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27篇
海洋学   18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征稿启事     
《中国测绘》2011,(6):F0003-F0003
《中国测绘》杂志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主管、中国测绘报社主办。其宗旨是:关注聚焦行业热点,解剖分析行业难点,做行业忠实可靠的了望者.推动测绘与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中国测绘》是当今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内唯一的综合性全彩印期刊。每期88页,图文并茂,赏心悦目.多年来广受读者欢迎和喜爱。为进一步办好杂志,现将有关栏目做一介绍.并热诚欢迎广大读者、作者赐稿。  相似文献   
52.
Twenty-seven moss specimens collected from the Guangfayong section (Early Miocene,22.1 Ma) of the Weichang District,North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present study.Based on the morphological and anatomical features of gametophytes,all specimens were found to belong to three species:Leptodictyum riparium,Drepanocladus subtrichophyllus sp.nov.,and Amblystegium varium,all of which belong to the family Amblystegiaceae.The microhabitats and living environments of fossil mosses were also investigated based on comparison with living mosses.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se mosses grew primarily at the edges of rivers,streams,and lakes and favored being submerged in streams or lakes in the Weichang District in the Early Miocene.  相似文献   
53.
54.
青海油砂山油田第68层分流河道砂体解剖学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青海油砂山剖面第68层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内部可识别出来Gpr、Glt、Ge、Slt、Smt、Spr、Sla、Sbm、SIcr、SIh和Mri等12种岩石相,它们构成了6种岩石相组合,即:Ge-Gpr-Glt组合,Glt-Slt组合,Slt-Smt组合,Glt-Sbm组合,Sst-Mrl组合,Gpr(Spr)-Mrl-Sst-Mrl-SIcr-Mrl组合。按照沉积界面之间的切割关系,建立一个包括7级界面的界面层次,第一级为砂体的上下边界,第七级为纹层边界,沉积界面将砂体分隔为三个沉积幕,它们由六个沉积亚幕组成。砂体建筑结构要素包括侧积体(LA),纵向砂坝(LB),横向砂坝(TB),简单砾质充填(GF),简单砂质充填(SF)和堤岸砂坪(LF)等六种类型,它们具有不同的宽度和厚度比。通过露头密网格采样和沉积学分析建立了砂体渗透率原型模型,均质模型,幕式模型以及建筑结构要素模型,其中建筑结构模型与原型模型相似性最好,证明了利用建筑结构分析可以建立符合砂体客观实际的储层地质模型。  相似文献   
55.
关于带鱼Trichiurus haumela(Forskal)形态学的研究,迄今仅在消化器官和骨骼系统方面有过记载,实际上形态研究对了解鱼类分类位置等有关问题极有参考价值.作者本着上述认识对带鱼的内脏器官进行了较系统的观察,并在此基础上,从形态特征,结构功能与生活习性间的关系方面对带鱼的,分类提出了讨论。  相似文献   
56.
对蚌科11属20种蚌类肛门进行了比较解剖研究。结果表明.蚌科肛门的结构特征具有重要的分类学价值.肛门类型、肛门相对后闭壳肌位置、肛门壁内表面是否具纵嵴、肠沟终止位置等特征因种类不同而有明显差异,可作为分类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57.
