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8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118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60篇
海洋学   499篇
综合类   79篇
自然地理   5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01.
在流纹质熔岩的气孔和裂隙中出现黄玉,表明母岩浆中F及亲F元素(Sn、W、Mo、Be、Li、Ta、Nb等)的含量很高,因此可能伴生有这些元素的火山成因或次火山成因的矿床。在墨西哥中央高原上分布极为广泛的黄玉流纹岩,与美国西部黄玉流纹岩的不同之处在于:①它们在科迪勒拉东部边缘的高原上呈线性带状产出,而不像美国西部的盆岭区那样呈大面积分布;②它们的年龄范围较窄,代表了大约在30Ma以前发生的岩浆幕,而不像美国西部那样代表在50Ma期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③黄玉流纹岩分布区未出露前寒武纪岩石,而在美国人们通常假定黄玉流纹岩下伏有前寒纪岩石;④它们与双峰火山作用的伴生关系远不如美国西部那样清楚,而且不涉及玄武质岩石;⑤似乎没有含石榴石的黄玉流纹岩;⑥它们伴有大量的锡矿化,但在美国,黄玉流纹岩伴有克莱马克斯型斑岩钼矿床;⑦与此相当的侵入岩特别富B。直接与喷出的黄玉流纹岩穹丘有关的矿床仅包括:(1)玻斑状顶盖角砾岩、陆倾斜流动条带、交叉断裂中的喷气孔锡石和木锡矿以及边缘砂矿;(2)充填裂隙的宝石黄玉和宝石黄玉砂矿。明显地与同期岩浆作用有关的地下矿床包括(3)产于碳酸盐岩中的Ag-Pb-Zn脉状矿床和交代矿床;(4)近地表花岗岩接触带中的含铀萤石矿床;(5)与更深处花岗岩有关的矽卡岩/萤石/Zn-Pb-Ag/Sn/Be矿床。在Pinos、Zac地区流纹熔岩下之很厚的火山泥矿床,可能是由于岩浆与地表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这些与岩浆相互作用的地下水后来在平流循环时引起碳酸盐岩围岩中出现银矿化。 Spor山型的铍矿床可能产于某些黄玉流纹岩熔岩流还未出露的底部,但这还没有得以证实。  相似文献   
102.
在不同温度下,对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越冬亲虾进行人工感染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实验,利用腹部采血和剪取游泳足进行活体取样.统计感染对虾发病及死亡情况,利用巢式PCR技术检测WSSV,统计实对虾受WSSV感染情况.结果显示,在对虾累计死亡率上游泳足取样的高温组(18~21 ℃)和低温组(9~12 ℃)有显著差异(P=0.041<0.05),高温组明显高于低温组;在对虾受WSSV感染程度上,高温组主要呈严重感染(91.67%),中温组(13~16 ℃)和低温组则主要呈轻度感染,且温度越低受感染程度越轻;在跟踪WSSV感染对虾进程研究上,高温组在48 h检测出WSSV,中温组和低温组则分别在72 h和96 h检测出WSSV,明显滞后于高温组.表明温度对WSSV感染对虾有一定的影响,低温(9~12 ℃)条件下WSSV也能感染对虾且导致死亡,但低温可抑制WSSV的增殖,减缓感染进程,延迟白斑综合症(WS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3.
长山群岛海域发展扇贝养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贝类作为水产品的主要品种之一,主要包括鲍鱼、蛤类、贻贝、牡蛎和扇贝,具有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和食用方便等特点.在世界贝类生产中以牡蛎和蛤类为主,但贸易品种则以贻贝和扇贝为主.据2000-2004年统计,我国贝类生产的产量占亚洲贝类的产量大体都在80%左右,而中国的扇贝产量占亚洲总量的8%-10%左右.长山群岛的虾夷扇贝产量占全国的40%以上.因此,扇贝生产既具有国内意义,也具有国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4.
同工酶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虾类群体遗传学及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研究方面.同工酶电泳显示对虾有相应的亚群差异,暖水性虾类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于冷温性种类;连续分布的且在不同生活史阶段所处的栖息地环境变化幅度大的种类往往表现出较低的遗传多态性,虾类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和杂合度都较低,养殖群体比野生群体更低.但同工酶电泳技术往往检测不出一些"隐性"或"中性"变异而低估了遗传多样性水平.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虾类遗传多样性的研究逐渐向线粒体DNA和核DNA的多态性方向发展.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FLP)在虾类线粒体多倍型、物种标记以及比较野生和养殖群体线粒体COI 基因的多态性比较等方面应用普遍.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技术主要应用于虾类不同地理群体遗传多态性调查,养殖群体与野生群体之间、养殖群体世代之间的遗传多态性比较,该技术得到的虾类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于同工酶电泳技术.扩增片断长度多态性(AFLP)技术在虾类中主要应用于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有关虾类的AFLP遗传多样性分析的报道不多.利用AFLP技术对连续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显示,随着选育世代的增加,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呈现下降趋势,但随着选育时间的延长,群体之间的分化逐渐降低,群体的遗传结构开始趋于稳定,成为一个品系.单一重复序列(SSR)技术主要用于标记种群遗传特异性、不同地理群体间以及野生和养殖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差异.DNA序列分析技术特别是线粒体序列分析技术近年来在虾类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逐渐增多.mtDNACOI、mtDNA12S rRNA和mtDNA16S rRNA的基因序列差异被应用于形态相近物种的鉴别、亚属分类、确定个体间亲缘关系和野生与养殖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差异等.为了实现对虾类种群遗传差异的更深入了解,人们把种群遗传结构的研究和系统地理学相结合,即用分子系统地理学的方法来研究遗传谱系空间分布的历史特征,通过种群遗传结构的分析来探讨种内系统地理格局的形成机制、系统发育关系以及现有分布特征,并结合种群的地理分布状况来发现和验证与其相关的地质事件,追溯和揭示种群的进化历程.从育种、养殖以及资源保护的角度出发,人们开始研究野生群体的种质基因库,希望根据群体遗传结构确定合理的增殖策略,制定科学的保护措施,确保虾类养殖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5.
