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6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研制与设计的万吨饲料微机配料系统,由用于计量工作的电子磅和传感器等装置与实现自动化管理的计算机一体化连接,着重研究了电子磅。非标准接口信号的采集,设计了特殊、保密的专用双向检索链数据库,编制万吨饲料微机配料 生产系统自动化管理所需的全套软件。  相似文献   
12.
13.
"配料法"用于长江下游暴雨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配料法,设计了一个表示强降水趋势的参数IZH(强降水指数),根据2001—2003年NCEP资料计算,得到IZH与降水的对应关系。之后用MM5模式进行运算,得到预报时刻的IZH值,用来预报强降水的产生。IZH作为指示强降水的参数,其正值区域表示有降水的区域,其数值大小反映降水的强度。分析表明,用IZH指数作暴雨预报比用单一物理量作预报的效果要好。  相似文献   
14.
基于构成要素的预报方法——配料法   总被引:18,自引:8,他引:10  
俞小鼎 《气象》2011,37(8):913-918
文章概要介绍了1996年由Doswell等人提出的"基于构成要素的预报方法",即所谓"配料法"的主要思路。通过与常用的传统预报方法"流型辨识方法"进行比较来说明"配料法"的优势和局限性,并利用实际雷暴生成的例子演示配料法的应用;强调"配料法"和"流型辨识方法"之间有很强的互补性;同时对有关"配料法"的一些误解进行了澄清。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15—2017年吉林省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基于EC数据通过配料法构建吉林省暴雨预报模型.研究表明:吉林省暴雨出现时段为每年的5—9月,集中时段为7—8月,7—8月降水站次占总数的79.1%;吉林省各站点暴雨年平均次数以2~5次为主,白城西部、长春北部地区暴雨<2次,东部暴雨次数稍多,尤其是长白山天池站3a内暴雨达到了13次;该预报模型的FY预报方法TS评分为22.34%,比EC模式预报的TS评分高5.02%;FF预报方法漏报率为36.65%,明显少于EC模式的75.16%;FF预报方法空报率偏高,FY和FF两种预报方法结合使用可以有效提高对吉林省暴雨预报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文中论述了《矿产地质勘查规范石灰岩、水泥配料》编制的背景、原《规范》的弊端、新《规范》的主要内容、使用新《规范》的几点说明。  相似文献   
17.
采用硐室爆破开采面板堆石坝级配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陡岭子水电工程堆石料采用硐室爆破开采的设计方法和特点。实践证明,大块率得到了有效控制(小于8%),石料级配符合水工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刘小平 《云南地质》2012,31(4):471-473
杨梅村花岗岩(代长石)矿产于晋宁期九道湾花岗岩体南部边缘相,为灰白色、浅肉红色中细粒白云母二长花岗岩;结晶分异物质可代替长石矿作为陶瓷、地板砖生产配料,产品质量上乘,极有工业用途前景。  相似文献   
19.
<正>到2013年底,广西三年共新增矿资源储量17.36亿吨,其中,水泥用灰岩6.55亿吨、铁铝共生矿4.56亿吨、高岭土矿2.1亿吨、冶金用灰岩1.1亿吨、重质碳酸钙1.21亿吨、一水型铝土矿9,214万吨、锰5,000万吨、水泥配料用硅质粘土矿2,598万吨、滑石矿500万吨、冶金用白云岩940万吨、铅锌173万吨、全相稀  相似文献   
20.
基于配料法的“08.6.3”河南强对流天气分析和短时预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吴蓁  俞小鼎  席世平  徐文明 《气象》2011,37(1):48-58
采用基于构成要素的预报方法(配料法),使用业务中能够及时获取的常规观测资料、静止气象卫星云图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08年6月3日下午发生在河南大部的以雷暴大风为主的强对流天气进行分析.针对2008年6月3日08时500、700、850 hPa和地面图上温、湿、风等的配置,结合探空、水汽云图和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图,对构成强对流天气的几个主要因素:层结稳定度、水汽、触发机制、垂直风切变、对流层干层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大部处于较强的条件不稳定、强烈的深层(地面到500 hPa)垂直风切变和明显的高空干平流的环境中,这种环境有利于高度组织性的超级单体风暴的产生和发展,导致雷暴大风和冰雹天气.而地面冷锋、辐合线和高空次天气尺度涡旋伴随的正涡度平流共同作用产生的上升气流导致雷暴在山西中南部生成,然后向东南方向移下太行山.进入河南有利的环境下获得猛烈发展.在充分利用"配料法"的主要思路和现有观测资料条件下,结合预报经验,2008年6月3日强对流过程可以提前数小时进行正确的短时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