早三叠世是鱼龙起源和早期演化的关键阶段,Chaohusaurus则是该时期化石材料最丰富、研究程度最高的鱼龙类群之一,但其标本几乎全部产自华南下扬子区的安徽巢湖,此外仅在中扬子区北部的湖北远安曾有少量发现和报道。本次对一件曾初步研究的远安Chaohusaurus zhangjiawanensis标本开展进一步修复和观察,对该属种形态信息缺失较多的头骨进行描述并重点与Ch zhangjiawanensis最早报道的两件标本及安徽研究程度较高的其他Chaohusaurus进行对比分析,以期补充完善对Ch zhangjiawanensis比较解剖和形态功能特征的认识并加强对Chaohusaurus内群演化、生活环境和活动范围等方面的了解。发现Ch zhangjiawanensis与Ch chaoxianensis、Ch brevifemoralis等安徽分子的骨骼整体比例和头骨各孔构成等特征相似,但较Ch chaoxianensis和Ch brevifemoralis上颌骨更长、附着牙齿更多且更密集强壮,外鼻孔的后置不明显,骨架更粗壮,躯干更僵硬。研究认为Ch zhangjiawanensis与安徽Chaohusaurus的骨骼形态差异可能是不同环境导致,推测其多而强壮的后部上颌牙和僵硬的躯干可能是因其以高度骨化的湖北鳄等脊椎动物为食和生活在局限、高盐度的浅海环境而发生的适应性演化,但也不能排除是继承自更古老的类群,或是其活动范围更大、食物来源更广等原因。据此分析,由于早三叠世恶劣的海洋生态环境,碎片化分布的小生态地理区可能广泛存在,使典型的游泳型生物鱼龙在起源和辐射后又在这些缺乏交流的“避难所”中分别演化并形成不同的形态属,但这也导致从特殊骨骼形态探讨早期鱼龙各类之间的演化关联及追索其共同祖先变得困难,因此尚需继续加强对已知早三叠世鱼龙化石层下部层位及相应化石产区附近同时期不同环境海相化石的追寻和分析。  相似文献   
58.
魏敦瑞小传     
刘东生 《地质论评》1949,14(Z2):192-192
福朗兹魏敦瑞(Frauz Weidenreich)於1948年7月11日逝世於纽约,氏於1873年6月7日生於德国之Edenkoben of Palatinate,毕业於Landon之高等学校后又在斯他斯堡,柏林,基尔,慕尼黑等地大学学医,及有关之科学,於1899年得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59.
利用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饶阳凹陷留西油田留18断块内岩心、录井、测井、三维地震以及生产动态资料,应用层次分析的方法,对远源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进行了相带划分,对砂体构型进行了解剖,明确了各相带内沉积构型样式的特征,建立了远源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精细的沉积构型模式。研究表明: (1)研究区水体整体较浅,远源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广泛发育,并进一步分为前缘近端、前缘中端和前缘远端3个相带,不同相带在砂体厚度、岩性组合特征和砂体横向连通性等方面存在差异。(2)前缘远端水下分流河道水动力较弱,所携带沉积物较少,形成横向连通性较差的小规模河口坝,河口坝之间的厚层泥质披覆夹层为主要的夹层类型。(3)前缘中端分流河道水动力强度中等,形成串珠状或分叉树枝状的河口坝,单一河口坝由2~4期前积增生体构成,前积倾角约2.2°,增生体间的泥质披覆夹层为主要的夹层类型。(4)前缘近端分流河道水流强度较大,下切作用较强,所携带沉积物较多;下伏河口坝互相叠置切割,形成连片分布的复合体;单个河口坝由多个前积增生体构成,前积倾角约3.5°,增生体内的漫溢夹层及增生体间的泥质披覆夹层为主要夹层类型。  相似文献   
60.
多枝柽柳与梭梭光合器官形态解剖结构的生态适应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多枝柽柳与梭梭是准噶尔盆地南缘荒漠的建群植物。对克拉玛依市农业综合开发区外围荒漠4种不同生境下多枝柽柳与梭梭光合器官的形态解剖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多枝柽柳主要依靠其系统演化性状,角质层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及叶表皮细胞厚度等生态适应性状以及特殊适应性结构适应荒漠环境;梭梭主要依靠其系统演化性状和特殊适应性结构实现对荒漠的适应。对比多枝柽柳与梭梭光合器官的可塑性发现,多枝柽柳与梭梭对适宜生境水、盐的要求不同,梭梭较多枝柽柳具有更宽的生态幅和更好的耐受性。多枝柽柳适宜生境土壤含水量范围为3.55%~9.4%,土壤电导率为948.47~1 759.64 μs·cm-1;梭梭适宜生境土壤含水量范围为0~3.93%、8.02%~9.4%,土壤电导率为657.48~4 380.0 μs·cm-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