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2篇
海洋学   115篇
综合类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金枪鱼延绳钓的渔具结构与设计折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作者在西印度洋赤道水域金枪鱼延绳钓的生产实践为基础。调查考察了延绳钓的基本构件与装配。并在研究该渔具性能的同时,对其钓具设计及参数选择提出笔者的初步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2.
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a)是金枪鱼延绳钓的主要捕捞对象之一,而库克群岛海域则是重要的长鳍金枪鱼渔场。探究长鳍金枪鱼资源量的时空分布与海洋环境的关系,有利于提高长鳍金枪鱼渔场预报的精确性。根据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中国远洋渔业企业的船舶监测系统(Vessel Monitor Systems,VMS)数据,将长鳍金枪鱼渔获尾数和延绳钓放钓钩数匹配到1°×1°的网格中,得出名义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对CPUE作正态性检验,以天为时间分辨率,选取月份、经纬度、叶绿素a浓度、海表面高度,以及0~300 m水层的温度、盐度、溶解氧浓度等26个时空与环境因子作为变量,对CPUE与时空环境因子作相关性分析,对环境变量进行多重共线性诊断,按照季度分析长鳍金枪鱼渔场的分布变化,利用GAM评价各因子对长鳍金枪鱼CPUE的影响。结果显示:(1)第二季度12°S以南渔场的CPUE明显高于以北的区域,第三季度渔场分散且CPUE值不高,第四季度CPUE为年中最高。(2) GAM结果显示,对长鳍金枪鱼CPUE影响最显著的为海...  相似文献   
53.
鲸类物种和延绳钓渔具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种全球性现象,该相互作用威胁到鲸类物种的保护和延绳钓渔业的经济可行性。尽管认识到鲸类兼捕问题,但很少对其影响进行全面评估。根据中西部太平洋渔业委员会(WCPFC)科学机构提供的2013—2019年期间的观察员数据,利用广义可加模型(GAM)分析金枪鱼延绳钓渔业中兼捕的鲸类与时空和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中西太平洋海域,共兼捕260头鲸类,隶属于2目5科19种,主要的兼捕对象是伪虎鲸(Pseudorca crassidens)、瓶鼻海豚(Tursiops truncatus)、里氏海豚(Grampus griseus)、短鳍领航鲸(Globicephala macrorhynchus)、糙齿海豚(Steno bredanensis)等。GAM模型对BPUE的总偏差解释率为71.7%,经度的贡献率最大为34.3%,各预测变量的相对重要性分别为经度>海表温度>叶绿素a浓度>纬度>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鲸类兼捕主要由空间和环境因子所决定,其中海表温度主要影响鲸类的相对丰度,叶绿素a浓度影响鲸类的分布。未来,渔业管理者...  相似文献   
54.
控制圆柱体或翼型的行波壁会抑制大规模的分离流动,进而减少阻力。鱼类在游动过程中经常出现行波壁,而行波壁对鱼类游动性能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楚。以金枪鱼游动为基础,耦合行波壁,采用锐利界面浸没边界法(IBM)解决摆动过程带来的大变形运动边界问题。结果表明:行波壁的出现改变了金枪鱼体后涡的形成和发展,进而改变了摩擦阻力和压差阻力的分布;耦合行波壁使得摩擦阻力的波动幅值增加,压差阻力有所减小,从而降低了金枪鱼游动过程的阻力。研究的行波壁减阻机制可应用于提高仿生机器鱼的性能,随着智能材料的发展,该机制将在仿生机器鱼的研制中体现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5.
