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0篇
  免费   683篇
  国内免费   1589篇
测绘学   58篇
大气科学   60篇
地球物理   166篇
地质学   5066篇
海洋学   265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288篇
自然地理   236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68篇
  2015年   195篇
  2014年   305篇
  2013年   231篇
  2012年   297篇
  2011年   338篇
  2010年   279篇
  2009年   201篇
  2008年   182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91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90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177篇
  1998年   185篇
  1997年   182篇
  1996年   200篇
  1995年   198篇
  1994年   168篇
  1993年   166篇
  1992年   132篇
  1991年   105篇
  1990年   103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1篇
  1950年   3篇
  19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地学前缘》2017,(5):39-53
应用EPMA和LA-ICP-MS微区分析技术,首次揭示了紫金矿田中铜铁硫化物的主、微量元素分布特征。研究表明紫金山铜金矿浅部蓝辉铜矿石的铜矿物具有富Se的特征,其中铜蓝中的Se最高可达1.57%,并出现Se的成分环带特征。LA-ICP-MS的微量元素分析表明蓝辉铜矿和久辉铜矿中含较高的Au(1×10-6)和Ag,是金、银的重要载体,同时含较高含量的Bi、Sn、As和Se,与次生富集成因存在着显著的区别。紫金山铜金矿和龙江亭铜矿的斑铜矿是重要的Ag和Bi载体,不同阶段的斑铜矿的微量元素有差异,高硫化阶段的斑铜矿Bi含量较高,而中低硫化阶段的斑铜矿Ag和Sn含量较高。黄铜矿含少量的Ag,但出现了较高的In(约30×10-6),是铟的重要载体。高硫化阶段的黄铁矿具有更高的Cu和Ni。此外,矿石矿物中普遍含有较高的Se、Te、Ge和As,均表明紫金山矿田的矿床与火山活动的热液作用紧密相关。紫金山铜金矿床中出现的W、Sn、Mo、Bi和In元素异常带是一种指示斑岩型矿化向高硫化型矿化过渡的地球化学标志,指示紫金山深部具有潜在的斑岩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992.
安徽省宣州区茶亭铜(金)矿床是皖东南地区首次发现的斑岩型铜(金)矿床。该矿床位于江南断裂北侧,构造条件优越,成矿岩体花岗闪长斑岩较为发育,矿床围岩蚀变分带具有明显的斑岩型矿床分带特征,与成矿关系最密切的蚀变主要为钾化(钠化)、硅化,其次为绢云母化。根据现有勘查工作,本矿床规模已达到大型规模。  相似文献   
993.
大团山层状铜矿床中伴生有不同规模的钼矿体。钼矿主矿体赋存于角岩夹矽卡岩和黑色含钼碳质页岩中。矿石手标本中,矿石矿物的颗粒非常细小,难以靠肉眼或矿相显微镜进行鉴别。通过电子探针面扫描,发现钼主要以微小的鳞片状辉钼矿的形式,分布于穿插切割矽卡岩或碳质页岩的石英-方解石脉中。这类石英-方解石脉形成晚于矽卡岩或碳质页岩,通常与岩浆热液活动有关,故推断钼矿化主要与岩浆热液作用有关,辉钼矿Re-Os年龄代表着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的时代。  相似文献   
994.
黄钾铁矾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硫化物矿床氧化带中一种常见表生含钾硫酸盐矿物,对其进行~(40)Ar/~(39)Ar年代学研究,不仅可以直接限定硫化物矿床次生富集的时间,还可以为区域地貌形成演化和古气候演变等重大地质事件提供关键的年代学信息。本文对中国新疆吐哈盆地硫磺山铜多金属矿床氧化带中三个表生黄钾铁矾样品进行了~(40)Ar/~(39)Ar定年,第一次获得了始新世的风化矿物的年龄。结合已发表的年龄数据显示:在吐哈盆地,海拔较高的矿床氧化带剖面(如硫磺山矿床)记录了基岩的持续和较完整的区域风化事件,这些老的风化年龄的存在证明了剥蚀并不是均匀的,即其地貌演化遵循的是斜坡后退模型。对于吐哈盆地的古气候,这些表生硫酸盐的年龄表明:始新世以来吐哈盆地曾多次出现过有利于化学风化和硫化物矿床次生富集的干旱—半干旱气候,且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时期:27.7~23.3 Ma、16.4~14.7 Ma、11~7.8 Ma,之后气候开始向极端干旱气候转变,4.1~3.3 Ma之后吐哈盆地可能已经流行大规模的极端干旱气候。  相似文献   
995.
