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6篇
  免费   751篇
  国内免费   500篇
测绘学   904篇
大气科学   401篇
地球物理   1363篇
地质学   1424篇
海洋学   432篇
天文学   45篇
综合类   427篇
自然地理   211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234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172篇
  2014年   249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208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204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7 毫秒
81.
赵爱平  吴敏 《华南地震》2002,22(4):79-84
通过月整点值数据文件和滑动值数据文件这两种数据处理形式。对九江台地倾斜资料进行调和分析计算。分析了M2潮汐因子与瑞昌ML4.9级地震的关系。认为存在震前短临异常或震后异常,并与趋势异常得到相互印证。  相似文献   
82.
李桂华  何家斌 《地震研究》2002,25(2):163-165
采用一致的地震震相和台网布局,应用昆明数字地震台网资料,对2002年月1月4日-1月7日的漾濞地震及序列作进一步核定,得出了更精确的地震震源位置,并作出三维空间图。  相似文献   
83.
1993年中甸M5.8地震前后区域尾波衰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嘉政  钱晓东 《地震研究》2002,25(3):214-219
以Aki,K和Chouet^[1]提出的地方震尾波散射理论为基础,利用1993年7月17日中甸MS5.8地震的前震和余震资料,研究了该次地震前后的尾波振幅衰减率β和QC^-1值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主震前后区域尾波振幅衰减率β和QC^-1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震前,区域平均β值为0.0122s^-1,相应的QC值为111;主震后,区域平均β值为0.023s^-1,相应的QC值为60。主震前后的QC值变化为1.85倍,表明在以主震为中心,半径约50km的小范围内主震前后的介质背景发生了明显变化。用释放的地震应变能ε(t)的空间分布特点分析,表明主震前高QC值地区与高应变能释放地区是相一致的。中甸地震序列的尾波振幅衰减β和QC值显示了具有前兆意义地空变化的过程,并以力学观点分析解释了产生这种变化的成因。  相似文献   
84.
对1995年加利福尼亚里奇克雷斯特地震序列,使用伯克利数字地震台网(BDSN)的宽带,大动态范围仪器记录的数据进行了地震定位和震源参数估计。本文的目的是研究稀疏宽带合网对网外区域的监测能力,它也适合于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TBT)监测小震级地震事件的情况,另外,我们还介绍一个震例研究,这是其他区域宽带台网检测能力的代表。为了评估稀疏台网的检测能力,我们把根据BDSN震相测量所估计的地震位置与“直实位置”目录中由南加州地震台网(SCSN)记录数据得出的高质量地震位置做了比较。为了确定不同类型数据对绝对事件定位的重要性,使用了一个自适应网络搜索定位程度,它利用了一个或多个台站的多震相拾取的时间和方位角。我们使用了BDSN台站距离范围在250-500km和500-800km内的稀疏子台网,结果表明:在区域距离范围内,可能得到达到18km以内的绝对事件定位,这是CTBT所要求的,然而,在远区域距离范围内,较低的保噪水平不可能使事件的定位达到CTBT所要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85.
Through the accurate determination of hypocenter location,the measurement of the main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and the analyses of time dependent processes for Sichuan Mianzhu earthquake sequence with Ms=5.0 occurred along the middle segment of Longmenshan fault zone on November 30,1999,the distribution of focal depth section,the stress relase and seismicity features are given to reveal the earthquake-geneating structure of the earthquake sequence.The obtained results show the activity features for this sequence as follows:(1) There is no obvious foreshock,the accumulated strain energy releases in nearly pulse way,fluctuation of the seismic activity level is not quite evident during the duration of the sequence,and the statistical relation between the large events and the small events is less compatible with the traditional G-R estimation;(2) The epicenters of the earthquake sequence are not distributed on the main Longmenshan piedmont faults emerging out ground,but near the hidden Longmenshan piedmont faults.The direction of epicenter distribution is not very coincident with the fault strikes.The microscopic epicenters are relatively far from the macroscopic epicenters,The focal depths range from 5km to 16km;(3) The fractures of focal fault plane with the NE strike appear out the strike-slip displacement with a few overthrust components under the major principal compressive stress of NNE direction.From these,we consider it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s to the underground hidden faults near the ground fault zone on a large scale for their generating earthquake risk.  相似文献   
86.
全球地球化学填图   总被引:19,自引:1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指出了1973年至今世界上50余项地球化学填图计划中普遍存在的缺陷大都涉及分析问题。1988-1992年实施的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259项目旨在使全世界地球化学填图方法标准化。在此项目中对分析问题提出了若干规定,主要是要求今后的填图计划应统一分析71种元素,痕量及超痕量元素的检出限必须低于相应的地壳丰度值及采用中国的GSD和加拿大的STSD标样系列,以使全球数据可以对比,在其后开始延续至今的全球地球化学填图计划IGCP360,旨在用极低密度采样早日覆盖全球大陆,讨论了正在实行的两种极低密度采样方案,并提出通过极低密度采集地极少量样品示范性实现IGCP259项目对分析要求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7.
成藏系统是自然生成并存在的油气系统 (或油气体系 ) ,其中包括了形成油气藏所必需的一切要素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有效配置。由于构建成藏系统的要素特征具有彼此过渡的渐变性规律 ,而不同的成藏要素控制着不同机理类型油气藏的形成 ,因而成藏系统内所形成的不同类型油气藏也就构成了序列性过渡。从油气的来源演化、储层渐变、成藏机理以及保存破坏的多样性变化观点看 ,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是一个有机组合的序列链 (张金川 ,2 0 0 1)。天然气藏类型多种多样 ,但如果按其生成来源、成藏机理或赋存状态进行分析 ,则可将不同类型天然气藏进行按序…  相似文献   
88.
王玉莹  佟晓辉  孙威 《地学前缘》2003,10(2):501-502
能否捕捉到临震前兆信息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观测技术的进步。营口地震台连续记录的SW应变监测仪在辽宁岫岩Ms5 .4级地震中获取的资料表明 ,岫岩地震主震前的前震序列在受力加载中发震 ,震后呈现出继续受力加载状态 ;主震后的余震序列呈现出卸载状态下发震 ;在临近地震主破裂时应变方向和幅值的变化尤为明显。(1)岫岩地震序列概述 :1999年 11月 2 9日中国辽宁省岫岩发生了Ms5 .4级地震 ,震中位于 4 0°32′N ,12 1°4 8′E。该地震发生在 1975年海城 7.3级地震余震区东南端的延长线上。 1999年 11月 9日岫岩地区开始出现前震序列 ,震中分…  相似文献   
89.
张年生 《地质找矿论丛》2003,18(Z1):224-227
本文通过对甘肃北山-新疆东天山地区化探金异常检查评价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如采样介质、粒度、采样方式等,初步总结出在戈壁荒漠景观条件下开展化探异常检查评价的合理工作采样方法.  相似文献   
90.
将b值在地震预测中的直接应用归为三类:1)根据b值的动态变化预测地震。2)根据G-R律求出各级地震平均复发周期或年均发生率,推测未来一定时段如50年或100年内发生各级地震的危险性。3)根据G-R直线在横轴的截距,预测强余震的震级。讨论了这三种用法的物理基础及现有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