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52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91篇
海洋学   198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4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系统是渤海西岸一种特殊的滨海湿地类型。在分析贝壳堤岛与湿地系统分布特征和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对策。研究表明,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渤海西南岸贝壳堤及其周围湿地生态环境面临严重威胁,甚至导致部分贝壳堤和湿地消失。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融入经济发展的决策中,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才能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52.
黄河三角洲北部贝壳堤岛的近期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不同年代地形图、卫星影像的对比及野外实地测量等,综合分析了黄河三角洲北部开敞型和潮沟型两类贝壳堤岛近50年来的数量和面积变化及其演化特征。结果表明,该区两类贝壳堤岛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其演化特征因岛屿成因的类型差异而各不相同。目前,该区贝壳堤岛群逐渐萎缩,人类活动已成为影响三角洲北部两类贝壳堤岛发育演变的主导因素,特别是潮沟型贝壳堤岛,基本上结束了自然演化的历史,呈现出新的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53.
不同结构形式潜堤上的随机波浪运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潜堤在海岸保护和促潍保淤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工程效益和经济投入受到潜堤结构形式和高度的影响。基于RANS方程和流体体积(VOF)方法的模型,计算不同潜堤上的波浪运动。潜堤形式包括矩形结构、梯形结构、半圆结构和槽形结构。模拟了不规则波越堤时波浪的破碎特征、破波类型以及波高的变化。通过分析流场和波高分布的变化,得到潜堤上波能散耗的规律,并且得出最优潜堤结构形式。讨论了相对堤顶高度、破碎点位置、相对堤顸宽度、波陡和潜堤结构形式等对波能耗散的影响。  相似文献   
54.
为更精确地模拟强非线性完全频散性波浪的传播,采用长波上非线性重力表面波传播高阶数学模型,综合参考此模式已有的研究成果,建立了一个高达五阶的完全频散性非线性数值模型。应用该五阶模式对斜坡地形、潜堤地形及正弦沙链地形进行模拟计算,并与已有的实验资料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五阶模式较低阶模式模拟结果的精度上有了明显提高,模拟波形与实验结果吻合度良好,证明高阶模式更适用于高频散高非线性波浪传播的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55.
黄河三角洲沿岸海浪风暴潮耦合作用漫堤风险评估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海浪、风暴潮是重要的海洋灾害因子,过去人们主要对这些灾害因子本身进行研究,而对它们作用的承灾体研究甚少。实际上,只有它们作用的承灾体遭到破坏,才产生海洋灾害。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要针对海浪风暴潮漫堤灾害,提出漫堤灾害的风险评估标准及风险评估方法和程式,为沿海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针对黄河三角洲示范区,根据漫堤程度,提出了漫堤灾害风险等级标准,并基于建立的海浪和风暴潮潮汐数值模式及长期预测结果,提出了风险评估方法和程式步骤。对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主要堤段进行了多年一遇和典型台风过程漫堤灾害的风险评估。得到的结果是:该区沿岸海堤在风暴潮水位下一般都不能发生水位漫堤现象,只有加上波浪作用时,才会出现海水漫堤;当发生五十年一遇的风暴潮、浪时,多数的海堤的风暴潮、浪漫堤灾害风险在3—4级,即有效波高的浪已爬上或接近爬到堤顶;9216和9711号台风所产生的风暴潮、浪灾害约为150—200年一遇的情况。从实际情况看,本研究中提出的漫堤风险评估标准、评估方法是可行的,评估结果为有效防减海浪风暴潮漫堤灾害造成的损失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6.
斜向和多向不规则波在斜坡堤上的平均越浪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三维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在斜坡堤上斜向和多向不规则波在非破碎条件下的平均越浪量与波浪参数及堤参数的关系.着重考察了波浪以小角度(0°~30°)斜向入射时平均越浪量的变化情况,肯定了多向波的越浪量在这一范围内有所谓“小角度斜向增加”的现象,但否定了单向波也具有这一现象.在考察波浪的方向分布影响时发现波浪斜向入射时多向波的越浪量往往要比单向波的大.比较了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给出了适用于混凝土护面和扭工字块体护面斜坡堤上斜向和多向不规则波的平均越浪量的估算公式.  相似文献   
57.
58.
59.
60.
 北大西洋东北部 Hatton 与 Gardar 沉积堤的早更新统沉积层分属两类不同的深海碳酸盐软泥。前者粗组份含量高,以有孔虫为主;后者明显变细,主要由超微化石组成。生物产率、水深、沉积速率及等深线流活动都有可能影响软泥的类型,但等深线流的改造作用最重要。本文进一步证实沉积堤是等深线流长期作用的产物,并自渐新世形成以来长期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