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32篇
  免费   3260篇
  国内免费   3307篇
测绘学   530篇
大气科学   1151篇
地球物理   4497篇
地质学   6747篇
海洋学   1988篇
天文学   269篇
综合类   609篇
自然地理   408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366篇
  2022年   437篇
  2021年   497篇
  2020年   430篇
  2019年   552篇
  2018年   404篇
  2017年   355篇
  2016年   379篇
  2015年   460篇
  2014年   628篇
  2013年   545篇
  2012年   623篇
  2011年   632篇
  2010年   626篇
  2009年   648篇
  2008年   546篇
  2007年   560篇
  2006年   552篇
  2005年   509篇
  2004年   544篇
  2003年   505篇
  2002年   506篇
  2001年   517篇
  2000年   411篇
  1999年   386篇
  1998年   425篇
  1997年   364篇
  1996年   424篇
  1995年   363篇
  1994年   336篇
  1993年   291篇
  1992年   284篇
  1991年   223篇
  1990年   213篇
  1989年   168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15篇
  1974年   10篇
  1965年   17篇
  1964年   10篇
  1954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51.
质量平衡法——定量恢复新生代青藏高原造山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及其对东亚地形,水文分布,季风起源,全球气候变化,海洋化学组分改变等的影响,一直是全球地质学家关注的热点,然而由于定量研究方法的缺乏,一些关键性的问题一直悬而未决,质量平衡法的提出为解决这一困境提供了新思路,阐述了质量平衡法的原理,并以Metivier等对西藏高原地区,东亚,印度支那和印度板块地区的研究为例,介绍了质量平衡法的应用,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为进一步研究指明了重点。  相似文献   
952.
笔者从月亮、太阳等天体引力效应角度 ,提出一种地震机制———引力涡旋论和海底扩张动力机制 ,供读者扩大思路。按照广义相对论来讲 ,物质对引力波的吸收率极低 ,地球对于天体引力波几乎是透明的。然而 ,笔者根据对一些现象的观察认为 ,天体引力波对物质的穿透力与二者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距离越远 ,穿透力越弱 ,近距离能穿透的 ,远距离可能穿不透。月亮和太阳的综合引力到达地球表面之后 ,对地球基本上已无穿透力。由于月、日等天体是反时针自转的 ,这就决定了它们的引力波也是反时针旋转的。当月、日引力波遇到地球表面的阻滞物时 ,就会在…  相似文献   
953.
深部天然核反应堆——一种可能的山脉隆升动力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板块碰撞造山模式难以解释造山作用在时间上的“滞后”和在空间上的“差位”现象,大量研究表明山脉隆升的动力来自深部,因此,探索深部地质过程的物理和化学机制及其导致的能量再分配是认识山脉隆升动力学机制的关键,若干线索表明地幔中的核反应中可能在岩石圈动力学演化过程中起过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分析U,Th等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及其在深变质过程中的行为,认为伴随板块俯冲发生的陆壳物质向地幔的再循环有可能在办流圈顶部形成富含U,Th,K等放射性亲石元素和碳质(石墨)的地质体,通过理论上的论证和对Oklo天然核反应堆遗迹的反演表明这些地质体可能有一部分具备了形成石墨核反应堆的条件。这种反应堆在亚临界状态下的断续运行有可能为其上方岩石圈中的岩浆作用提供热源,进入超临界状态时将可能导致深部核爆炸,成为地震,火山爆发和岩石圈破裂的动力来源,据此建立的山脉隆升的动力学初步模式,可以解释造山带的形成,高原的隆升,深源地震及其前兆的成因和金刚石及其相关岩石地壳浅部置位的机制。  相似文献   
954.
金属矿地震散射波场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孙明  林君 《地质与勘探》2001,37(4):68-70
地震方法用于寻找石油、煤田等沉积层控矿床已取得许多成功经验和大量的成果;对于金属矿可依据微扰理论,通过地震波散射响应的强弱推断矿体。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散射波相干性的好坏与杂乱散射体的不均匀性有关;不均匀性越强,产生的散射相干性就越好。  相似文献   
955.
2000年4月9日20时05分,西藏波密县易贡乡发生的大型山体崩滑,造成极大危害。在野外调查基础上,运用离散单元法模拟该崩滑体破坏、运动的全过程,此次灾害为扎木弄沟源头的山体崩塌,振动引起沟内崩坡积物发生沙土液化而随崩塌体一起运动,形成高速碎屑流的破坏运动机制,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956.
华北地块内部主要断层运动模型的GPS数据反演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地壳形变与地震》2001,21(4):33-42
  相似文献   
957.
MD数字化断层形变测量仪资料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九五”期间安装在“山东数字化地震前兆台网”的MD跨断层形变测量仪资料的干扰因素、变化特点及其与水准、基线观测的一致性,探讨了其映震能力及断层运动的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958.
959.
梵净山区格林威尔期造山带与Rodinia超大陆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王砚耕 《贵州地质》2001,18(4):211-216
贵州梵净山区有保存完好、发育齐全的中元古代的地质记录 ,是扬子陆块晚前寒武地质研究的理想场所和重要窗口。现有地质和同位素年代学等资料表明 ,该区存在格林威尔期造山带 ,其形成时间为ca 10 0 0Ma±。它同原始江南造山带一起成为华南Rodinia超大陆的组成部分 ;对其进行探讨 ,必将促进我国Rodinia超大陆聚合、裂解及其演化的研究 ,并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960.
对航放异常矩形反演使用的理论Z量板进行了水泥板模型验证,解决了在航放实测条件下难以验证以及如何消除验证模型对γ射线的等效空气吸收系数与空气本身对γ射线的吸收系数不同的影响等问题。验证结果表明,该量板是正确的,可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