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5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47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21.
根据2012年、2018年及2020年调查数据,探讨文昌沿岸大型海藻的资源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保护建议。结果表明,2020年文昌沿岸大型海藻有49种,其中红藻26种、褐藻15种、绿藻8种,大型海藻平均盖度为16.26%;麒麟菜仅琼枝(Betaphycus gelatinae)1种,分布面积约为8.88 km2,平均盖度为0.66%,平均生物量为0.012 g/m2。2012年大型海藻有37种,其平均盖度为17.54%;麒麟菜有2种,其分布面积为14.35 km2,平均生物量为7.85 g/m2。2012年、2018年及2020年调查期间,文昌海域大型海藻整体呈下降趋势,平均盖度下降了1.28%,麒麟菜退化严重,面积减少了5.47 km2,平均生物量下降了约7.84 g/m2。大型海藻分布主要受水体与底质环境、草食性生物、海草与珊瑚的分布状况及人为活动等因素影响。针对文昌沿岸藻场保护,建议要加强海域监管,优化分级管理,合理采取保护措施,注重陆海统筹,促进...  相似文献   
22.
麒麟菜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热带性海藻,全世界分布情况是以赤道为中心向南北延伸,我国只见于南海的部份地区如海南岛、西沙群岛及台湾省等海区(1)。这种海藻在海南岛和西沙群岛都称为石花菜,意思是生长在石花(珊瑚)上的一种蔬菜。我国劳动人民在很久以前就开始研究和利用这种海藻了。  相似文献   
23.
海南省麒麟菜自然保护区由文昌和琼海两个省级麒麟菜自然保护区合并而成,面积17 517 hm~2。区域内资源丰富,有麒麟菜2种,面积19.40 km~2,平均覆盖度0.54%;造礁石珊瑚75种,分布面积约92.34km~2,平均覆盖率10.21%;海草8种,面积约46.16 km~2,平均覆盖度35.15%。目前保护区存在功能区划缺失、重点保护对象缺位、保护区域重叠、管理力度不足及区域内资源退化严重等问题。提出了调整保护区结构、开放实验区参观考察和旅游功能以及健全保护区管理等相关建议,以期为海南省海洋保护区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合浦珠母贝代谢产物对异枝麒麟菜生长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于1995年4月间在海南省三亚市、陵水县分别采集合浦珠母贝和异枝麒麟菜并进行混养实验,测定贝释放的三氮(NH4-N,NO3-N,NO2-N)以及藻类对贝释放的三氮的吸收及其生长,在期探讨合浦珠母贝代谢产物促进异枝麒麟菜生长的原因。结果表明,贝释放物中以NH4-N为主,NO3-N次之,NO2-N含量较少;藻对三氮的吸收 依此顺序递减。实验组藻体的生长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在模拟实验组中,通过加入无机  相似文献   
25.
紫菜在分类上属红藻门(Rhodophyta)、红藻纲(Phodophyceae)、红毛菜亚纲(Bangiophycidae)、红毛菜目(Bangiales)、红毛菜科(Bangiaceae)、紫菜属(Porphyra),全世界约有134种,广泛生长在全球海岸的潮间带,其栽培生产国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中国北起辽宁省,南至海南省都有紫菜的分布,共记载过22个物种或变种,其中主要栽培品种有2个,北方的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 Ueda)和南方的坛紫菜(P.haitanensis Chang et Zheng)。  相似文献   
26.
不同世代大石花菜切段育苗的生态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石花菜Gelidium pacificum Okam.的雌配子体、雄配子体和孢子体的切段为材料,进行切段的再生、附着与直立苗培育的辐照度-温度双因子试验及pH和盐度的试验。观测切段培育的死亡率、再生率、附着率、切段平均再生芽数和再生芽长度的变化,还观察了切段培育出直立苗及其生长的情况。结果表明:雌、雄配子体和孢子体在不同辐照度-温度组合以及不同盐度、pH条件下,切段的培育情况没有显著差异。说明三者的生态适应性基本一致。适宜的培育条件是温度17.5~22.5℃,辐照度20~60μEm~(-2)·S~(-1),盐度15~35,pH8.0~8.5。  相似文献   
27.
李军  杨秋珍  汪治澜 《气象》1998,24(4):50-53
根据对不同播种期鸡毛菜的抽样测定资料,采用植物生长模型结合鸡毛菜生产期间9 ̄25℃的有效积温对叶龄进行估算,叶龄估算的绝对误差在0.5叶之内。  相似文献   
28.
根据水量平衡原理,采用人工模拟降雨入渗实验装置,对上海新老菜区土壤进行不同墒情状态下的多种雨强人工模拟降雨入渗试验,获取了上海菜区代表性土壤的暴雨入渗过程动态实验数据和入渗基本参数,并分析了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可作为上海菜区开展暴雨雨涝灾情评估的依据,对类似土壤条件的长江流域平原地区菜田,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9.
用24头杂种仔猪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0、25%和50%的脱毒菜粕替代豆粕配制的日粮。结果:试验组猪的日增重分别提高3.96%放4.72%,饲料报酬分别提高3.3%和3.2%;每kg增重的饲料费分别比对照组低0.25和0.30元,每头猪多盈利31.4和38.2元。说明以一定比例的菜 粕代替豆粕完全可行,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0.
海藻栽培——传统方式及其改造途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费修绠  鲍鹰  卢山 《海洋与湖沼》2000,31(5):575-580
目前所有的海藻栽培技术和方法都是以在对藻类个体和群体的了解为基础的,这就是传统海藻栽培业的基础和出发点.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进展和进步已使陆地的农业和医学大为受益,但传统的海藻栽培业还很少应用这些最新的科技成果.实际上自从建立以来最基本的栽培技术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这是因为在相当长时期内海藻栽培在技术上比较保守,有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有六个方面.新的栽培种类需要增加,新的技术需要发展和应用,存在的问题需要得到解决和改进.本文就传统海藻栽培业中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可能的改造途径以及它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