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2篇
  免费   545篇
  国内免费   997篇
测绘学   259篇
大气科学   452篇
地球物理   489篇
地质学   2662篇
海洋学   240篇
天文学   28篇
综合类   230篇
自然地理   104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227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2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991.
基性-超基性岩中赋存有铜镍硫化物矿床、豆荚状铬铁矿床等许多重要的矿床,基性-超基性岩成岩成矿方面的研究多采用镁铁比值,但以往利用该比值时未考虑岩石的SiO_2含量、地质构造及岩石蚀变等一些重要条件。文章结合国内外一些重要的铜镍矿床和铬铁矿矿床,考虑到上述的几个条件,讨论了镁铁比值在划分岩石类型方面的应用,通过计算给出了与前人不同的镁铁比值划分区间。  相似文献   
992.
山东省烟台市双山屯金矿产于牟平—朱吴断裂的构造破碎带中,与区域金矿的特征相似,金矿体严格受断裂的控制。深部的金矿体主要有Ⅱ-7号和M7号矿体,金矿体在空间上呈舒缓波状,并向E侧伏;断裂控制了围岩蚀变的范围、形态和分带,也控制着矿体的产状、形态,使蚀变和金矿化具有时空的一致性。勘查结果表明,深部的金矿体在产状、矿石类型等方面出现了明显变化,在-900m标高以下并未封闭,仍有向深部延伸的可能,因此要注意已知矿体边部和深部的找矿;控矿断裂在晚中生代经历了多次性质的活动,但金的成矿只是在断裂活动的特定时段发生,即早白垩世晚期(130~110 Ma)的张扭活动,该期断裂活动提供了成矿所需的运移通道和储矿空间。  相似文献   
993.
内蒙古赤峰南部地区是中国北方一个非常重要的金属成矿区。宁城县杨树沟门银-铜-铅-锌多金属矿化区及周边晚古生代、晚中生代的岩浆侵入和岩浆期后热液活动强烈,NE向、近EW向断裂构造及受其控制的中酸性脉岩发育,围岩蚀变分布广泛,局部显示了较为明显的银、铜、铅、锌等多金属矿化,有1∶50 000及1∶10 000化探综合异常显示,1∶5000地物化综合剖面异常清晰,通过探槽工程揭露具明显的矿化显示,该区具有较好的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994.
大兴安岭北部额尔古纳成矿带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有色、贵金属成矿带,内蒙古额尔古纳市太平川钼铜矿床位于该带满洲里—莫尔道嘎段(中段).矿区具有面状蚀变的特征,绢云母化强度总体上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似斑状(混合)花岗岩(或花岗闪长岩);花岗斑岩中绢云母化强度具有自上而下的强→弱→强→弱的"韵律"变化特征;从矿(化)体中心向外,具有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泥化(高岭土化)的蚀变分带;矿区平面上具有Mo、Cu、Au、Ag的元素组合及由内向外Mo→Cu、Au、Ag→W的元素异常水平分带,剖面上则具有(Pb、Ag)Hg、As、→Mo、Cu、Au(Zn、Sb、Co、Ni)→W、Bi(Mn、B)元素异常垂向分带.矿区绢云母化的强度及蚀变分带特征,平面上地球化学元素组合以及水平方向、垂向上的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分带,可以有效的指示矿区深部及边部找矿.  相似文献   
995.
文章的主要内容为:(1)对高坪地区某地质剖面的钻孔岩心蚀变强度进行赋值,将所得的数据绘制成等值剖面图,分析蚀变数据在剖面上的特征;(2)通过蚀变强度数值,求出黄溪断裂带上、下盘各种蚀变之间及其与铀矿化的相关系数,得出各种蚀变之间的相关性;(3)将强蚀变岩石、弱蚀变岩石与燕山期、印支期正常花岗岩进行对比,研究蚀变岩石的化学成分及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特征。通过综合比对研究,讨论黄溪断裂带上下盘岩石差异的原因,总结该区铀成矿规律;推测黄溪断裂上盘受矿后期构造破坏更强,且相对抬升更高;认为该区围岩中Fe3+/Fe2+和LREE/HREE值对铀矿找矿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6.