研究了不同盐度对克氏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幼虾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试验用虾体长(3.13±0.30)cm,体重在(1.82±0.21)g.在25℃条件下,试验设置0、2、4、6、8、10、12共7个盐度梯度.在试验设置的盐度范围内,在盐度为2时,克氏原螯虾幼虾的的耗氧率与排氨率最低,由此可以表明幼虾对盐度调节的等渗点在2左右.随着盐度升高,幼虾的耗氧率和排氨率也随之上升,Turkey HSD test发现,在对照组、2、4和6盐度组的耗氧率、排氨率差异明显(P<0.05).超过0~6的盐度范围时,盐度对幼虾的耗氧率、排氨率影响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6.
一、地形气候评判法 在广大山区范围内,如何选择柑桔树安全越冬基地县?其方法和途径很多。本文采用地形气候评判法,以鄂西山区为例,其程序如下: 1、选定地形气候类型:根据调查,柑桔树在冬季受寒潮或冷空气南下,遭受冻害。同时,冬季辐射冷却降温,受到睛冻威胁。对此,采用合适地形气候类型,可以减轻两种冻害,使柑桔树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107.
本文运用上海112年月平均温度资料和1月、10月的月平均海平面气压场110年资料,分析了以上海资料为代表的长江下游地区越冬季节温度由偏冷转向偏暖的长期变化及其有关联的大型环流系统的低频振动。发现近百年中前冬11月、12月和后冬2月这三个月的冷暖长期变化相似,特点是前50年左右偏冷占优势;后50年左右偏暖占优势,相应地10月大型环流中亚洲大陆冷高压的优势是前50年偏强偏东;后50年偏弱偏西,北太平洋高压的变化趋势则是前50年偏弱;后50年偏强。1月气温的长期变化与上述11月、12月和2月的冷暖变化不同,对应的大型环流低频振动也不同。  相似文献   
108.
吐鲁番葡萄免土埋越冬技术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吐鲁番市葡萄乡铁提尔村和红柳河园艺场五队为试验区,在2007-2008年越冬期间,利用白绒胶粘布、黑绒胶粘布、深色再生绒毡、黑色PVC保鲜膜作为覆盖材料,开展葡萄免土埋越冬气象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免土埋覆盖能较好起到保温保湿作用,基本能满足葡萄安全越冬需要。  相似文献   
109.
玉米螟越冬死亡率的气象条件及其预报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994-2004年黑山气象资料和玉米螟越冬期资料,采用通径分析方法,对玉米螟越冬期的气象条件与死亡率的关系进行分析,建立了4月和5月死亡率的预报模型。结果表明:玉米螟受3-5月的气象因子影响较大,死亡率明显高于越冬前的死亡率,建立的模型能够反映玉米螟越冬期气象条件与死亡率的响应关系,可在实际预报业务中作为参考依据。考虑越冬前死亡率的预报拟合率明显高于不考虑越冬前死亡率的模拟结果,说明在对玉米螟进行预报时,只考虑气象因子,不考虑虫源基数是不全面的。  相似文献   
110.
水生动物往往会通过调整自身生理生化特征而形成各自固有的越冬生存适应对策,因此,深入探究越冬对具有冬眠习性的目标水产养殖动物机体生理状况的影响过程与机制,对指导其安全养殖具重要参考价值。以池塘专养模式下2+龄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同生群个体为研究对象,从机体形态、血清生化、脏器相关功能酶活力和肌肉与裙边物性等四个维度开展了中华鳖越冬前后生理生化特征的差异研究,以进一步了解越冬对中华鳖生理生化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1)越冬期间实验中华鳖总体上呈现较明显的生长态势,所测30项体尺性状和12项质量性状测定值间的差异相似性分别为46.7%和8.3%;(2)所测16项血清生化指标中,越冬后显著降低的为TG等5项(P<0.05),显著增加的为TP等4项(P<0.05),无显著差异的为GLB等7项(P>0.05);(3)所测8项脏器酶学指标中,越冬后酶活力显著下降的为肝脏CAT、POD和脂肪酶(P<0.05),显著升高的为胃蛋白酶等相关酶指标(P<0.05);(4)所测7项物性指标中,越冬后裙边弹性和咀嚼性均显著增加(P<0.05),其余为下降或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越冬为引起肝脏功能发生正常切换的重要时期,但不会引起心肝功能产生实质性改变。研究结果可为中华鳖越冬生理生态学研究和池养中华鳖越冬管理技术体系构建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