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52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91篇
海洋学   199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4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根据北戴河西海滩人工养滩后实际监测数据,对养滩工程中潜堤岬头的养滩功效进行分析,并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潜堤岬头起到了很好的消浪促淤效果。岬头建成后,沙滩整体以淤积为主,局部岸段发生侵蚀,但侵蚀量不大,低潮滩以上沙滩平均单宽淤积量为21.3 m^3/m,其中,M4剖面单宽淤积量最大,为98.3m^3/m;数值模拟结果肯定了岬头的消波减能功效,其预测的岸线形态与实测岸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2.
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系统是渤海西岸一种特殊的滨海湿地类型。在分析贝壳堤岛与湿地系统分布特征和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对策。研究表明,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渤海西南岸贝壳堤及其周围湿地生态环境面临严重威胁,甚至导致部分贝壳堤和湿地消失。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融入经济发展的决策中,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才能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3.
辐辏状云具有宽广的云区,长条平行的分布反映了高空的流场特征,特别是辐辏状云,现在知道它是副高边缘或是南支急流云系的指示云,因而常被用作重大天气过程的征兆[1-2]。观测事实指出,出现在低空,云条延伸很长的堤状云(常称长为堤云),与大型天气过程关系密切,也是一种很好的天气指示云[1-2]。本文就我们近年来(1981-1989年)南宁的云天日记和云图拍摄资料,分析探讨辐辏状和堤状云的规律及与未来降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4.
本文着重研究了则木河断裂带的地震垄岗地貌,并命名为构造堤。通过对构造堤的成生机制、组合形式、分布规律及其与地震关系的研究,提出构造堤是断裂粘滑运动、大震震中区的特征性产物。它不仅可以作为判定断层活动性质、活动方式和古地震极震区的标志,还可以利用它定性地估算大震复发周期。通过初步研究,作者认为,则木河断裂以粘滑破裂为主,大震复发周期北段较短,而南段较长。  相似文献   
25.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概要地介绍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情况,对整治方案及主要岩土工程问题略作讨论。  相似文献   
26.
上海马桥与柘林贝壳堤的年代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上海西部“冈身”的分布、特征、形成年代及其与海陆变迁的关系,长期以来,是地理与历史考古工作者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为进一步研究冈身的形成年代及其与海陆变迁的关系,我们于1978年6月在马桥和柘林两地进行了地质考察、采样,并在室内进行了放射性碳年代测定  相似文献   
27.
高桩挡板透空式防波堤消浪性能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RANS方程为控制方程,基于有限体积法,在动量方程中添加源项,建立了具有造波‐消波功能的数值波浪水槽。利用建立的源项造波数值波浪水槽,模拟了高桩挡板透空式防波堤在规则波作用下的消浪效果,完整地再现了堤前堤后的流态,分析了挡板相对入水深度对透浪系数的影响。在与试验值及拉帕公式对比后发现,数模计算结果与试验值较接近,拉帕公式偏大。研究了堤顶相对宽度、相对水深、相对波高对透浪系数的影响并提出修正公式,修正公式与计算值和试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8.
从保护对象及其生境的保护与管理角度出发,构建了基于概率和损失度的海洋保护区生态风险的综合评价方法。以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通过历史数据、遥感资料分析,筛选风暴潮、海岸侵蚀、海水污染、围填海、海冰、溢油等6种风险源,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并计算综合风险概率;根据贝壳堤、滩涂、养殖池塘等9种生境的自然生态、社会经济属性及生境的脆弱度,计算各生境的综合损失度;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支持下,完成保护区生态风险的综合评价,对不同级别的风险区提出管理对策。对发展我国海洋保护区生态风险评价方法以及保护区范围科学选划调整等管理工作都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9.
采用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水深工况下半潮堤前的反射形态及时均流速场。基于Hilbert变换建立了叠合波的时频分离技术,同时获取了入射波和反射波的波面过程及相位关系,通过试验数据证明其适用于不同反射程度的波浪信号分析。不同水深工况下,半潮堤前形成了部分立波系统,腹点和节点分别以四分之一波长的偶数倍和奇数倍交替增加。半潮堤前底床水质点水平速度包络图与波面包络图相差四分之一周期的相位,水平速度的极大值和极小值分别出现在波面包络图的节点和腹点,意味着节点处易形成冲刷,腹点处易形成淤积。3种工况的周期平均速度场均在迎浪基床上方的堤脚处存在一个小型环流系统,可能引起局部冲刷,此处需加强防护。淹没工况下,半潮堤前的周期平均速度场形成一个大型环流系统,表层水流向堤后,中下层水流向海侧,意味着底床悬起的泥沙很可能向离岸方向流失。  相似文献   
30.
为了研究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四期工程导流堤工程对周边海域流场的影响,采用MIKE21里面的HD模块构建杭州湾及长江口海域整体潮流数值模型,分别对导流堤建成前后附近海域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导流堤建成后工程附近海域流场特征。研究表明:导流堤建成后,四期码头前沿较大范围的回流区和缓流区基本消失,导流堤和四期码头前沿海流流向基本与码头走向保持一致,流速有所增大,导流堤的建设使码头前沿海流得到很好的改善,起到了归顺潮流的作用,有利于码头前沿水深的维持及船舶靠离港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