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75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110篇
地质学   178篇
海洋学   3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61.
叶先贤 《岩土力学》1984,5(2):53-62
本文叙述了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极限,对国产 DX-5型扫描电镜的最佳分辨率的获得条件进行了讨论。DX-5型扫描电镜的分辨率为80埃(见照片1),最高放大倍数为100000倍(见照片3,4)。我们利用 DX-5型扫描电镜对粘土矿物、南海海洋土和石膏-硅藻土模型材料等的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其结果表明 DX-5型扫描电镜适用于岩土力学中土的微观研究。  相似文献   
362.
《地图》2010,(1):13-13
目前,世界上最小的“雪人”在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被制造出来。它的直径仅有0.01毫米——相当于人类头发平均宽度的五分之一。它的上身和下身由两个微型锡珠构成,此类锡珠原本被用来校;隹电子显微镜镜头。在蓝光放大下,借助于能够操纵纳米粒子的工具,量子探测小组的专家大卫·库克斯博士将两个锡珠组合在一起,并用微型铂沉积物进行焊接。雪人的眼睛和笑容使用一道聚焦的离子束雕刻而成,由铂制成的鼻子也同样借助离子束进行安装。  相似文献   
363.
黄阳  邓浩 《地球科学》2020,45(12):4604-4616
铬铁矿矿物包裹体可以记录其成岩成矿时物理化学条件(温度、压力等)、化学成分演化、熔/流体富集活动规律等关键信息.然而传统的二维分析方法无法全面获取形态微小、成分复杂的包裹体信息.通过聚焦离子束-透射电镜(FIB-TEM)联用对华北克拉通遵化豆荚状铬铁矿中矿物包裹体进行观察测试,在三维空间上发现包裹体的矿物种类丰富(硅酸盐、铂族、碳酸盐等),矿物形态复杂多变,且包裹体矿物中发育位错、部分开放晶界/相界、熔流体痕迹等显微-超显微结构.因此综合矿物种类、形态、显微结构等信息推断遵化铬铁矿具有复杂的形成条件和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364.
饱和土介质中地震波在水、气分界面上的反射与透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修改的Biot模型,研究地震波在气饱和土中的传播特性以及地震波在饱和土中气、水界面上的反射和透射. 从理论上分析气饱和土与水饱和土的特性差异,根据界面连续条件推导了反射系数与透射系数的一般计算式;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气饱和土中波的传播特性,并分析了饱和土中P1波入射气、水界面时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与入射角及频率的关系. 结果表明,波在气饱和土中的传播与水饱和土中有较大差异; 频率和入射角度对反射系数与透射系数均有较大影响;并获得了波传播的某些新认识. 这对地震工程的波动勘测技术和场地反应分析具有理论及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65.
黏弹各向异性介质中波的反射与透射问题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黏弹各向异性介质中传播不均匀波,其反射、透射模式不仅与介质分界面两侧速度对比有关,还与品质因子Q的对比有关. 用伪谱技术模拟黏弹各向异性介质分界面上波的反射、透射,并与弹性各向异性介质、黏弹各向同性介质和弹性各向同性介质的模拟结果做比较. 计算平面波的反射、透射系数,分析介质的黏弹性和各向异性对反射、透射系数的影响. 数值模拟了一个三层介质模型中的波场,分析两个分界面上产生的反射波的特征. 黏弹各向异性介质中,qS波比qP波衰减程度大.  相似文献   
366.
地震逆散射波场和算子的谱分解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地震逆散射的研究,旨在于为抑制层间多次波和地震波场多重散射对一次反射干扰效应提供理论依据.这对薄互层地层滤波的高频恢复、保幅弹性反演、衍射地震勘探及海洋地震勘探中的干扰消除皆具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上下行波分解及弹性波互易定理,导出横向变速介质条件下线性预测算子的表达式和反射数据的广义谱分解方程. 文中先由上覆地层广义反射透射矩阵的元素定义线性预测算子,并将其表示成一系列单程波算子的线性组合,之后将横向变速介质条件下线性预测方程表达为反射数据与线性预测算子及其逆的乘积. 对该方程的求解可获得上覆地层的线性预测算子,从而可借以求出相应的反射透射算子. 本文先将水平层状介质条件下垂直入射的一维线性预测方程推广到斜入射的情况,以此为参照,导出横向非均匀介质条件下反射数据的地震逆散射广义谱分解方程.文中也揭示了单程波地震逆散射算子、反射透射算子的性态.本文还针对水平层状介质条件,给出斜入射的数值结果.  相似文献   
367.
运用微扰法研究了平面波入射分层介质粗糙面的电磁波透射问题,采用改进的一维分形海面模型模拟实际的分层海面,推导出了平面波入射时的透射系数计算公式.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HH极化透射系数随散射角的变化曲线,讨论了中间介质介电常数和厚度、摩擦风速和入射波频率对透射系数的影响,得到改进的一维分形分层海面透射系数的基本特征、分区特征和随频率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透射系数近似具有"量子化"特征.  相似文献   
368.
紫色“山仔濑石”为寿山石的一种,是一种由层状硅酸盐矿物组成的黏土质玉石。其表层风化为黄色,内部为紫色,属于图章石中较为稀少的颜色品种。本文采用常规的宝石显微镜对其外观特征进行详细观察;利用X射线粉晶衍射仪、显微激光拉曼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仪等对其矿物组成、化学成分、稀土元素特征及谱学特征进行测试;利用全岩化学分析、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SPSS分析模型对其颜色成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紫色“山仔濑石”的主要矿物组成为伊利石,次要矿物为独居石、磷钡铝石、赤铁矿和重晶石;其稀土元素指示性数据呈现出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的现象,指示其矿物成因与还原的酸性热液蚀变有关;紫色“山仔濑石”的紫色色调深浅与伊利石中Mn含量高低呈现正相关性;紫色“山仔濑石”内主要矿物和次要矿物的种类、分布特征和形成温度的不同说明在成矿后期存在多期热液侵入,紫色“山仔濑石”的形成过程与寿山地区的成矿规律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369.
针对气象行业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检测标准缺失现状,开展了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室内测试方法研究.文中介绍了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的工作原理,阐述了测量标准设备的组成和技术要求,详细论述了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的测试项目和测试方法,展示了多台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室内实测结果.研究表明:利用试验舱模拟能见度进行测量范围和示值误差测试具有可...  相似文献   
370.
通过在野外观测基地和能见度计量检测实验室开展的前散式和透射式能见度仪对比观测试验,获取了能见度和其他气象与环境要素的同步观测数据,分析了不同大气环境条件下能见度测量值差异及其产生原因。结果表明:在能见度环境模拟舱内,两种能见度仪的测量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在自然环境中,两种能见度仪的测量值差异随能见度上升而快速增大。在不同天气现象出现时,前向散射仪与大气透射仪的测量值比值(VIS_(FS)/VIS_(T))规律性变化明显,总体呈现随能见度上升而增大的趋势。无降水时,低湿情况下大气颗粒物吸收作用明显,透射能见度仪测量值远小于前散能见度仪测量值,两者均随PM_(2.5)质量浓度的增加而下降,且其差异也随之减小;高湿情况下大气颗粒物的散射作用在大气消光中占绝对优势,两种能见度仪测量值趋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