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27篇
  免费   954篇
  国内免费   1779篇
测绘学   210篇
大气科学   501篇
地球物理   331篇
地质学   6292篇
海洋学   831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512篇
自然地理   480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91篇
  2022年   181篇
  2021年   221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217篇
  2018年   170篇
  2017年   163篇
  2016年   220篇
  2015年   265篇
  2014年   460篇
  2013年   326篇
  2012年   454篇
  2011年   449篇
  2010年   400篇
  2009年   327篇
  2008年   362篇
  2007年   312篇
  2006年   385篇
  2005年   271篇
  2004年   251篇
  2003年   286篇
  2002年   277篇
  2001年   229篇
  2000年   183篇
  1999年   238篇
  1998年   260篇
  1997年   269篇
  1996年   300篇
  1995年   275篇
  1994年   214篇
  1993年   217篇
  1992年   179篇
  1991年   152篇
  1990年   115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0年   3篇
  19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Cu,Cd,Zn和Cr在梭鱼肝脏中的亚细胞分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当梭鱼(Mugil so-iuy)同时暴露于Cu,Cd,Zn和Cr时,Cu和Cd在肝脏中积累的速度最快,积累的量也最高,Zn和Cr在其中的积累则比它们低1).为了了解这些重金属在该组织中的积累过程及其机理,我们对上述四种重金属在肝脏中的亚细胞分布,包括细胞液中重金属的分子分布,以及这些分布随暴露时间的延长所发生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2.
近二十年来,随着海洋环境科学的发展,河口污染和生态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关于污水排放对河口内湾浮游植物生态的影响,近年Ketchum, B. H. (1967); McCormick, J.M. 等(1975); Rice, T. R. (1975); Jenkins, S. H. (1978); Thompson, G. B. 等(1981 ); Meyers, V. B. 等(1983)和Joint, I. R.(1984)都做过调查研究和评论。但迄今国内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报道甚少。 海河口是一个有污染源的生态环境特殊的感潮河口,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很大。由于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水质肥沃,饵料丰富,历来是许多经济鱼虾类优良的天然产卵、索饵和肥育的场所,在渤海渔业上占有重要位置。但近十多年,由于入海径流量锐减和城市污水排海总量的增加1),其水质逐渐恶化,环境正由半咸水向海洋化方向演变,对河口渔业构成严重威胁。对此,我所曾于1978-1981年对渤海湾的污染状况及影响进行过多学科的综合调查,在渤海湾污染的浮游植物生态效应、海湾富营养化及其与赤潮的关系等方面,也做过初步研究(邹景忠等,1983; 1984; 1985 )。当时由于受调查范围和项目的限制,对河口有机污染及生态效应的研究还很不够,所获得的一些资料尚不足以作出定量的科学论断。 本文着重探讨海河口区浮游植物的生态变化及其与有机污染的关系,旨在为综合分析和评价海河口区目前的生态质量及演变趋势,为河口环境的综合整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3.
浙江西沪港重金属铜的配位容量和形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00年6月10~14日在浙江省西沪港采集的海水样品,利用AA-800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技术和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样品中重金属铜的含量,获得铜在海水中受不同的有机配体控制.不同粒级的铜表观配位容量表明西沪港海水过孔径1.00μm微孔膜的(ACuCC)较高,为144.4nmol/dm3;过0.40和0.20μm滤膜的(ACuCC)分别为103.0和102nmol/dm3;铜的有机配体条件稳定常数的对数值在7.25~9.14之间.铜的总量为21.72nmol/dm3.铜全部为稳定溶解态,其中pH2酸溶态占95.0%,强有机结合态占5.0%.溶解态铜中有机结合态占过滤海水中总铜的61.6%.  相似文献   
44.
海南省海岸带和海洋资源与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春福 《海洋通报》2002,21(2):62-68
在分析海南省海岸带和海洋资源与环境优势的基础上,指出当前存在的5个主要问题,即海洋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缺乏统一的规划、海洋防护林和生物资源破坏严重、水质富营养化、海域污染等,并对存在问题提出今后的对策。  相似文献   
45.
重点讨论近岸海域海洋资源开发过程中所诱发产生的次生悬浮颗粒物的产生机制,及其对近岸海域水体中生命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的行为,过程和内循环等诸环节的效应。该物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海域水体中的生命元素的存在形态,含量水平。因此,可能成为近岸水体富营养化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46.
分别于1989年,1992年,1991年8月,1991年5月对大辽河口、鸭绿江口、滦河口、东村河口水体中总汞进行了取样和分析,其中又对大辽河口和东村河口进行了溶解态汞的分析。大辽河口和东村河口溶解态汞的含量分别为85~460ng/L和180~500ng/L,平均值分别为210和324ng/L;总汞含量分别为95~550和400~1000ng/L,平均值分别为310和640ng/L。大辽河河流段和河口段溶解态汞和颗粒态汞是主要存在形式。河口溶解态汞和颗粒态汞随氯度变化趋势相似。东村河口溶解态汞约占50%。鸭绿江口和滦河口总汞含量分别为30~2500和3700~6700ng/L,平均值分别为700和5700ng/L。鸭绿江口总汞随氯度变化趋势与随浊度变化趋势一致。而在滦河口总汞含量随两者变化趋势则不同。还讨论了滦河口、东村河口、鸭绿江口和大辽河口汞的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47.
海洋中的烃及其迁移和衰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海洋中有关烃类的研究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分别介绍海洋中烃的来源,迁移和衰变及石油对海洋的污染。  相似文献   
48.
使用无机离子交换法研究珠江口水体中铜与悬浮颗粒物的相互作用,测出钢与悬浮颗粒物相互作用的pH曲线呈S形,其分级离子交换等温线是一种新的“台阶”型;从分级离子交换理论求得分级平衡常数K1为5.0,K2为78.1,珠江口水体中铜的表观络合容量为0.92μm及其条件稳定常数为3.5×107。  相似文献   
49.
渤海是我国的内海,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特点及渤海沿岸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的污染排放和生态破坏,渤海已成为我国污染最为严重的海区之一。“十五”期间虽然各级部门为渤海环境治理做出了大量努力,但渤海环境状况仍在进一步恶化。如污染总面积虽无明显的增大趋势,但近岸海域的污染程度显著加重;从赤潮发生情况来看,虽然近年来赤潮年发生次数在逐渐减少,但赤潮面积总体上呈增大趋势,而且有毒藻类引发的赤潮次数和面积大幅增加;从渤海的主要富营养化物质变化来看,近年来渤海近岸海域其浓度呈加速增大趋势;从污染源变化来看,海上污染源的增速明显高于陆源。  相似文献   
50.
新世纪渤海污染新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渤海的污染状况,在新世纪呈现出若干新特点。从污染程度和区域变化来看,新世纪渤海污染总面积总体上呈波动减小趋势,但近岸海域的污染程度却显著加重。从赤潮发生情况来看,渤海赤潮年发生次数由20世纪90年代的1位数上升至2位数;进入21世纪以来虽然赤潮年发生次数在逐渐减少,但赤潮面积总体上呈增大趋势,而且有毒藻类引发的赤潮次数和面积大幅增加。从渤海的主要污染物——营养盐浓度和比例的变化来看,近年来渤海近岸海域营养盐浓度(N、P)则呈加速增大趋势,N/P比值增幅达50%,而Si/N比值已降至0.5左右。从污染源变化来看,海上污染源的增速明显高于陆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