通过对3处不同热储类型的地热水水质分析结果的对比分析,试从热储岩性、矿化度、pH值、温度及地下水水化学类型等方面分析各因素对水中F~-溶解的影响机理,认为:热储岩性对地热水水质起决定作用,高热储温度、碱性环境是水中氟离子富集的有利条件;水中Ca~(2+)可与F~-产生不溶于水的沉淀,对水中氟离子的富集起限制作用;水中F~-与H_2SiO_3,Sr的含量一般存在共生关系。水中氟的活性和含量不能看作只与某种盐类或阴、阳离子发生单相关的孤立作用的结果,而要重视在水中各种盐类并存的混合体系中可能出现的元素或物质间的拮抗、协同及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996.
针对国家紧缺铜、富铁等矿产资源的情况,今年我省将进一步加大铜铁矿产资源的勘查力度。一是加大对已知矿床深部和外围的找矿工作,二是重点开展矿点和异常检查和查证工作,三是加强综合研究工作,提供新的选区。加强铜矿的勘查和选区工作,开展区内火山岩型、斑岩型以及岩浆型等优势铜矿类型的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997.
历年来,我国有色金属产量呈现高速态势,多个有色金属品种产量已居世界第一,"照此速度发展下去,我国的资源、能源、环境等将无法承受"。  相似文献   
998.
喀拉通克铜镍矿床硫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硫同位素研究在喀拉通克岩体的地壳物质混染过程中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块状和浸染状矿石、斑点状和脉状矿石以及围岩中硫化物进行硫同位素测试,分析了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的硫同位素在硫化物中的富集状态,探讨了喀拉通克铜镍矿床硫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地质意义。结果表明:块状矿石的同位素测定值与标准值之间的千分偏差δ(34S)为(-1.30~1.84)×10-3,浸染状矿石的δ(34S)为(-2.50~0.85)×10-3,脉状矿石的δ(34S)为(-1.54~3.00)×10-3,围岩中黄铁矿的δ(34S)为(-7.8~-3.3)×10-3;硫同位素在硫化物中的富集从大到小依次为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说明硫化物之间基本达到了硫同位素平衡;喀拉通克铜镍矿床的硫主要来自于地幔,只在岩浆熔离作用形成的浸染状矿石和岩浆后期热液阶段形成的脉状矿石以及晚期黄铁矿中有少量或局部地壳硫混染的痕迹;地壳硫的加入没有在岩浆源区发生,可能发生在岩浆上升并发生硫化物就地熔离的局部过程中,几乎不对硫饱和及硫化物的熔离产生影响;岩浆在地壳深部发生的橄榄石、铬铁矿等矿物的分离结晶作用,有可能是促使硫饱和与硫化物熔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9.
大兴安岭铜钼矿床主要与古生代和中生代浅成侵入岩和火山-次火山岩有关,矿床形成于陆缘岩浆岩带、造山带和深大断裂带中.成矿期主要为加里东期、华力西期和燕山期.矿化围岩为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玢岩、二长花岗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安山玢岩、流纹斑岩和火山碎屑岩.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钾长石化、水白云母化、伊利石化、绿泥石化、碳酸岩化.矿石中主要工业元素为Cu和Mo,伴生有益组分为Ag、Au、Re等.成矿类型有:①斑岩型铜钼矿床;②火山-次火山热液型铜钼矿床.大兴安岭铜钼矿床主要由陆缘岩浆岩带、造山带、深大断裂带的火山-次火山作用及小型侵入作用形成,成矿流体沿着火山机构、岩浆侵入构造、区域构造等运移,热动力、压力、扩散力等使成矿流体产生上升运动和局部循环运动,成矿流体的迁移、萃取、扩散、交代作用等使成矿物质产生富集.  相似文献   
1000.
中兴屯铜多金属矿发育在古生界泥鳅河组浅变质岩与早侏罗世细粒花岗闪长岩外接触带上,属典型夕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在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区进行的1:1万土壤测量等地球化学勘察研究表明,异常主要为Cu、Au、Ag、Bi组合,并伴有W异常.通过对中兴屯铜多金属矿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的分析,为在该区寻找夕卡岩型铜多金属矿提供了较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