究我国深水油气资源的成因机理和分布规律,以及深水工程的地质灾害预测和防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9.
等深流沉积是深水环境中牵引流沉积的重要类型之一。虽然研究程度相对较高,但主要以深海测量和大洋钻探为平 台对现代海洋中的等深流进行研究,特别是大洋钻探339航次的执行,将等深流沉积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等深岩丘结 构剖析),而对地层记录中的等深流沉积研究却非常薄弱,从而也制约了对等深流沉积的研究,特别是等深流沉积模式的建 立。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北部桌子山地区中奥陶统达瑞威尔阶克里摩里组广泛发育等深流沉积,此次在详细的野外观察基础 上,对内蒙古乌海市海南区石峡谷剖面进行沉积学研究,该剖面克里摩里组从下到上可分为三段:下段以薄-中层叠置石 灰岩为特征、中段以石灰岩-泥岩岩组与泥岩互层为特征,上段以条纹状泥岩为特征。三段沉积分别代表了深水环境下等 深流水道沉积、天然堤沉积和深水盆地平原区极弱等深流沉积,在垂向上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等深流水下水道-天然堤沉积 体系。  相似文献   
90.
周文正  于非  南峰 《海洋与湖沼》2017,48(4):721-732
庆良间水道水交换对其上下游东海黑潮的流量和水团特性的变异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将历史观测的WOD资料插值为1/8°×1/8°的网格化数据,估算了庆良间水道的地转流通量特征,然后结合Argo浮标数据讨论了庆良间水道的水交换对东海黑潮水团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西太平洋通过庆良间水道流入东海冲绳海槽主要发生在水道的次表层,并且次表层的入侵可能跟庆良间水道东部的琉球流有关;(2)庆良间水道上下游黑潮的水团特性由于受到来自庆良间水道的动力混合作用导致其存在差异。黑潮次表层高盐水到达冲绳附近之后盐度略微增加,深度略微变浅,然而黑潮中层低盐水的盐度显著减小,深度明显加深;(3)庆良间水道上下游东海黑潮的次表层高盐水和中层低盐水其盐度的季节变化规律不一致。次表层高盐水盐度的季节变化可能同时受到庆良间水道的流量和表层淡水通量的影响,在冬季最强,夏季最弱,然而中层低盐水盐度的季节变化主要受庆良间水道流量的影响,在秋季最强,夏季最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