根据2001年6—10月在大西洋中部大洋性金枪鱼延绳钓作业中观测到的黄鳍金枪鱼的上钩钩号,应用悬链线钩深计算公式分别计算出各钩号的钩深;根据STD仪测得的温度、盐度的垂直分布以钩深为引数,查出该尾鱼捕获水深处的温、盐数据;根据黄鳍金枪鱼的取样数据,推算出各水层、各水温段、各盐度段的渔获率。渔获率最大的水层、水温段、盐度段为黄鳍金枪鱼的最适水层、水温段、盐度段;渔获率为前3位的水层、水温、盐度段为黄鳍金枪鱼活动较频繁的水层、水温段、盐度段。结果表明,在大西洋中部,黄鳍金枪鱼的最适水层为150.00—179.99m,最适水温段为13.00—13.99℃,最适盐度段为35.40—35.49;大西洋中部渔场黄鳍金枪鱼活动较频繁的水层为120.00—209.99m,水温段为12.00—14.99℃,盐度段为35.20—35.49。  相似文献   
56.
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渔场预报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鳍金枪鱼资源是南太平洋金枪鱼渔业的重要目标种类,也是我国金枪鱼延绳钓的主要捕捞对象之一。根据2008-2009年我国海洋渔业公司在南太平洋海域的生产数据,结合表层、105 m和205 m水层温度,以及海面高度、叶绿素a浓度等海洋环境数据,运用一元非线性回归方法,按季度建立基于各环境因子的长鳍金枪鱼栖息地适应性指数,采用算术平均法获得基于多环境因子的栖息地指数综合模型,并用于中心渔场的预报。通过与实际作业渔场的比较与验证,结果表明:模型预报准确性达到70%以上,具较高渔情预报准确度。  相似文献   
57.
硝酸银络合法浓缩金枪鱼鱼油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金枪鱼鱼油混合脂肪酸为材料 ,利用硝酸银络合法浓缩其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PU FA) ,主要考察了搅拌时间和硝酸银浓度对产品得率和EPA和DHA含量的影响 ,并测定了产品的理化指标和脂肪酸组成。研究结果表明 :搅拌时间为 6 0min ,硝酸银浓度为 4mol/L时得到的产品得率为 18.0 3% ,浓缩产品中的EPA和DHA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9.78%和 86 .0 7% ,总质量分数达95 .85 % ,过氧化值为 7.35mmol/kg ,碘值 2 6 0 8.9g/kg。  相似文献   
58.
我国金枪鱼围网渔业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衍力  史红卫  邵青 《海洋科学》2005,29(11):87-91
报道2002年6月至2003年5月两艘围网渔船在中西太平洋围捕金枪鱼及每月作业状况。结果显示,70%的网次围捕浮水鱼群,其空网率达52.5%,30%的网次围捕流木鱼群,其空网率为9.5%;渔获物中鲣鱼(Katsuwonuspelamis)占90%,优势体长为40~60cm,黄鳍金枪鱼(Thunnasalbacares)占10%左右,优势体长为100~150cm;作业渔场位于5°N~5°S,137°E~178°E;两艘船每月的空网率为9%~64%,每月渔获量在185~940t之间波动,平均有效网次产量不低于20t,最大网次产量为260t。  相似文献   
59.
印度洋金枪鱼渔业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了印度洋海域金枪鱼渔业近十年的生产概况,结果显示,印度洋金枪鱼渔业从业国家和地区已达40个,从业国家(地区)中以欧共体、印度尼西亚、印度、伊朗、斯里兰卡、中国台湾、马尔代夫等所占份额较高,以2000年计占当年印度洋金枪鱼渔业总产量的68.17%。产量140万吨,以金枪鱼类所占份额最高.主要金枪鱼渔获种类依次为鲣、黄鳍金枪鱼和大眼金枪鱼,主要渔业方式为金枪鱼围网、刺网及延绳钓。中国在印度洋海域金枪鱼渔业中年占份额较小,捕捞产量从1995年的444吨逐渐上升到2000年的6408吨。  相似文献   
60.
报道中国水产总公司金枪鱼船队1997年5月至1999年5月期间在印度洋东部海域进行延绳钓作业的有关情况。结果显示船均月产量,以尾数计在49~175尾之间波动,最高出现于1998年9月,最低出现于1997年5月,平均116尾/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