藏北多龙矿集区荣那斑岩铜矿找矿突破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荣那铜矿是中铝矿产资源有限公司近年在斑岩型铜矿找矿方面取得的一项重大突破。矿床产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北侧岛弧带中。公司在找矿初期重视基础地质研究,加强对地调和矿调成果的二次解剖,借鉴国内外斑岩铜矿区域分布规律,结合1∶5万磁法异常,明确多龙矿集区重点找矿方向;根据前期勘查成果,结合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确定荣那、拿若为重点验证区。通过总结国外斑岩铜矿蚀变模式、矿化模式和勘查模式,选择有效的激电勘查方法圈定重点验证地段。结合隐伏斑岩体系矿化中心为中低阻、负磁异常、中等极化率,外围发育黄铁矿化壳形成近似环状中高阻、正磁异常、中高极化率异常,最终确定外围正磁、中高极化环形异常系荣那矿床与青磐岩化带有关的黄铁矿化壳引起,负磁、中等极化率异常为矿化中心部位,通过选择合理网度进行钻探验证实现找矿突破。荣那矿床勘查过程中的理论思考,区域-矿田物化探异常的综合分析、有效方法的投入和验证工程的部署充分体现了科学研究与生产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997.
文章报道了浙江"陈蔡增生杂岩"中新发现一类特殊的变质基性火山岩组合,主要由斜长角闪岩和角闪岩组成,岩石具有低Ti高Mg的地球化学特征,原岩为拉斑玄武岩和钙碱性玄武岩。岩石稀土总量较低,ΣREE平均为25.46×10~(-6),轻重稀土比值LREE/HREE及(La/Yb)_N比值较小,平均分别为1.87和1.30,δEu平均为0.97,稀土配分与N-MORB及T-MORB类似,而微量元素显示为富集相容元素Cr、Ni及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K、Rb、Ba、U,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Zr、P、Ti。上述地球化学特征与玻安质岩石十分相似,微量元素比值及图解判别均指示该套变基性火山岩形成于大洋岛弧(洋内弧)环境。该洋内弧型变基性火山岩的发现表明原定陈蔡群极有可能为新元古代中期至早古生代含有古大洋地壳残片的俯冲增生杂岩,而不是华夏古陆块的基底。  相似文献   
998.
稠油掺稀开采过程中,掺稀油密度选择不当不仅会影响降黏效果,甚至会造成油井沥青质析出而使油井无法正常生产。对掺稀降黏时不同密度中质油的分子活化能、Zeta电位及掺稀时溶解焓的理论及实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中质油密度增大,分子活化能在密度为0.91g/cm3之后开始迅速增大,降黏效果明显降低;而Zeta电位值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在密度为0.90~0.91g/cm3之间出现最高值,表明中质油密度在0.90~0.91g/cm3之间原油胶体体系最稳定;掺稀油溶解焓的测定结果亦表明,中质油密度在0.91g/cm3附近溶解焓最低,此时,掺稀降黏最有利。  相似文献   
999.
以新疆吉木萨尔地区为试验区,以SASI和ETM+为主要数据源,经过数据处理后得到相应的烃类、碳酸盐岩以及二阶铁等油气异常信息。同时利用温度反演以及野外采集的光谱数据进行油气异常信息的提取研究,并结合研究区的地质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SASI数据与ETM+数据相结合,辅以温度反演信息以及地面实测光谱信息可以较好地进行地面油气异常信息提取;2吉木萨尔地区具有油气开发潜力。本次研究为吉木萨尔地区的进一步油气勘探及后期信息提取提供了一定支持。  相似文献   
1000.
提出一种结合变分水平集分割与变分光流的运动分割方法。该方法将光流能量函数与水平集分割能量函数进行整合形成新的运动分割能量函数,并采用变分方法进行优化。采用无人机序列影像对该运动分割方法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目标运动位移过大时,既能准确地估计出运动矢量,又能精确地分割出目标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