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7篇
  免费   676篇
  国内免费   849篇
测绘学   34篇
大气科学   760篇
地球物理   216篇
地质学   2445篇
海洋学   351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181篇
自然地理   235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212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76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4年   1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用Gumbel极值分布推算气候极值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用Gumbel极值分布理论推算气候极值的矩法、Thomas曲线公式和最小二乘法。并计算多年一遇的年最高气温、年最大均风速、年最大日降雨量和年最大波高。指出,变率小的要素极值再现期短;变率大的要素极值再现期长;Thomas曲线公式的计算结果较其它两种方法接近历史实况,且计算简便。  相似文献   
32.
本文提出风暴潮增水系统的记忆期概念,用实测资料和理论模型分析了记忆期的存在,把记忆期的概念应用于风暴增水预报方程中,并且用实测资料作了检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3.
34.
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的病原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对导致我国北方海区栉孔扇贝在养成期大规模死亡的病原研究已成为国内养殖界各方关注的焦点之一。其中对致病原因的探查工作至今至少涉及到原核类微生物 (如立克次体 ,衣原体等 )、病毒、寄生原生动物、环境因子 (如饵料、水温等 )以及微生物等几方面[1~4,6~9]。在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规划项目 (973)的资助下 ,我们自2000年1月起对导致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的各种可能诱因分别从流行病学、环境、组织病理学以及病原学角度开展了深入、全面的调查与检测 [2]。在此基础上 ,本课题组新近又开展和完成了对栉孔扇贝各类可疑病原的…  相似文献   
35.
尝试对南黄海东北陆架YSDP105孔0.60-29.68m的沉积层序进行环境磁学的研究,测量了岩心的磁化率,非磁滞剩磁,饱和等温剩磁等磁学参数。对磁学参数及其有关比值的研究发现,沉积层序以含碎屑成因的低矫顽力磁性矿物为主,另含少量高矫顽力磁性矿物。  相似文献   
36.
在Salemi(西西里西部)附近的米辛尼亚期沉积岩中,我们对一种新型的以米为单位的复合补丁礁进行了描述.其建造由两个截然不同的部分组成:(1)陡倾穹隆状微生物岩丘夹凝块叠层石和结壳状生物;(2)覆盖在微生物岩五上的珊瑚一微生物建造,其中珊瑚群体为微生物岩石所覆盖(这些微生物岩石与各种各样的结壳生物有关).微生物岩丘的增生作用是葡萄状集合体的发育、畚箕藻骨骼、结完状有孔虫、苔鲜动物、龙介虫和已胶结双壳类的堆积结果.正如地中海中其它类似的米辛尼亚期生物建造,不同部分复合微生物岩丘建造的增生过程似乎是均一的…  相似文献   
37.
越冬亲虾及其环境的细菌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38.
39.
对南海西部越南岸外上升流区17954-2站浮游有孔虫属种组合变化、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AMS14C测年的分析以及浮游有孔虫表层海水温度、温跃层转换函数的研究结果表明:在MIS3期,南海西部表层海水温度大体呈现暖-冷-暖的变化趋势;温跃层深度由浅到深阶段性变化;短时间尺度上温度与温跃层发生幅度较大的快速变化。暖事件(IS)对应于浮游有孔虫暖水种、混合层属种含量的增加,冷水种、温跃层属种含量的减少以及冬夏SST的升高;冷事件则与之相反。表层海水生产力亦大致呈现3个阶段(61~51ka,51~42ka和42~32ka)的变化,在千年尺度的快速气候事件中,暖事件对应浮游有孔虫生产力属种含量降低,冷事件对应升高。此外,在MIS3内部分暖事件(IS6和IS11~13)表现出表层海水温度降低,温跃层深度变浅和表层海水生产力升高的状况,表明该区此时上升流的存在,其形成原因推测是由于东亚夏季风加强的结果。  相似文献   
40.
编者的话     
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切身利益,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今年以来,我国南方为主的大部分地区出现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因融冰导致诱发地质灾害的问题突出,在汛期和重点工程建设期、人口密集区等重点地区,地质灾害防治任务依然繁重。国土资源部门如何加大工作力度、全面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本期刊发的有关内容,为您及时传递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2008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新精神,敬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